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28 03:25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过程活动

郑 雄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

现阶段,基于教育改革的时代大背景,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实践与认可。相关理念、模式以及具体方法的落实,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创新力,提升广大青年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助力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而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则是本文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1. 拓展训练概述

1.1 具体涵义

所谓拓展训练,指的就是在模拟的复杂自然环境之中,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户外运动活动项目,从而激发体验者自身潜能,磨练其心智,增强其综合品质的一系列训练活动。拓展训练的有效开展,必须基于一系列挑战性与趣味性较强的户外活动项目,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些年来,拓展训练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实践与认可,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拓展训练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助力其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主要凸显出以下几个层面的特征:首先,拓展训练所涉及的不同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基础,然后逐步引导体验者认知活动开展的内涵,进而获得情感、意志以及人际交往等层面的价值[1]。对于大多数体验者来说,拓展训练在心理考验、身体机能层面都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这就要求体验者跨越心理层面的极限。其次,拓展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小组间的信息交流与集体合作,这有利于逐步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在有效的分工过程中彰显自身个性,体验成功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最后,纵观拓展训练活动开展的全过程,无不彰显着体验者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观能动性,即教员的任务在于在课前阐明本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一般不会直接参与到活动的讲述与讨论过程中,这也有助于培养体验者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意识。

1.2 应用价值

1.2.1 现阶段,愈来愈多的高校引入了拓展训练这一模式,并将其落实于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很大程度上在于拓展训练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价值。具体来说,其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一方面极大的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灌输或者是单一活动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使其从被动的理论接受者逐步转化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这也符合教学领域改革的具体要求。

1.2.2 这一活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2]。具体来说,依托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拓展训练活动,有利于充分彰显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地位,使其通过自身的思考与实践获得成功,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3 伴随着拓展训练理念、内涵以及具体模式的不断完善与丰富,愈来愈多的现代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开始融入到拓展训练活动之中,包括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领导学等,如此一来,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检验并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除此之外,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贯彻同思想品德教育关联密切的要素,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将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落到实处。

2.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实践证明,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全面引入并应用拓展训练的理念、模式以及具体方法,对于助推广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培育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以及较高的可行性,具体凸显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方面,体育作为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开展目标上同拓展训练活动的推进目标具有一致性,即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参与者的毅力,提升其创新创造、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最终使其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来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挑战,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所凸显出的一致性特点,也是其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基础所在。

另一方面,就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编排与方法选用来看,其与拓展训练的活动内容以及教育途径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具体来说,拓展训练实现了对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现代学科知识的深入发掘、全面整合、合理分析以及有效利用,其所应用到的多种训练方法往往源于体育教育的原理,所组织的活动内容也多以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模板,这就使得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凸显出较强的互通性特点,有利于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3.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基于拓展训练所凸显出的内容繁杂、流程众多且专业要求高的特点,因而其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须依托于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这一目的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各所高校加大该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实际教学工作的推进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各高校还需要加大对本校体育教师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力度,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活动,例如专业交流会、技能培训会、教学大赛,使其可以接触到同拓展训练相关的先进理念与前沿方法,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3]。

3.2 创新优化教学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关主体必须重视对其的筛选与控制。这一目的的实现, 需要有关主体牢固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牢牢把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学习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的确定拓展训练的项目、训练时间以及教学方法,实现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同广大学生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有效契合。具体来说,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拓展训练活动,往往对人数有着较大的限制,所以各所高校可以以选修课为平台开展小班化的拓展训练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彰显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拓展训练的活动要求以及具体规则进行一定的改变,从而打破原有活动模式的桎梏,实现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3.3 全面杜绝安全隐患

安全是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第一要义,也是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所应关注的重点所在。因而在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各所高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设施完备且管理到位的拓展训练场地,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所有训练项目在投入体育教学之前,必须经过科学的设计与全面实验,尽可能剔除其中存在或者是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4]。除此之外,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使其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具备较高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确保其可以严格落实安全程序以及具体规则开展活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教育教学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现实背景,有关主体必须打破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同广大学生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育人价值。而要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拓展训练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主体应当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优化教学形式以及全面杜绝安全隐患等层面入手,有效提升拓展训练应用的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助力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过程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