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党支部堡垒指数管理体系构建*

2018-01-26 14:05周潇烨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工堡垒支部

周潇烨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明确党的建设总基调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政治报告”的特点,也成为全篇的“纲”和“魂”。对于基层党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其功能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深刻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在党的生活中,党支部永远是中心,因此,构建基层党支部堡垒指数,是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发挥党对高等教育的坚强领导作用,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加强大学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高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此外,习近平同志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包括对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双重建设。

二、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党支部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结合国家推行“双一流”建设的当下,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一)学生支部

1.学生党员发展制度有待继续完善。现时学生党员发展在名额缩减、“两学一做”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质量有明显提升,但仍存在党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培养联系人有效指导不足、群众座谈和支部意见流于形式等问题,相关制度仍需完善,发展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2.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的前提是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得到彰显,而现实情况是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有效指导欠缺,高校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忙于团学、心理、助困等思政事务,而联系学生党员的党员教师(党建导师)一般忙于教学科研,因此学生发展成为党员之后存在教育上的缺失。同时日常监管约束考评也因缺乏保障机制而流于形式。

3.学生支部建构存在问题有待妥善解决。一般学生支部支委构成由老师任支部书记,学生任副书记等职务,由于学生老师的身份差异,会出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约束过程中出现老师“一语定乾坤”行政化等问题;还存在基层机构设置不全,经费不到位,学生党员毕业、辅导员调动等人员变动频繁等问题。

(二)教工支部

1.教工党员发展缺乏成熟的制度保障。要增强教工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要适时调整支部党员结构,吸引高层次人加入党支部,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加强党管人才意识的落地,为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供有力保障,助推高校向“双一流”迈进。而现实情况是教工支部对于发展教工党员、教工对于加入党支部中来都缺乏相关激励、评价等机制,导致教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寥寥无几。

2.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约束机制存在缺陷。教工支部普遍存在“有事了就开会”,而事情一般和科研教学相关,使得支部会议成了变相的“学术会议”、“任务布置会”;由于教工一般承担教学任务,有的还有访学、调研等任务,发生时间冲突时选择在“无利可图”的党组织活动上来请假。

3.教工支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质量欠佳。支委会、党小组开会“不拘形式”,内容也与行政教学等工作混为一谈;支部大会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为表扬与相互吹捧;支部书记讲党课是书记“畅所欲言”,底下“昏昏欲睡”。到年底评优评先时,教工党员也习惯于领导“拍板”。学习效果、民主集中制作用发挥大打折扣。

出现上述问题存在主客观等诸多原因,经笔者研究分析,基层党支部出现各种问题的成因的重要一环是制度建设。杨根桥研究员指出:“一是一些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不完善;二是一些监管机制不配套;三是一些党建工作相关制度机制落实不到位。”[1]胡洪彬教授提出:“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绩效评价机制的建构”[2];学者邹亚菲在高校青年专任教师融入基层党组织的建议中提出:“研制基于过程展开能力进阶的指标体系。”[3]笔者表示赞同,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如果要保持组织行动的持久,“理性的纪律”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社会,自由、人权话语底部实际上就是纪律。“理性的纪律”包括健全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赏罚分明是组织成员心理平衡感和公平感的重要来源;只有赏罚分明,组织成员才会尊重纪律。[4]而在制度设计中,堡垒指数可谓衡量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标杆,但恰恰因为现时的堡垒指数对于上述问题的约束考量存在失之于宽的问题,使其价值和作用受限。笔者试图在前人制定的堡垒指数的基础上对此管理体系进行梳理优化,以期发挥堡垒指数的缘来作用。

三、构建堡垒指数管理体系之对策

(一)目标和意义

1.高校基层党建,是贯彻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命题。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作出部署。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基层党支部考核体系构建,是适应国情、省情、党情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融、激荡,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国高等学校作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战场,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自然成为国外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的首选地和突破口。当前国内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治理体系不完善、思想引领能力不够强、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监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基本原则

1.高起点。评价目标要高起点、高标准,要设置具体工作目标和标准,对基层党组织的表现进行分类量化计分。

2.常态化。要落实“五好五带头”具体指标和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常态化进行分类考核考评。

3.长效化。要定期公布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及时点评通报,培养一批示范型的先进党组织。

(三)评定标准

构建以下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管理体系,并非一定要评出不合格的党支部,而是要将不合格的筛选出来进行帮扶整改:

1.学生党支部设定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意识形态建设、群团建设、服务业绩等六个方面(共计100分),教工党支部设定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群团建设、工作业绩等七个方面(共计100分)作为“堡垒指数”衡量的核心指标,并设置基准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等指数,其中基准分设置80-85的区间内,使其能进行客观评价,有效避免绝大多数人都得90分以上,同时激励党支部积极争取正向加分。

2.党组织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定为“不合格”,即“一票否决”:近一年来党组织书记和支委会成员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所在学科支部有严重群访事件的;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测评满意度“良好”低于50%的。

3.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与党员的先锋指数配套实施,以此激发各党支部的党员积极性,促使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将堡垒指数的部分指标细化到党员的先锋指数中去,促使二者相匹配,同频共振。

(四)考评程序及奖惩

1.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考评,由学院党委(总支)牵头,采用党支部自评、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学院党总支评定的程序进行。其中党支部自评占比30%、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占比30%,党总支评定占比40%。

2.“堡垒指数”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不足70分为不合格。其中群众满意度测评中优秀为95分,良好为85分,合格为75分,不合格为60分。

3.“堡垒指数”在90分以上的可作为推荐参评学校先进党支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4.“堡垒指数”不足70分的,对所在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如再次评定没有进位的,上级党组织将派专人进行对接帮扶,共同整改。在此特别要强化的是问责机制。有学者提出“媒体—曝光,民意—沸腾,问责就来劲。”[5]强化党内问责,以此倒逼主体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为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保障。

高校对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先进思想研究输送工作、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有其特殊意义,而现时高校目光都集聚在建设“双一流”大学上,其主要有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等任务,在此形势下,从严治党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从严治党既能把握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也能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等问题;另一方面,从严治党能为党管人才、完成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保障。所以,我们要在高校深入推进从严治党,通过堡垒指数等制度建设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运行的规范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让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上级党组织无缝对接,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和作用。

以浙江农林大学部分基层党支部试行后,发现得分与以往考评有明显差异,例如,在教工党支部的工作业绩中的“支部党员人均教学科研产出高出学科教师人均产出”出现倒扣分情况;党员教师深入学生寝室,帮助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特别是社会实践等有了明显提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之后,学生与教工支部的交流逐渐常态化,学工与教学两条线的合作更为紧密,试行的二级学院成绩较以往有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根乔.当前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问题调查与思考[J].江淮论坛,2017(2).

[2]胡洪彬.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绩效评价机制的建构[J].理论探讨,2017(5).

[3]邹亚菲,严炜.高校青年专任教师融入基层党组织状况调查——以武汉某高校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4]成然.纪律与现代性——从韦伯和迪尔凯姆的观点看[J].浙江学刊,2005(4).

[5]王希鹏.用问责把责任压下去[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4-14.

猜你喜欢
教工堡垒支部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开心堡垒2
开心堡垒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开心堡垒
最后的堡垒T-84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