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良好家风 促进社会和谐

2018-01-27 10:37姚茹叶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德家风价值观

姚茹叶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才有基础。”“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作风[1]。《中国古代生活辞典》认为:“家风,亦称‘门风’。指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习而言,是在家长或主要成员影响下自然形成、潜移默化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2]。“家风”一旦形成,既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又是家庭成员行为的“自动调节器”,而且往往可以继续影响后代,作用深远[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家庭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民族素质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个体的家风良好。家风的形成,与贫富无关,只关德行,不必刻意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家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在道德教育、人格培养、文化传承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建设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夫妻、妯娌、邻里关系的和睦相处,子女的品德养成,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有利于祖国的繁荣发展。

一、良好家风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犹如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总体来说,德善立家、勤俭持家、耕读传家、和谐兴家的文化理念,家国天下、利国利家的政治伦理,构成了中国传统家风的主基调。从我国传统的优良家风,特别是从许多革命家庭的家风中,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美德,归纳总结起来,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一般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讲究道德、诚实守信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中国传统家风中,尤其重视道德品质的陶冶,认为在子女幼小时,及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在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陶冶儿童的性情,塑造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它也是我们知法守法的基础,更是我们进行社交的规则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国有诚信必兴,家有诚信必和,人有诚信必贤。在中国古代的家风中,流传着“曾父烹豚,以教诚信”的故事,充分说明诚信在家风中的重要意义。有了诚信的家风,就能够培养和陶冶具有诚信品德的人才。诚实守信要求人们自觉做到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言行一致,还要自觉做到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完美的统一。诚实守信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德,强调诚实守信的家风培育,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诚信是金,作为公民,我们要牢固树立“诚实说话、诚信办事、诚信做人”的理念,自觉做到诚实守信,敢于批评指正身边的不诚信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其蕴含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关乎个人修养、家庭融洽以及对国家应尽的责任等问题。百善孝为先,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源于“孝”。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是一个人“道德良心”的重要体现。如果每个人都能孝敬父母,家庭就会和睦幸福,家庭成员的身心就会得到调整,就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同时,和睦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在和睦温馨的家庭里,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把尊老爱幼提升到一种崇高的社会风尚,由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开始,推广到整个社会的尊老爱幼,由爱自己的父母推及到爱天下人的父母,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邻里和谐互助,如果家庭和睦幸福的人际关系蔓延到整个社会,无疑将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动力。

(三)勤俭持家、尊重劳动

勤俭持家、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古到今,从未过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尚节俭,戒奢糜,一直都是他们遵循的原则。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一般来说,能不能勤俭持家,是一个家庭能否保持兴旺发达的关键。勤俭的家风可以防止青少年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身上的娇气。无论家居生活、学习还是所办事业,都应以勤为首,因为勤能补拙,勤能成事。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家庭如果不能养成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家风,子女就必然奢侈浪费,不但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子女,而且一个家庭也会很快地走向衰落。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会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不但把劳动看作是谋生的方式和获得财富的手段,而且把劳动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从小培养自立能力,养成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四)勤奋好学,崇尚知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学习的传统。“励志勉学”、“诗礼传家”是中国家风的一个更重要的要求,“识书知礼”是任何家庭所追求的一个高尚目标。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家庭必定与书紧密相连,叫做“书香门第”。一个养成了勤奋好学家风的家庭,就能使所有的家庭成员,将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上,使人在勤奋好学中不断得到提高。青少年生长在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家庭中,很容易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学习、崇尚知识,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

二、弘扬良好家风的必要性

(一)弘扬良好家风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良好的家风,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是华夏自古就有的鲜明特点,“爱国”长期以来成为家风教育的主题词;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从来就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也是世代家风教育的重要内容;“诚信”亦是我国绵亘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友善”这一文化因子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素养的外化,有助于改善社会心态,构建和谐社会。家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家风所提倡的正是当前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格。宣传良好家风,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有良知的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对普通群众而言,接受价值观教育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最简单、最贴近生活和实际的方式。比如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各级感动系列人物等先进事迹,都可以成为最有效的素材和载体。通过挖掘家风的积极因素,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其中,使人们在家庭的温馨中、在父母长辈的耳提面命中接受熏陶感染。同时,以家风作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价值观教育形象生动,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以家风为契机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指引全党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信仰追求,也可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既可以实现复兴民族的中国梦,也可以使中国矗立于世界之林。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明确我们担负的责任,自觉提高道德素质,传承、实践并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良好家风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说过:“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4]。而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生产过程都来源于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所以良好的家风就成为了每个人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久的老师。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对孩子的毕生前途起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孩子在良好家风的陶冶下,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人生。家风对人的塑造起决定作用。生在一个有良好家风的家庭,等于最先接受人生最好的教育。在家里父母做得好,上行下效,子女也会跟着做,父母做得不好,子女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意义深远,正如晏子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写到:“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风与社会风气相通互融,相互影响,有良好家风才有良好社会风气,经过良好家风熏陶的人,更能受到昂扬向上精神的引领感召。一个民族要树立良好的风气,除了继承和发扬,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是下一代的教育。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协调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家庭的家风教育。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家风,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爱国从爱家开始,这正是中国梦最坚实的民众基础。

