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18-01-22 06:29罗青兰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德育教育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小学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开始渗透德育教育,因为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一,对小学生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传播知识,还要承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的任务。本文研究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综合素质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主要阶段,因为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硬性,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先进的教育方式,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把小学语文教育渗透进德育教育。语言文字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也具备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1]。所以,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其使命。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传播语文知识,也要让学生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塑造学生的“精神之塔”。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一些汉字,也不是简单的阅读语文课文。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一种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识。当前,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悟,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选择良好的德育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学生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必须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时间长,课时很多,所以学生基本上会在语文课上接触到很多思想性很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的力量,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也要有更强的说服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更加生动形象的榜样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捕捉到德育教育的机会,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有关于德育教育的因素。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教育。从小开始管理和教育,这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开始,那么就很难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因此对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非常重要。如果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表达方式,抵抗成长中的任何问题。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心理改变自己的角色,在主人公之间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更多的情感情绪,激发对生活的乐趣。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最珍贵的就是人才。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依赖于教育。当前阶段,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要为社会作出贡献,那么就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造福社会。开展德育教育也可以造福社会,造福学生,把学生培育成高素质的人才。

(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开国大典》、《圆明园的毁灭》和《难忘的一课》等课文,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教育,提炼出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让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人民等等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分辨能力,在社会上很难分辨出好坏。如果小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可能会在长大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学生可能在学习中出现盲从的问题,导致错误不断发生,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利用课外阅读引导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需要学生大声朗读,这样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解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悟相关的文字含义。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阅读的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组织阅读兴趣小组,开展阅读演讲、板报设计活动,参加阅读课外活动、调查报告,阅读知识竞赛等等,建立起来校内和校外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品德的发展。

(二)在写作练习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活动也是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抒发学生的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分辨出真善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要掌握熟练的写作技巧,也需要有进步的思想和人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文品和人品的关系,掌握丰富的语言应用技巧,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让学生说真话、记真事,让学生求真务实,进行自我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和感人的形象,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讲解丰富的语文知识,也要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教师应该发掘学生的潜力,把学生的感情和理性能力都挖掘出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我相信,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的渗透,才能够达到德育、智育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8(08)

[2]张华.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25)

作者简介:

罗青兰(1975年—),女,汉,湖南,大学本科,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德育教育语文教学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