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应答委婉语“好吧”与礼貌原则的关系研究*

2018-01-24 16:51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会话消极礼貌

石 玉

(邵阳学院外语系,湖南 邵阳 422000)

会话含义理论框架下,英语的委婉语有积极应答语和消极应答语之分,消极应答语的使用除了因为交际双方为将对话进行下去而遵守合作原则,同时也受制于礼貌原则的影响。本文以消极应答语“好吧”为例,阐述消极应答委婉语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一、会话含义与礼貌原则

美国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1967年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理论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基础,格莱斯在康德关于哲学中客观事物存在的量、质、关系和方式四个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交际会话四准则。这个四准则即我们熟知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对人们普通的日常会话具有广泛的解释能力。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遵守合作原则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交际效率,但合作原则并不总是用来遵守的。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时常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但他可能是有意为之,听话人则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就是格莱斯所提的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是对格莱斯所提合作原则四准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但实际的语言使用情况是,人们并不完全违背合作原则,而是采用一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来延续双方的谈话。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通常是因为会话双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礼貌原则。对于谈话双方因礼貌原则的坚持而使得本该直接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朝向委婉表达的方向发展这一现象,不少语言研究者都有讨论,其中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Leech)所提的“礼貌原则”最为大家所熟悉。利奇于1983年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补充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其具体内容大约可以分为六类:(1)得体准则;(2)慷慨原则;(3)赞誉原则;(4)谦逊原则;(5)一致原则;(6)同情准则。

人们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多是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而为了顾全礼貌,又会采用迂回委婉的方式将会话进行下去,因此,我们可以说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话含义理论体系。他们的理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说明了合作原则在会话中的作用的同时,关注礼貌原则对会话所起的推动作用,这样两相结合,对语用学中话语分析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委婉语和消极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的存在是人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人们谈论令人不愉快或尴尬的事情时使用的较为礼貌的一种说法,说话者通过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自己思想。在古汉语中,委婉语则称为“曲语”,含有迂回曲折的手段和婉转动听的效果的双重含义。在人与人交往中,通过使用委婉语,会话双方可以用比较含蓄、婉转、无刺激的语言来淡化或排除各种令人不愉快的联想,从而增加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的可能接受性、认同性和得体性,减轻听者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使其更容易接受,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同时,委婉语不仅是交际手段,而且是“人及人的世界”的存在方式(李鸿儒2006:29)。因此我们可以将委婉语理解为人类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们将充满仇怨(Enrigh 1985:177)。”

委婉语可以分为积极应答委婉语和消极应答委婉语,与积极应答委婉语不同,使用消极应答委婉语的人往往是违反合作原则的,不会给听话人足够的信息量,同时,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也是迫不得已的,目的只是为了不造成尴尬的对话情形而迫不得已采用的应答方式。我们的日常用语“好吧”,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对于消极应答语“好吧”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例子随处可见。

三、消极应答委婉语“好吧”与礼貌原则

消极应答委婉语和礼貌原则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时候消极应答委婉语的使用都是为了满足礼貌原则的需求,顺利完成交际的目的。为维护听话人的自我决策的权力,说话人通常会采取回避的策略,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听话人。通过运用“好吧”这种消极应答委婉语,以一种迂回、模棱两可的方式,尊重对方且避免突出个人,实现交际的顺利完成。我们可以从CCL中找来关于消极应答语“好吧”的相关语料,并将之结合礼貌原则的具体准则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利齐的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有六大准则,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语料分别讨论。

A: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1.康伟业感到下班的公司职员都在注意他们,便尽量和颜悦色地说:“好吧。”康伟业把段莉娜带到他自己的总经理办公室,吩咐秘书守好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2.从巴士下来上飞机时,斯蒂夫把他装着西装的包给我,“哎,新人,拿着包,”他说,“你得了30分,但还是新人。”斯蒂夫到哪儿都带着这只包,但从没叫人帮他拿过。“好吧,”我说,“我来拿,没问题。”

从上面的例句我们不难看出,为了顾全听话人的情绪,说话人为使谈话进行下去会尽量掩藏自己的观点,照顾别人的情绪,顺着别人的话题往下走,“好吧”此时的运用正是体现了礼貌原则里的得体准则。

B: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扈拉西一听,笑眯眯地说:“俺的脚虽不重,但也有九百斤。如果你的腹部受得住俺这一脚,那俺就甘拜下风!”额亦都站好后,对扈拉西说:“好吧!你的脚重九百斤也好,一千斤也好,你现在就来踢吧!”

