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瑶族研究文献目录索引*
——历史、政治、法律、生活形态类

2018-01-28 20:42
图书馆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佚名广西生活

陈 朋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4)

民国瑶族研究文献主要指民国时期发表与出版的有关瑶族研究的图书、期刊、报纸、档案、书札、调查报告、政府公文等印刷型中文研究资料,而地方志、口述史料、画报、照片、唱片、电影等资料因其记录的特殊性,不在此研究范畴。本文著录瑶族历史、政治、法律、生活形态类图书15部、各类文章168篇。每个类别里按先图书后文章的顺序,再按发表时间先后进行编排。专著著录体例统一为:作者.篇名.出版社,出版年。其他文献的著录体例为:作者.篇名.所载刊物名称,发表年,卷(期)。需要说明的是,建国以前瑶族的他称并没有统一,“猺”“徭”“傜”三种称呼交织,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为“瑶”。为了便于读者查询与利用,笔者对这一文字保留了发表时的原貌。此外,因为当时条件所限,部分文献存在一稿多投或被转载而未注明的现象,针对此类文献,笔者仅著录了其中描述更完整的篇目。还有一些文献被分为多个部分发表于同一种期刊的不同卷(期)上,为了节省篇幅,笔者统一做一条著录。

1瑶族历史(包括瑶族简介、族源、历史)

(1)蔡郕著述.清代史论:卷九至卷十.上海会文堂书局,1922。内收《卢坤罗思举之平猺》《粤东八排猺之就抚》。

(2)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乙编:第八本.商务印书馆,1936。内收明清史料《兵部题「连阳排猺」残稿》《防夷防猺残稿》。

(3)林惠祥、王云五、傅纬平主编.中国民族史(苗瑶系).商务印书局,1937。该书第十四章全章描述了汉代到近代苗猺的变迁。

(4)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39。

(5)粤北边疆施教区.粤北之山排住民.正文印刷局,1940。

(6)龚家骅编.云南边民录.正中书局,1943。

(7)徐松石.泰族徸族粤族考.中华书局,1946。

(8)廖炯然编著.傜民概况.中华书局,1948。

(9)孙麦秋.湘南的猺族.晨报副刊,1924,(157-161)。

(10)莫辉熊.八排猺民之历史状况概要.两广浸会周刊,1928,2(20)。

(11)莫辉熊.连阳猺民状况的概要.民俗,1928,(6)。

(12)钟静闻.广东軬仔山的猺民.东方杂志,1928,25(6)。

(13)罗香林.广东民族概论.民俗,1929,(63)。

(14)佚名.惠州軬仔山之猺民:辛簃杂记麓.乐园,1930,(3)。

(15)魏觉钟.广西的民族:苗徭僮俍.新亚细亚,1931,2(3)。

(16)赵希超.桂猺.史地丛刊(上海),1933,(1)。

(17)三原.广西的猺民(梧州通信).微言,1933,1(3)。

(18)佚名.越南之猺民.南洋情报,1933,1(6-7)。

(19)仁安.越南老挝的猺族.社会新闻,1933,2(15)。

(20)佐扬.桂平的苗猺(广西通讯).华年,1934,3(3)。

(21)消谅.黔桂交界之苗猺概况.南方杂志(南宁),1934,3(3-4)。

(22)盛襄子.湖南之苗猺(附表).新亚细亚,1934,8(4)。

(23)达霖.广东的黎与猺.粤风,1935,1(4)。

(24)盛襄子.湖南苗猺问题考述(附图表).新亚细亚,1935,10(5)。

(25)新民.黎与猺.申报月刊,1935,4(1)。

(26)王斤役.福建云霄之猺獞.逸经,1936,(13)。

将递归定义和语形的构造相结合,用语义算子表示联结词和量词。在1974年Montague将这种模式应用到了自然语言中,用于刻画在何种条件下一个语句是真的。在将语形结构中的组合解释运用于逻辑和自然语言之前,就已经有了基于程序的设计原理以及在代数和范畴论中可以用数学表达的一些范例。

