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兽医的定位与培养

2018-01-25 05:10朱连德胡建伟
猪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养猪猪群猪场

朱连德,胡建伟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上海 200040)

近年来,随着猪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养猪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调整,养猪生产和猪病发展的全球化演变,人兽共患病防患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作为相关从业人员中重要一员的猪场兽医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被赋予了新的定位与职责要求,所发挥的专业作用、从事的工作内容自然也有了新的变化。因此,猪场兽医的定位要适时调整,对兽医人才也要作出适应形势发展和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相应教育和培养。

猪场兽医的天职是保障整个猪群健康。猪场规模大小不同,对兽医工作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庭院养猪与100~200头母猪的小猪场,大都没有自己的兽医,母猪规模300头左右的猪场,兽医的相关职能可能主要由场长兼职实施,500~2 000头母猪的猪场就需要由专人来承担兽医的相关职能,2 000头规模以上的猪场兽医职能的发挥有赖于一个兽医团队。但无论是兼职还是一个团队,如果兽医仅仅停留在诊断治疗疾病上,像一个门诊兽医,显而不合时宜;猪场兽医应从临床门诊兽医朝生产兽医过渡;新形势下猪场兽医的核心工作应该围绕维护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保障食品安全,营造人、猪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让生产管理更加顺畅,护佑猪场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猪场兽医不仅是生产兽医,也是一个管理兽医。猪场兽医的定位,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在广度和高度上发生着变化。

核心职责定位要清晰。作为猪场兽医,首要工作一定是维护与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所以猪场兽医的核心工作职责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立适合自身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并确保有效的运行。随着病原毒株/菌株变异,感染形式的多样化,传播途径广泛化,猪病形势日益严峻,要想维护与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生物安全体系建立与有效执行是猪场兽医工作的当务之急。必须结合自身猪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地制定出一套阻止病原传入猪场、切断相关病原在猪场内部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体系。诸如种猪引进、车辆/人员出入管理、装猪台清洗消毒、猪群全进全出、病死猪处理等涉及到生物安全相关环节,必须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同时猪场兽医要执行相关审计与监督程序,确保相关流程在每个环节得到有效运行。

2)对猪场可能发生的重大传染病要有相应的预备方案。猪场兽医必须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猪场可能发生重大传染病后的应急措施,并在相关人员中不断宣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从容应对。

3)制定和调整猪群的免疫程序与用药方案,并确保相关方案的有效执行。猪场兽医应根据疾病的区域与猪场内部的流行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猪群的免疫程序与用药方案,同时对不同的疫苗和药物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做出最优选择。当然程序与方案能够有效的在猪群实施一定与猪场兽医对相关操作工作过程的监控密切相关。

4)合理分析猪群数据与检测报告。随着猪群规模的扩大,数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猪场兽医必须具备对相关生产数据的分析能力,在相关数据异常时,及时对猪场相关人员提出预警并进行相关干预。抗体与抗原的检测在当下猪场越来越普遍,但猪场兽医在对相关结果进行解读时必须结合自身猪群的临床症状、发病规律、解剖特点综合得出最终判断。

5)疾病现场判断与处置能力。猪场兽医应该对常见的疾病全面了解,在猪群巡视过程中能做出初步判断,并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后续处理措施。

6)特定情况下对猪场的特定疾病实施净化。必备能力定位要明确。现代猪场兽医应该是执业兽医,是具备一定的管理与沟通能力,掌握常见猪病诊断防控的系统理论知识,具有田间预防、诊治和实践技能,了解养猪生产,熟悉本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性专业型管理人才。

猪场兽医管理权限应扩大。猪场兽医的相关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执行层面,涉及到猪场运行的相关决策必须将兽医的专业意见作为重要的依据,这也意味着新型猪场兽医是猪场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猪场核心制度与流程必须由猪场兽医共同参与制定和审核。举例来讲,新猪场选址不单单就交通优势、土地价格、饲料原料供应等因素作为参考标准,猪场兽医对周边生物安全状况的评估结果也是重要的选址依据。即猪场兽医在猪只饲养之前,就参与管理。‘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在现代猪场兽医看来,确实需要更改了,应该是‘养防并重,防先行’。猪场兽医应该在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全线参与管理。优化组合全程猪病综合防治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

猪场兽医职责权限要增宽。不仅仅是保障猪群健康,还要切实遵守和坚决执行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猪场兽医应该是猪场相关兽医与食用动物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现场内部执行与监督的第一负责人,确保猪场在运行过程中遵守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报或瞒报国家规定的须上报重大疫病疫情,违法对病死猪处理和违禁药物使用,受法律制裁。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外部诱惑与内部压力,猪场兽医应坚定履行职责,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兽医角色定位决定职责范围。猪场兽医必须具备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能力,才会得到认可,得到委任。遗憾的是,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猪场兽医教育,猪场兽医教育培养相对薄弱。养猪企业快速发展,猪场兽医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只懂看病治病,给病猪打针灌药的兽医,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养猪业发展的需求。现代化的、完善的猪兽医教育培养和继续教育体系亟待建立,只凭养猪企业自己培养猪兽医是远远不够的。

1)农业大学、学院或职业学校,应对临床-生产-管理型猪兽医,分阶段递进式培养。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扶持。

2)行业组织或学术团体,建立猪执业兽医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可以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或协会下,成立猪兽医分支组织,为猪兽医继续教育设立平台。

3)养猪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如疫苗、化药、诊断试剂公司、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和猪肉品零售企业,及相关供货商,可以继续为猪场兽医提供技术、技能提升的国内外观摩学习和无偿培训。

4)新兴的培训公司,包括外资公司,继续以己之长,对猪场兽医进行有偿训练、培训。需要养猪企业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让自己的猪兽医走出去,博众家之长,更好地服务企业。

养猪企业应该帮助猪场兽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新型岗位职责的落实对兽医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虽然目前多数规模化猪场都有相应的猪场兽医岗位,但结合新形势下猪场兽医的角色定位与职责要求,很多猪场兽医明显需要进行补习。猪场专职兽医一定要取得兽医执业资格证,这是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基于当前大多数猪场兽医的现状,培训可以围绕以下几点内容进行。1)培养猪场兽医管理与沟通技能。一线猪场兽医在工作过程中普遍是重技术轻管理,很多非常有效的措施在猪场无法进行现场执行;不能很好地调动各方资源;缺乏对老板说服的能力等。2)培养提供全面系统地猪病解决方案的理念。兽医知识要系统化,不要碎片化。帮助猪场兽医把兽医理论、知识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并培养猪场兽医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全方位思考的习惯。3)培养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理论自信的能力。有扎实科学的理论功底,才能科学分析问题,不会被‘忽悠’;不断实践,才有经验积累,才有自信,才有辨别真伪、辨别第三方提供的方案是否符合本场实际的能力。4)定期更新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猪场兽医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理论传授、技术和技能演练等:1)课堂讲课,包括培训班、学术会议、新媒体传播;2)现场教学,包括各种现场观摩和实操、师徒手把手传授;3)自学自修,工作之余的阅读书籍期刊、收看专业视频等;4)工作中的学习是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手段。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与高人交流,反过来又不断丰富理论知识。

猪场兽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即需要国家兽医基础教育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涉及到实际兽医工作过程中的继续教育,但一切资源的提供和培训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都应在帮助猪场兽医满足‘维护与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障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核心定位要求的基础上进行。

猜你喜欢
养猪猪群猪场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猪群中暑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