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8-01-22 06:29佟立新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小学语文

佟立新

摘要:朗读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在逐渐加强。朗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语文整体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接下来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做具体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能力的培养

引言:

语文作文能够体现小学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对各种综合知识的掌握能力。一直以来,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方式。能够写好作文的小学生,语文学习相对轻松。写好作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教育部门才致力于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1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分析

1.1促进写作兴趣

当小学生自身具备了足够丰富的想象能力,便会有比较强烈的倾诉欲望,便会有把这些想法写下来的念头,自然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对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感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出色地完成作文,同时也能使其思维得到训练。

1.2培养写作特点

每个人的写作特点都不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想象力。正是由于所有人的想象力不同,而且千变万化,因此写作才会有各自的特点。想象力的培养,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2 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朗读时间不足,朗读内容不够丰富

现阶段,小学生语文朗读时间不足,朗读内容不丰富。根据了解,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认识不足,认为朗读会占用课堂讲课的时间,而且很多教师往往过分注重朗读的形式而忽略了效果。基于种种原因,导致小学生的朗读时间大约只有五分钟,不到上课时间的五分之一。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因为过分关注尖子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朗读状况,学生因为缺少朗读兴趣和机会,所以朗读水平难以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文,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2.2学生朗读兴趣不高,朗读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着因为朗读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的朗读兴趣不高,整体语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可以提高小学生整體语文素质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就是朗读,朗读首先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既扩展了思维,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语感,加强语言的规范性。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3.1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课堂上总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受知识。偶尔某个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想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笨蛋,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帽子,被赶出教室……好端端一个思维就这样被一棍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的天才思维。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法,注重教法。

3.2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

想象力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对身边所见所闻产生感悟和联想,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拓展。因此,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想象力,老师应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一切进行细心观察,培养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从而促进学生们想象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为学生细细讲解。要想让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首先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所描述的几种事物:把自己想象成水珠,水珠摇摇晃晃地躺在荷叶上,就像是躺在摇篮里一样,而且在阳光下,水珠自身会经过折射发出一闪一闪的光来,就像是在眨着眼睛。让学生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便会有更切身的体会。

3.3科学指导,优化朗读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做出积极的评价,能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快速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教师优化朗读评价,要根据个人情况采取多重标准,既要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肯定评价,又要发现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点,积极鼓励进行推广。朗读评价并不是专一于教师对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也可以采取师生朗读互评、同学朗读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尊重不同学生的立场,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加灵活,而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更有利于小学生朗读水平的进步。

4 结语

学习语文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读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和切实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兴趣是第一任老师,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要注重学生相关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深刻地把握相关知识,准确把握住课文情感的走向,注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使得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8.

[2]吕雅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2):123.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小学语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