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浅谈

2018-01-22 00:17金卫群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策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金卫群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与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05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合作学习,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很多语文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氛围难免枯燥、单调。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个人、群体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能善于倾听、采纳他人的意见,能学会宽容和沟通,能学会协作和分享,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 能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即是在课堂开展分组讨论性学习,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与小组共同进退。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互帮互助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他们之间长时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使合作意识内化于心。

2. 能有效提升综合素养

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可以在小组中取长补短,同时,各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3. 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学习主体看,合作学习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学习中实现了学习地位的转变,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客体转为主体。

二、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 构建学习小组,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不能像传统教学分组按照座位或者是自由组队的形式进行。要借助开展合作学习取得高效,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重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差距。在组建小组时,教师需要遵循优势互补、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组建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4到6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设组长一人,负责组织小组成员的学习;副组长一人,负责帮助组长协调小组工作。当教师提出课堂任务时,整组成员一起解决完成;当教师检验成果时,请小组中某一名学生发言,这样可以使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具公平性。学习小组的建立,需要长期磨合,需要适时调整,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最终促成小组成员融洽、共进,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

2. 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合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需要有灵活的教学设计,诸如,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堂提问要巧妙,学生展示要多样,激励方式要得体,小组答辩要有序,等等。实践证明,优化了教学设计,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都能积极彰显,合作学习效率也能大大提升。

(1)问题设计。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效率。提问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等,尽量设置贴近生活的开放性问题。例如,在讲《五柳先生传》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你欣赏像陶渊明这种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吗?为什么?”提问后,先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接下去小组间辩论,由于问题紧扣生活,具有开放性,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也可以充分表达学生自己的观点。每个小组成员纷纷出谋划策,形成互补,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

(2)表现形式。小组内可以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实施合作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扮演,并要求将国王、大臣、骗子的神态,以及故事情节表现得恰如其分、淋漓尽致。那么,小组内部就会合作探究人物形象、情节细节、思想情感等,然后开展角色表演。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够使合作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还使上课的气氛更加活跃。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使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

(3)精选内容。每课都有重点、难点,都有精彩与平凡,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就要精选内容实施教学。比如,在《爱莲说》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各个小组去合作发现莲花、菊花、牡丹外形特点的不同,进一步综合探究品质的不同,最终就会读出它们的象征意义不同,就能很好地感知作者的人格以及写作用意。

3. 注重学习评价,促进合作学习升华

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论好坏都需要进行评价,尤其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准确的认识,从而促进合作学习的良性发展。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奖励,从而使学生更踊跃地进行合作学习。此外,还要通过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弊端进行批评和反思,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发展,进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進行评价时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进行小组评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激发小组间的竞争意识;②对小组中的个体进行评价,对组内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并明确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相互帮扶,实现培优补差,扬长避短,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新课标指出,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肯定,因此,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当中,从而使学生感觉到被尊重和重视,并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的价值以及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习评价,可以使学科知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可以使学生的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得到升华,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它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学习成绩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实施合作学习,不仅是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环境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有效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不断地进行探究,从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推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使教学的方式得到优化,并通过对小组合作教学这一方式的利用,使合作教学中存在的价值能够充分发挥,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编辑:朱泽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策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