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自主探究 发展创新思维

2018-01-22 06:29王仕媚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长方形面积情境

王仕媚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接受者,而是主要的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参与者,整个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主积极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键词:自主探究;发展思维

“新的數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要注重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更要学会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并把自主探究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学中应找准探究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猜想,学会验证,学会归钠、学会推理及寻找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注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取不同程度的知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发展,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多年来的《新课标》学习使我认识到,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的情境,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是 问题情境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旧知导入……而问题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获取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地开动脑筋。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正在装修房子,请同学们帮助布置客厅,当同学提出可以在客厅地面铺上瓷砖、地毯时,思考:“如果在地面上铺上地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知道?谁来说说你的方法。”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围绕着探索的问题一步步展开。学生知道方法了,想想家里的新房子也要装修,我也能计算房子面积了,尤其是自己的睡觉的房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学会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 实践操作,强化探究意识。

“自主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由于数学的抽象是属于操作性质的,而它的发展要经过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一些具体的行动,在课掌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提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首先理解圆的面积指那一部分,当学生用手摸一摸圆形物体的表面,知道面积的含义,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1):圆的面积公式与长方形面积公式一样计算吗?(2)你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吗?(3)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4)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与圆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操作探究,后分小组动手操作学具,并把问题记录好。学生把圆形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的公式。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结果:知道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与圆的关系,总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强多了……这样,学生把学习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主动参与活动,人人都有事做,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锻炼了思维。

三、开放教学,养成探究习

“新数标”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的课堂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时,可创设灵动的开放的教学过程、开放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让学生说什么、放手让学生喜欢做什么就让学生做什么。

例如:“教学“利息”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与家长或与同学到银行或邮政调查储蓄利息的知识,了解利息是国家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有的学生通过到银行调查获得,有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的学生通过采访自己村子里在银行工作的人得…这样,使学生不受教材的约束,不受课堂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自主体验成果。

四、巧设问题,深化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多关注、多发现数学问题,主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多少经费,再要求学生调查一下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要花多少钱,买气球多少钱,买苹果要花多少钱,买香瓜子多少钱一斤,买香蕉多少斤......调查后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够多少较合适?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更加漂亮又能让同学吃得开心!并声明:探究出合理方案的同学或小组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有的三五成群作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合理的方案,学生将各种探究结果汇报给老师后,并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在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并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更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真意义不仅在于获取数学知识,而在于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而自主探究正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培养学习方法、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就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长方形面积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用面积求坐标
长方形的困惑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