4.汪炳瑜想想,也是这么个理。虽说县里五大班子不能一团和气,干工作总得有个原则,但在大家的认识还不一致时,确实也不能操之过急。他苦笑道:“好吧,就先放一放。”

消极应答语“好吧”的使用,有时也是为了表达一种慷慨,在尽量遵循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表达一种礼貌,因此,在对话进行过程中,会话双方中的一方会尽量减少表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顾全听话人的利益,使得会话进行下去。这就是礼貌原则的慷慨准则。

C: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5.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我却一口拒绝了他,……但他却没对我发火,而是颇为欣赏地说:“有个性,有个性。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以后想通了,可以随时到我这儿来!”

6.“你这是狡辩。好吧,我们接受现实,每当我们用一个光子去探测电子的位置,就会给它造成强烈的扰动,让它改变方向速度,向另一个方向飞去。……怎样,这不就破解了你的把戏吗?”

会话双方有时为了使得交际顺利进行,会兼顾说话人的情绪,采取表扬的策略,忽略对方的负面信息,而夸大对方的优点。消极应答语“好吧”此时的使用正好体现了这种礼貌准则。

D:谦逊原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7.总编见李嘉诚说话诚恳,……越加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于是马上表示:“好吧,李先生,我们马上派记者去你的长江公司,然后如实向公众介绍贵公司的一切。

8.刘茂林没有坐,他觉得来的这个土头土脑的人,说话气挺粗,也就减了三分锐气,话语稍放缓和些:“好吧,只要我办得到,尽量地办。你贵姓?怎么称呼?”

言语交际过程中,消极应答语“好吧”的使用有时也表达了一种谦逊,通过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达到会话双方交际上的共鸣,从而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E: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9.“你们……”江水山盯着那三位挨在一起的富裕中农,气得满脸发紫,奋力将想要骂出来的言语压了下去,说,“好吧,你们在这等着,老东山来了再继续开会。”

10.“江水山,不要耍威风!”孙俊英靠上来,“这是开会,有丑盖不住,叫当事人说你听听!”……江水山愤怒地喘息着,拼力压着火说:“好吧,叫桂花说!”

当交际双方观点不一致时,消极应答语“好吧”的使用是一种让步,即说话者为了使听话人能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采取的一种礼貌原则,即我们所熟知的一致原则。消极应答语“好吧”的使用从语意上体现了一种让步,意在表达自己想和听话人达成观点上的一致。

F: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11.为使她相信,我还说:“我不向他们报告还向谁报告?”我着意向她说明,他们都在毛主席那里工作。她迟疑片刻之后才说:“那好吧,你就赶快去报告吧!”

12.这是我懂事以后哭得最厉害最伤心的一次。母亲大概看我哭得快背过气了,无奈地叹口气说:“好吧,你闭上眼睛,我给你变个戏法!”说着就转身走进卧室。

当交际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情感上的不一致,导致会话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说话的一方为了达成交际目的会采用同情原则,即通过减少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对立,达到争取使交流进行下去的目的。

四、结语

委婉语的使用在我们对话中随处可见,“好吧”则是一个出现的频率很高的消极应答委婉语,该词语的使用往往表达了说话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意思,表达顺从义,具有消极意味。但“好吧”的使用还是为了达成交际的目的,为达成交际目的,说话人也就不得不考虑礼貌原则,因此,消极应答委婉语“好吧”的使用是与礼貌原则紧密相关联的。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使得交际能够进行下去,“好吧”的消极义与礼貌原则在不同语境下的结合会出现各种语用效果,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在顺利实现交际。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England:Canada Press,1962.

[2]Grice,H.P.The Logic of Politeness[A].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4]侯金国,蒋勇.消极应答的语用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6(2):192-198.

[5]李成团,冉永平.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及语用特征分析[J].外国语,2014(2):42-51.

[6]王建华.礼貌的相对性[J].外国语,1998(3):18-22.

猜你喜欢
会话消极礼貌
QQ和微信会话话轮及话轮转换特点浅析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基于集群节点间即时拷贝的会话同步技术研究①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暗恋是一种礼貌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年龄大小的种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