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如何助力精准扶贫—基于涓滴与瞄准理论的双重视角》课题说明

2018-01-24 04:59李健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至爱 2018年6期
关键词:精准研究企业

文|李健 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阐述“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相对于其他主体,社会企业参与扶贫的特点与优势”“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基本模式”“国外通过社会企业减贫的经验”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我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提供助力。

报告成果从遵循“主体功能—作用机制—商业模式—最佳实践”的研究思路,以涓滴和瞄准两大经典扶贫理论视角为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首先总结出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特点与优势,并围绕精准扶贫的4个基本环节探讨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其次,梳理我国社会企业兴起的历程及参与扶贫的现状,阐述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再次,在Alter提出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框架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4类模式,并辅之以案例说明;最后,借鉴菲律宾通过社会企业减贫的相关政策措施,结合Simpson发展出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提出我国支持社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社会企业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相关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课题报告着眼于社会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围绕社会企业与精准扶贫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社会企业着眼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并试图通过商业机制弥合以往政府、市场和社会3个部门的明显界限,同时注重发展营利和非营利行为的融合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

社会企业综合了涓滴理论和瞄准理论的双重理论视角,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4个环节参与精准扶贫,与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扶贫战略能够形成有效互补。

迄今为止,社会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扶贫模式,包括基本模式、结合模式、增长模式和公私合作模式等,每一种模式下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其有效性都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其中,公私合作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流,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SIB(Social Impact Bonds,社会效益债券)等都是可供探索的有益模式。作为一个兼具社会性、文化性、可持续性、公益性等多种目标的社会企业,是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最具活力、最能代表农村扶贫开发目标与精神的组织,社会企业能够在带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困难、满足社会和环境需求、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建立道德和公平交易市场、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等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

社会企业的发展和完善也能够起到缓解政府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矛盾,改善企业社会形象的作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形成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应是今后扶贫政策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精准研究企业
企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
企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