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标准化研究综述

2018-01-28 03:25王琛云由文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标准化理论

王琛云,由文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得到了国家进一步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对于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此外在十九大中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充分体现出党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上述一系列讲话看出,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已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回顾以往对于标准的研究,以2015年为节点在过去10年中的研究,主要通过理论的探索到参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来推动中国标准化步入国际化市场。其中涉及农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社会管理等很多领域都在积极探索标准体系的构建。在2016年至2017年短短两年时间里,我国对于标准化的重视程度有了跨越式的改善,政府对深化改革有了新力度,颁布了《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设发展规划(2016—2020)》等一系列行动纲要。并通过“一带一路”的行动计划更广泛的促进区域与国家的交流,以此促进我国的建设并深入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在此大环境下,体育标准化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规范体育标准化工作,解决标准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体育标准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学者们对于体育标准化也给予高度关注,研究集中在不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体育标准化理论研究、体育产业标准化研究以及体育标准体系研究等方面。

1. 体育标准理论研究

体育标准理论作为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先行指导,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有助于引领我国体育标准化和体育产业拓宽领域。将体育标准化研究扩大到体育标准化与知识经济、知识产权、管理、安全、质量、环境、贸易、市场秩序、诚信、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关系等领域。

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标准化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其中包括:标准化自身理论和标准化外部体系,标准化自身理论由标准化原理、标准化形式、标准化方法、标准系统理论、标准化理论的应用等形成。而标准化外部作用的理论就涉及到了与社会各层次的联系,包括:标准化与政府、企业市场关系理论,经济、社会发展中标准化贡献率理论,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理论,标准化与科学技术、专利的关系理论,标准化与管理的关系理论,标准化发展与社会需求等。

综上所述,标准化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要想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理论体系,就需要综合运用跨领域学科理论来丰富标准化理论自身。以标准化理论为基础,体育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的一个分支,与标准、标准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昊、陈雪玲在《标准、标准化与体育》中提出体育应属于服务业,依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总则》国家标准的规定,体育服务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适合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通用标准,满足各体育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多样化要求制定标准,针对各项体育服务质量、指标、要求制定相应标准,依照各种体育服务评价能力制定标准,就体育服务设施中产品配置资源条件与安全制定标准,保证体育服务设施的安全及卫生条件制定标准,在保证安全及卫生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对环境保护的标准制定,在消费者方面应提供产品保护的标准。

2. 体育标准体系研究

在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中对标准体系做如下定义: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雷厉在《我国体育标准化体系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中有所阐述。将标准体系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也可以说是一种由所有相关标准组成的系统。标准体系内部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逻辑组合,而不是杂乱无序的堆积;由于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体系内不同标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会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保证体育标准体系合理发展,体育标准化理论体系的发展就需要作为发展前提。其主要以涉及体育的国家标准为中心,辐射到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等相关配套的一系列标准。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都包含在不断完善的现有标准或者计划发展的标准中,排列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标准体系框架。

当前,体育标准体系作为体育标准、体育标准化等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部分学者致力于构建体育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普遍围绕强调标准的市场适应性;不断提高政府对标准的依赖程度;高度重视环保、安全、健康等公共领域的标准化;应有明显的国家特征等提出了看法与研究。而发达国家的标准化体系战略能够应对挑战,切合实际,以本国的标准体系、管理架构为基础,体现产业优势。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体育标准化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我国体育标准国际竞争力弱。纵观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与所有体育标准化工作一样都存在起步晚、基础差、水平低、数量少、结构性缺失等众多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没有建立体育标准化体系,导致无法扎实地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其次是体育标准的市场适应性较差,现行标准存在水平不高、标龄过长、老化严重等现象, 与经济发展不适应。并且由于体育标准与科技创新脱节,多数标准不能反映体育科技进步的最新趋势,科技含量较低。第三,管理层以及体育工作者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标准化工作的宗旨和定位转变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需求上来,没有踏踏实实地推进标准化工作。第四,标准化工作体制落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以及新形势的需要,也难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此,认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方面的成功经验, 尽快构建新型体育标准化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中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3. 体育产业标准化研究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标准化普遍强调市场适应性,高度重视环保、安全、健康等公共领域的标准化,政府对标准的依赖度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我国体育产业标准化现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较为薄弱。除了要学习国际化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以外,在我们自身的发展中也需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一相关方面的论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学者们主要围绕体育事业标准化、体育设施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尚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企业参与标准化程度较低,因此建立行业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培养行业标准化人才将更好地推动行业整体发展。我国开展的99项运动中,涉及运动服20种、运动鞋16种、运动器材240种;从标准制定年限来看,大部分是2000年前制定的,2000年后制定的标准仅有16项。许多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只能按照休闲服、旅游鞋的国标来执行生产运动服、运动鞋。

产业标准化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标准老化现象严重还远不能适应体育对于标准化发展的需要。体育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力,目前尚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企业参与标准化程度较低,建立行业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培养行业标准化人才将更好地推动标准整体发展。在此基础之上,体育服务管理如果想达到现代化,需通过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制定和实施体育服务标准,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得以实现优质服务,促使体育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此外,现有的标准只针对产品质量,还应涉及到环保标准等,以保护环境和人类自身安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未来市场化经济发展中尤为需要制定标准的领域。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质量强国建设的篇章,也为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时代的体育标准化工作建设为深化体育改革,也迎来了新举措《2018体育标准立项指南》。从国家层面来看,体育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之一,其标准化工作关系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标准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解决,关系体育产业和服务无标可依的问题,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体育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补齐短板,促进体育工作质量上的水平,提高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在政府层面,为政府提供更加便利的管理形式,提升政府现代化的管理需求。在市场层面,有利于鼓励企业的自营发展,优化市场环境,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在个人层面,以标准化实现并完善消费者的不同体育需求,达到保障体育运动人群人身安全的目的。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标准化研究必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标准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标准化理论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标准化简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