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路

2018-01-22 06:29杨宗明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数学

杨宗明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中学生,对学习数学出现了极大的畏难情绪,不爱学数学,甚至讨厌教数学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关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等几方面入手。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从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两方面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主要的教学方式,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学习都应当是基于兴趣产生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种知识与经验传承的途径,也应当是一次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求知的欲望

教师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将学习变成强烈的自我需要。日常教学时不但要讲知識,讲清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消除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数学无用的错误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现实生活实例,如工程施工、购物、密码破解、游戏公平与否等,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以活动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课中充分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已在数学实践中显示出来。在活动课上,学生的参与意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更会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深层次的启迪,思维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和开发,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利用轴对称、旋转对称知识为校园设计美化方案,利用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验证某个游戏的公平性,利用抛物线的知识解决自己投篮命中率等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为初中学生创造数学学习成功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一次成功的学习体验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初中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具有浓厚的探索热情,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就会用心去做,并且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而对觉得具有难度、缺乏兴趣的事物则缺乏耐心,主动性无法表现出来。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在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中得到充分运用。作为教师,为了使初中生对于初中数学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提供给他们成功的体验。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获得满足,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保持持续学习、进步、提升自我的积极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策略性的问题设置,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关注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以及思维特点,以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安排为主,并通过将问题进行适当改变与延伸,增加问题的趣味性、答案的多样性。引导初中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在问题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四、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学用多边形铺地板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用同一种多边形铺地板和用多种多边形组合铺地板的实例,让学生亲眼目赌拼图的效果,更好地理解什么样的多边形或多边形组合才能铺满地面,特别是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为什么不能铺满地面这一知识点。在讲了勾股定理后,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勾股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欲望。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一题多解,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更具有灵活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同一个题目,有的同学思维敏捷快速地解答出来,而有的同学思维较死绕了许多弯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终也解答出来了,此时教师对他们的方法都应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永远保持不断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如在学习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书上介绍了从一个顶点出发的的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可以推导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0,也可以在n边形的一边上找一点P,再将点P与不相邻的顶点的连结起来,将n边形分成(n-1)个三角形,也可以推导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此时再让同学们在n边形的内部或外部找一点推导出该公式,一题多解,极大地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了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雪晶.例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2014(05).

[2]周莉.挖掘兴趣,行走于数字世界――浅谈初中数学兴趣的培养途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