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促进中班普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2018-01-28 06:57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光华幼儿园杭红梅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5期
关键词:普特中班社会性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光华幼儿园 杭红梅

“建构游戏”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儿童凭借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与结构性材料而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中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主张的是让中班幼儿(普特)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逐步掌握的一些社会性行为规范且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活动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如何在建构游戏活动中促进中班普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呢?

一、建构游戏内涵界定

建构游戏作为深受中班普特幼儿所喜爱的游戏活动形式。建构游戏又称之为结构游戏(Constructive play)。建构游戏有这样的几种类型:积木建构游戏、积塑建构游戏、积竹建构游戏、金属构造的建构游戏、拼棒建构游戏、拼图建构游戏、玩沙水石雪等自然材料的建构游戏等。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构游戏的玩法、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如果将建构游戏依据时空的不同进行划分,幼儿园里组织幼儿开展的建构游戏又可以进行这样的分类,其一是区域游戏或者是晨间活动中的桌面建构性游戏。其二是创造性游戏中的地面结构性游戏。在地面建构游戏活动中,儿童常常扮演着建筑师的角色,以游戏的方式而进行搭建,因而地面建构游戏有或多或少存在着角色游戏的因素,但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游戏的内容与游戏的主题区分到底是建构游戏还是角色游戏。

令人欣喜的是,早期的教育家对建构游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法律篇》中对建构游戏就有相当的描述:“一个想做好建筑师的人必须将他的游戏时间花在搭玩具房屋上。”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也提到:“儿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泥土、木片或石块搭建小房子。”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家普拉特一直致力于儿童玩具的研究,她认为儿童在探究建构性游戏中能够获得适应且控制环境的能力。

二、建构游戏促进中班普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探究

将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如自闭症、身体部分残疾等)融合在一个班级内进行学习、生活、玩乐是“融合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究借助于当下国际国内盛行的建构游戏让中班的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社会性获得良性的发展的有关策略。

策略之一:提供符合中班普特幼儿身心发展的建构性游戏活动材料,促进中班普特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教师为中班普特幼儿提供的建构性游戏活动材料应统筹兼顾,既需兼顾中班普特幼儿的身体与心理发展特征,又需兼顾建构性游戏活动材料的种类的多样性。中班儿童(包括多动症等特殊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动作技能进一步增强,尤其擅长诸如钻、攀、跳、跑之类的各种活动。中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为中班幼儿提供恰当有效的建构性游戏活动材料。比如,在以“搭城堡”为主题的建构游戏中,可以为中班幼儿提供些雪花片与城堡的图片等。在以“多层立交桥”为主题的建构游戏中,可以为中班幼儿提供足量的积木、薯片桶、易拉罐、立交桥图片等。在以“十字路口”为主题的建构游戏中,可以为中班幼儿提供些园景积塑、城堡积塑、齿轮积塑、塑料椅子、花片、竹筛以及小树、泡沫地垫、石头、竹筒、玩具车与主题预约卡、工作证、十字路口的简易布局图等。

策略之二:在建构游戏中为中班普特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中班普特幼儿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建构游戏的能力是在操作、摆弄与探索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探索问题、感悟问题的空间,教师应根据建构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目标,有重点地让中班幼儿(包括特殊儿童)去大胆地尝试,大胆地探索,通过幼儿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需要说明的是当中班幼儿(尤其是特殊儿童)面对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应予以合理的指导,有些问题可启发幼儿自主去解决,有些问题可鼓励幼儿间共同探讨,相互协商,必要时求助教师或家长将问题加以解决。比如,在以“多层立交桥”为主题的建构游戏活动在“分享经验,解决问题”阶段,一位教师就样鼓励中班幼儿:我们都成功的搭建了多层立交桥,大家有什么经验与问题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大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中班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策略之三:在建构游戏中以中班幼儿(包括特殊儿童)为“主角”,促进中班幼儿(包括特殊儿童)社会规则意识、社会行为、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建构游戏是促进中班幼儿(包括特殊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必须适应一定的环境,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互往等,有利于促进中班幼儿(包括特殊儿童)与同伴关系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在以“多层立交桥”为主题的建构游戏活动就离不开幼儿间的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结 语】

如何在建构游戏中促进普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值得探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特殊儿童因其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特殊之处,要想其融入普通儿童的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理论的精髓,重视普特融合对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通过建构游戏活动,让特殊儿童产生一些帮助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学会去关注他人,从而促进普通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1】韩梅.中班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读与写,2016(13)

【2】穆亚萍.关于区域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7(89)

【3】魏晓东,王丽亚.中班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提升策略【J】.祖国,2017(11)

猜你喜欢
普特中班社会性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the Walking Dead
探索小日历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解读《普特迈塞外传》中的反偶像崇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