(三)良好家风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蕴育着五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孝敬、进德、诚信、勤俭、求知的经典美德。而这些美德主要源于中国历史的家风家教家训之中。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5]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长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把道德规范、原则传达给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行为符合伦理要求。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古有孔融让梨、岳母刺字、曾国藩治家八字口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等都是可供参考的样板。近代有毛泽东对待家属不徇私情,不搞特权,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传承这些,就能形成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聚集起来,就能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

(四)良好家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需要

2014年12月,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其中之一就是全面从严治党。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全面从严治党必需从严治家,只有抓住家这个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从严治党。习总书记指出,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从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中央纪委共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有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习近平的这句话,直指要害。“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这一论述,拓展了家风的约束范围,彰显出领导干部家风与政治生态的密切关联。总之,无论是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还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都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突出的工作来抓。只有从严的家风,才能铸就从严的党风。广大党员干部的家风浩然敦厚,才能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以“家庭梦”托起“中国梦”,引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望,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三、弘扬优良家风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价值引领,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具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为良好家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明确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家庭是人安身立命之所,也是道德养成之根,重视家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广大家庭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责任感,并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家训、家规,把家庭打造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首善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每个人的具体想法和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仅仅只是口号,还应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在理论教育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然后继续传递和扩散到更大群体范围内,从而产生凝聚力。加强现代家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探索出一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现代家风建设的新路子来。

(二)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家风建设的正能量

注重全媒体推广传播,营造弘扬优秀家风的舆论氛围。各级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都要发挥其优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精心组织和策划,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多报道群众身边的先进事例,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建设良好家风。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传承弘扬活动,创作征集反映家庭美德的优秀家训、持家格言、诗词楹联、经典名篇、成语典故、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展示。开展讲述“我的家风故事”活动,出版优秀家风故事读本。在青少年中开展优秀家风经典诵读、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践行优良家风。通过“最美家庭”、好婆媳、好邻居、孝心子女评选等载体,从身边的群众和家庭中寻找典型,进行表彰,最大限度地放大“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的榜样示范效应,借助榜样的力量引领好家风建设。另外,“全民读书月活动”、“道德讲堂”、“社区学校阵地”、传统节庆活动的民俗活动等,都是聚人气、传家风的有效形式。

(三)加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

家庭美德是家风的行为准则,弘扬家庭美德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还提出了“四个促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家庭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弘扬家庭美德提出了明确要求。正确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长幼亲情、夫妻爱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家庭美德建设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构建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是由每一个家庭成员组成,个人品德在家庭美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发扬传统家风的光荣传统,比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在自己做好的基础上,为其他成员做好表率,鼓励每一位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其次,要把家庭美德主要内容落实到行动上,无论是夫妻之间、邻里之间还是兄弟姐妹之间在处理家庭内部矛盾或者家庭外部纠纷时,都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在小爱基础上发扬大爱,把爱心作为治家的核心,把理解作为治家的基础,把互助作为治家的动力,把奉献作为治家的境界[6]。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基础上,积极履行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同时,父母应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家风好坏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培养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还应教导他们好好做人,培养好的人品。

(四)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贪腐案件,百分之七八十跟家庭有关,因此搞好家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小家的兴旺发达,更关系到我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正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领导干部要成为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建立者、守护者。

第一,树立忧患意识。不能把家风建设视为小事、私事,不能只顾了其他作风建设,而忘了抓家风建设。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纯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第二,以身作则,当好表率。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坚定信念,慎用权力,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要求家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良好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表率,才会让这个家庭长久不衰。

第三,从严治家,把好家庭观和亲情关。古人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就是说领导干部只有先把家人管好了,才能谈治党治国。毛泽东同志曾说:“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7]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树立了良好榜样。“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正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应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严格管理家属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真正肩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

第四,监督有力,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建设良好家风,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的自觉,同时也要有外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双管齐下,共建良好家风、社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为党员领导干部建设良好家风立了规矩、划了界线。此外,还要完善举报监督机制,强化“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完善执法制度,切实加大对领导干部家属违法违纪的查办力度。

总之,家风建设事关社会风气、事关领导干部作风、事关党风。推动和谐家风建设,任重道远。全社会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家风建设目标方向,齐抓共建,让“正家风”流行起来,用这种正能量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猜你喜欢
美德家风价值观
诚实是美德
我的价值观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家风伴我成长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