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体医结合”模式研究

2018-01-22 06:29佟秀春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体医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

佟秀春

摘要:体育和医学都属于实现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此两者之间属于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上述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体健康的收益推送至一个最佳状态,因此加强对时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体医结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体医结合”的概念以及实施必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着重就“体医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研讨,希望本文对从事“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体医结合;教学改革

体育与医学的分离,其实会致使健身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这两者逐渐的结合到一起,这既是一种发展必然,同时也属于社会进步的体现。在上述发展形势的影响之下,诸多研究者与教育工作者都纷纷将关注点转向了“体医结合”模式,下文将就“体医结合”模式进行深入的研讨。

1.高校体育开展“体医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就我国体育和医疗的教学现状来看,这两者一直处于长期分离的状态,尤其是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依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机械式的进行常规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很少有高校教职人员或者学生去主动向医生询问体育项目选择一类的问题,片面的认为体育与医疗之间没有关联性可言。长此以往就会使得高校学生长期缺乏有效的医学监测与指导,当然对于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也不清楚,更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体育训练项目进行甄选,体育锻炼的效果和收益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但若将体育与医疗进行有机结合,将高校的体育教学与医学诊测相结合,然后不断的根据医学诊测适时、适量的对体育教学项目进行优化调整,那么必然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锻炼模式。

2.“体医结合”的含义概述

通俗的将,所谓的“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就是将体育教学与医学进行有机结合,即将运动医学、康复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以及运动处方等诸多医学学科有选择性的融入于现代体育教学之中,进而促使体育与医学形成一种相互影响促进的良好局面。“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并非仅仅停留在诊测层面,其更加注重的是知识体系之上的融合。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体医结合”概念并非等同于“医体结合”,虽然上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并且都是强调体育和医学结合的根本理念,但是这两者在受众层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强调的是在对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体育干预,而前者的受众是面向全民的,无论是病患还是健康人群,都可以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过医疗诊测的介入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进而对体育锻炼的目标和效果进行调整和改善。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体医结合”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探究

3.1持续的加强对“体医结合”模式的理论研究

高校应当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以“体医结合”模式研究,并且将体医结合作为体育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进而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有效的加强医学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渗透,推动体育教学与医学的互帮互助。

3.2构建一支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

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属于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砥柱中流,因此高校必须持续的提升体育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因为体育执教者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所以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发挥着先决作用。但就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来看,许多教师执教水平有限,而且依旧墨守成规的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主观上也缺乏主动教学创新的意识,若想要推动“体医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那么就必须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高校专业体育教师团队的建设。

3.3明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之初,必须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明确,然后将上述目标作为诸多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当代体育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充分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健康理论知识,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诸多健康知识、医学知识与传统体育知识的结合,即在体育意识以及体育运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的融入卫生保健以及运动医学等诸多内容,进而实现体育科目的科学锻炼、科学教学。

3.4完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体医结合”新型体育教学理念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之上,而具需要从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两个层面共同着手。首先,高校必须从教学内容着手,持续的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医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并通过上述途径打破传统的单一体育锻炼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以及本校的实际特点,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开设与医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其次,从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着手,尽量通过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或者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竞赛一类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医结合”思想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体医结合”新型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实施,无论是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还是对我国全面健康体魄的保障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体医结合”教学理念的基本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的就上述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了仔细研讨,希望本文对我国“体医结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实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曦.体医结合模式在高校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运动,2018(12):5-6.

[2]薛亚茹.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行“体医结合”教学模式可行性的浅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2):140-141.

[3]刘大伟.医学院校“体医结合”处方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9):155-156.

[4]沈友清,徐祥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中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必要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01):103-105+87.

猜你喜欢
体医结合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
“体医结合”背景下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医结合”导向下对体育专业教学的影响
辽宁省“体医结合”模式下运动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医结合”与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分析
新课改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