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2018-01-22 06:29岑烽升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岑烽升

摘要:音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对音乐有着崇高的追求,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至今,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是高中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高中学校发展的重点。然而,当前许多高中学校通过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因此,本文就高中音乐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进行的思考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学生审美能力;策略研究

前言: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具有让人快乐、安心的魅力,使人沉醉在音乐的海洋里。在当前高中教育中,音乐是学生的必修课,不仅能有效缓解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反映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1 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1.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中,学校都非常注重数、理、化这样的主科教学,对于音乐这样副科教学有很大的忽视。因此,高中学生无法接受专业、系统化的音乐教学,很多高中学生对音标、音符不是很了解,对乐理知识也没有多少了解。高中教师如果运用专业花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1.2缺少完善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

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课程评价环节可以充分将音乐教学效果展现出来,合理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很好的促进音乐教学发展。当前,我国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艺术的评价不到位,在进行评价工作时,需要重视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音乐评价时不能采用同一种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音乐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我国高中音乐评价主要是以音乐知识作为评价内容,通过量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评价,在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降低,阻碍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

1.3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高中音乐教师缺乏音乐的专业素质,一线城市中的音乐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拥有良好的音乐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而地市级的高中音乐教师由于学校缺乏音乐教育意识等原因,缺少专业的培训,自身的音乐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造成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身上还兼着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无法保证音乐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对高中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1]。

2 高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已经厌烦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为了学生的音乐发展,需要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进行对音乐进行重新的认识,进而深入了解,音乐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教学。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对音乐画面进行想象,还要借助乐器通过听觉刺激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基本上是传统、经典的音乐,然而学生更喜欢现代音乐、乡村音乐等,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加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构建合理的音乐评价体系

在进行音乐评价时,应该构建合理的音乐评价体系,对学生進行音乐知识考评固然重要,但是不应该占评价主体,更多的应该对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素养评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歌喉展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对教师教授技巧的练习。通过这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努力程度,教师以此为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2.3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因此,要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足够的重视,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音乐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优秀的音乐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音乐知识,教师应该具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音乐是极具天赋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

2.4将生活与音乐联系起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美

感受美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意识是从接触美、感受美中产生,只有对美进行理解,才能想象美、创造美。因此音乐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中寻找音乐素材,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艺术情景,将教师、教具、学生等都联系起来,使音乐回归生活。学生对自然美有最直接的感受,自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课堂,落日、朝霞、星空、绿树等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优美的色彩,壮丽的景观,带给学生丰富的自然体验。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使,应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自然美。

2.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通过弦乐来表达忧伤的情感、萧瑟的秋天,这时学生脑海中想象的景象应该有飘零的落叶、冷寂的黄昏等萧条等,通过学生大脑的记忆,将对音乐进行美的想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学生的记忆与音乐进行充分的联系。高中学生向往教室外面的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挣脱束缚后的自由美,鼓励学生在学生生活中通过自身的想象创造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情趣美,情趣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对音乐具有强烈的情趣使,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3]。情趣不是通过学习可以得来的,只有通过音乐长期的熏陶,才能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进而产生情趣美。

3 结语

高中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精神追求更加丰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合理的音乐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将生活与音乐联系起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方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顾红彬.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19):44.

[2]谢文静.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黄河之声,2018(10):81.

[3]林和平.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中学生音乐欣赏兴趣与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