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的概念及意义

2018-01-23 03:55孟庆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病因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在中医药秦汉以前的经典著作中,“病机”一语两见:一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二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机”字在中国文字语义中深湛而义广。“机”字最早为“幾”,金文“”表示脐带,下边的“戍”为持斧戍之器断脐,是新生儿的关键一步。

在先秦,数术家、兵家、医家等皆讲“机”。《尚书·商书》以机为弩牙:“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孔安国传:“机,弩牙也;虞,度也。度机,机有度以望准。”机又为旋机(璇璣,望天象的仪器)之机,伏胜《尚书大传》“旋机者,何也?传曰:旋者还也,机者幾也,微也。其变几微,而所动者大,谓之旋机。”《庄子·至乐》:“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引申为普遍运动规律(宜)。《鬼谷子》有“机变”,《吴子兵法》有“四机”,机又为“时机”“机会”。《逸周书· 大武》:“此七者,伐之机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从甲骨文做了文字来源和初意:“主发谓之机。微也、殆也。从丝,从戍。佛教东来后,翻译佛经也援用了“机”字,如智者《法华玄义》:“机有三义:机是微义,是关义,是宜义。”

先秦时代这些关于“机”的思想来源于《易》。《易·系辞》言:“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故“《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机也。

《黄帝内经》中很多论篇都用了关于机的理念。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机者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叩之不发,此之谓也。”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也谓:“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由机而在五运六气发展为病机一语。

病机是在五运六气的外因预测中,依据先兆之微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规律及枢要。这一概念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结合五运、六气、升降诸时间空间因素的发病要点,摡括为精辟的“病机十九条”。此病机十九条不仅是五运六气的精华,也是《黄帝内经》的绝唱之一;不仅“言本求其象,象本求其意,意必合其道”,而以神妙之类推,开造化之理,盖举医门玄机之大纲。特别是经唐代王冰、金代刘完素、元代朱丹溪等人的发挥,引发出金元四家、气化理论、阴火相火学说和病机辨证,把辨证论治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次,其意义可简述如下。

一是确立了病因病机概念。《黄帝内经》在运气以前诸篇无“病因”一词,只有“病邪”“病源”等。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先其所因”后,世医家如陈言《三因方》,依释家“因缘”之“因”为病因之语,合病机而为“病因病机”。此五运六气之外因,是通过“机根于内”的内因起作用。这是先进科学的病因学、发病学思想,如治风开内风论之先河。

二是以微及象见之未形之“机”,以其预测提供了“上工治未病”和“发于机先”的理论依据。

三是五运主病定病位有“靶向”意义。六气为病,据病定病时病性,下上为升降,使对病的状态认识至为丰富,以此发展为气化病理学。

四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人也有君火、相火,为后世医家的火论提供了发展资源。

五是为治则的大原则。与灵活性的结合,五运之年运病及脏的“有者求之”与六气“无失气宜”的“无者求之”,可谓详于制度之训又自得其妙。

六是以病机论治,对有是证用是方,把辨证论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做了多维的开拓。至王应震有“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证不发汗,有热莫攻热”等个中高论。由是进一步在临床上医生“机能生巧”。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七是病机十九条的语言模式规范。言某某病皆属于何脏何气,此“三段论”式是先秦诸家的逻辑模式,也符合古印度三相论(宗、因、喻)及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可见古代东西方逻辑有相近之处。

值得提及的是,十九在汉代以前,天文、数字历法界乃至文学界视其为“天数”,故太一歌十九章,《尔雅》十九篇,《庄子》有十九寓言。《周髀算经》谓:“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汉书·律历志》称其为“合天地终数”。可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的作者认为“日月之緾度,大有关于病机也”(罗定昌《中西医粹》),可知此十九条暗谕为“天机”。无须赘言,我认为病机十九条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