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2018-01-22 06:29蒋梅凤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实践

蒋梅凤

摘要:现在教育理念越来越侧重于素质教育,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也逐渐向着“立德树人”的方向改革,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标准,全体任课老师都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探究上,对孩子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对孩子们的核心素养进行着重培养,以实现提高他们自学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实践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期间,每个阶段的开展都是为了对让他们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素养更完善,是孩子们走向未来社会的桥梁,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来看,教育理念仍然没有从“灌输式”“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误区中走出来,长此以往,就会严重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就现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和培养理念来说,老师一定要将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和完善,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老师要有意识的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对教学效率和教学活动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同时,也可以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均形成良好的品质。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摆脱“师道尊严”的束缚,和学生成为朋友,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如果老师没有融入到学生当中,在课下基本不与他们接触,这将非常不利于师生之间友情的建立。因此,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老师都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既要在课上多和学生互动,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可以让师生关系更加的亲密,减少陌生感。特别是课下交流,属于与两者间的私交,这种师生间的交往是由于志趣相投而形成的自然联系,不存在任何的强制性。这种平等、和谐课下交往,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让两者之间彼此更了解,其效果要比课上的沟通更有效。同时,老师也要多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谈心,如此,才能实现思想的碰撞,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深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老师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思维进行培养,就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进行探究,让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激发出其探究欲望,如此,才能让学生摆脱“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束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调研报告中显示,大部分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依然“刻板”“严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氛围的影响之下,很多学生感觉课堂所教授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完全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可以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被强制接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就会限制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很大一部分老师意识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两个阶段,那就是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只有确保这两个阶段的有效性,才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知之处,一步一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对于自身的不足和学习方式加以改进。当然,复习阶段的有效性是确保学生对课堂知识忘我程度更扎实的重要过程,因此,老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已达到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可以进一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正确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探究

曾有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引导教学”的理念,其表达的主要思想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尽量少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强行的进行知识传授,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推论方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尽量让学生对发表自己的见解。将“两主”理念充分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分别是:在教学中老师的主导性以及学生的自主性。为了在课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他们潜能,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尽量减少老师的板书和口述,将时间和探索的过程交于学生,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自主性。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学习思路更清晰,让学生进入到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在教学活动中老師一定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额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其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实现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英娇. 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15):173-174.

[2]陈晓婧. 小学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6(6):61-61.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实践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