(27)黎公耀.关于猺獞与客族问题之讨论.逸经,1936,(19)。

(28)江应梁.广东猺人之史的考察.新亚细亚,1936,12(6)。

(29)郭滴人.广西傜民.新中华副刊,1937,(5)。

(30)陈隆吉.“猺獞即今之客族”说驳议.逸经,1937,(24)。

(31)欧阳飞云.关于“福建云霄之猺獞”.逸经,1937,(24)。

(32)憾庐.客族、猺獞及闽南民族.逸经,1937,(25)。

(33)翁春雪.说猺.逸经,1937,(36)。

(35)朱炳衡.粤北连阳之猺排.知行月刊,1937,2(7)。

(36)刘熙.西南民族中苗徭考略.蒙藏月报,1937,6(6)。

(37)黄若茗.浔江北岸的猺民.华光月刊,1940,(1)。

(38)佚名.第七课:广西的猺人(附照片).基督旌旗,1940,1(3)。

(39)蒋冬白.西南的特种部族.时代精神,1940,2(5)。

(40)刘介.广西氏族研究述略.建设研究,1940,3(5)。

(41)冯圣广.广西特种部族.公余生活,1940,3(8-9)。

(42)徐松石.两广徭族考.真光杂志,1940,39(8)。

(43)胡耐安.粤北山排住民(徭)之探讨.西南边疆,1941,(12)。

(44)佚名.且说粤北徭民.广东一月间,1941,(5)。

(45)卢森.粤北山排的住民.广东一月间,1941年12月号卷。

(46)唐兆民.广西大藤山徭族名类之探索.文化杂志(桂林),1941,1(2)。

(47)陈棠花.泰国之苗猺.南洋学报(新加坡),1941,2(2)。

(48)胡耐安.粤北之过山傜.建设研究,1941,5(4)。

(49)佚名撰.云南的苗猺.北京市政旬刊,1942,(134)。

(50)唐兆民.大藤山徭族名类之探讨续编.文化杂志(桂林),1942,2(3)。

(51)黄朝中.荒峒傜民志杂.新中华,1943,1(10)。

(52)佚名.说傜.民俗,1943,2(1/2)。

(53)黄灼耀.连山大掌岭之瑶人.文讯,1944(1)。

(54)佚名.七百弄的傜民.战运月刊,1945,(2)。

(55)曾尔.傜排散记(待续).学生知识,1946,1(2)。

(56)欧阳文武.连山的傜民.礼拜六,1947,(103)。

(57)秦军.傜山散记.新闻天地,1947,(26)。

(58)张长弓.我们也写些:九渡的徭胞.开明少年,1947,(30)。

(59)齐民.生番与猺民.新上海,1947,(85)。

(60)刘介.现阶段的广西徭族.广西通志馆馆刊,1948,(3)。

(61)翁国梁.福建猺民误称“客家”考.福建文化,1948,3(3-4)。

(62)佚名.苗傜姓氏历略.广西日报(桂林版),1948年12月7日。

(63)佚名.苗傜迁徙的传略.广西日报(桂林版)1948年11月19日。

(64)何勉.暹越缅边境的徭人.南洋周报,1949,(28)。

(65)朱少崇.猺獞丛谭.民航空运队半月刊,1949,2(11)。

2瑶族政治、法律(包括各类政治运动、政治事件、政府公文及法律)

(1)巫文波.边阳化猺杂志.连阳化猺局,1928。

(2)岑家梧.西南民族文化论丛.清华印书馆印刷,1949。内收有作者的《瑶麓社会》《西南民俗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之互证》《西南民族的身体装饰》《盘瓠传说与徭畲的图腾制度》等文章。

(3)王同惠.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蓝猺社会组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谢祖莘.绥靖兴全灌龙猺变始末.广西省政府民政厅秘书处,1946。

(5)佚名.开化黎猺办法.广东省政府特刊,1927,(2)。

(6)赵戴文.番民及苗猺各种民族调查表.内政公报,1928,1(8)。

(7)佚名.乳源县猺民状况风俗调査表.广东民政公报,1929,(15)。

(8)佚名.番民及苗猺各种民族调查表.广东省政府年刊,1929(1928年年刊)。

(9)柳大熙.番民及苗猺各种民族调查表(7份):内政公报,1929,2(2-5)。

(10)佚名.琼州番民及苗猺各种民族调查表.广东省政府年刊,1929(1928年年刊)。

(11)佚名.连阳化猺局筹设猺民干部人员训练所(附表).广东省政府公报,1931,(142)。

(12)佚名.议覆化猺局请增设猺民义学.广东省政府公报,1931,(149)。

(13)佚名.贵州省改正沿袭苗猺地名.江西省政府公报,1931,(79)。

(14)岐.劝岭南各省维护苗猺诸族文.无锡学会会刊,1931年创刊号。

(15)黄云焕.赴桂平猺山工作经过情形报告书.广西政府公报,1932,(28)。

(16)佚名.灌阳桐木江猺汉纠纷之前因后果.南宁民国日报,1932年12月21日。

(17)佚名.猺汉纠纷的前因后果.南宁民国日报,1932年12月21日。

(18)佚名.剿抚苗猺办法.南宁民国日报,1932年3月9日。

(19)佚名.军团剿抚猺匪评情.南宁民国日报,1933年3月7日、22日、28日。

(20)佚名.猺乱原因及剿抚经过.南宁民国日报,1933年4月13日。

(21)佚名.猺乱善后之进行.南宁民国日报,1933年4月19日。

(22)佚名.灌阳二次猺乱已肃清.南宁民国日报,1933年8月19日。

(23)马桐.兴全灌龙猺乱经过.政训旬刊,1933,(22)。

(24)阳炎.兴安灌阳龙胜全县第三次猺乱起因及治猺意见.广西省政府公报,1933,(7)。

(25)佚名.番民及苗猺各民族调查表(民国十七年调查).申报年鉴,1933年(年刊)。

(26)萧葆璚.七十团一营参与龙胜一隅平猺经过.广西第七军年刊,1933年。

(27)黄宾一.兴、全、灌、龙各县猺叛与剿抚经过.广西第七军年刊,1933年。

(28)凌纯声.猺民造反.时代公论(南京),1933,(56)。

(29)佚名.广西各县苗猺民户编制通则.荔浦县政府行政月刊,1933,(9-12)。

(30)佚名.象县猺族社会状况调查表(民国二十二年十月填报).广西教育行政月刊,1933,3(5)。

(31)佚名.三江县苗猺社会状况调查表.广西教育行政月刊,1933,3(6)。

(32)佚名.绥靖:编制苗猺民户.广西省施政纪录,1935年3月。

(33)佚名.整理各县县政府呈报调查苗猺社会状况材料(附表).广西省施政纪录,1935年第3卷。

(34)潘质彬.广西猺民社会概况.新亚细亚,1935,9(6)。

(35)蝶.广西的猺山:民情勇悍风光旖旎.星华,1936,1(29)。

(36)吴文藻.“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猺社会组织”导言.禹贡,1936,5(10)。

(37)佚名.省特派员赴大藤猺山等处积极开化各地瑶民.桂林日报,1936年9月17日。

(38)葛启扬、栾植新.连阳猺境设安化管理局.禹贡,1937,6(11)。

(39)葛启扬、栾植新.粤连山猺境将改县治.禹贡,1937,6(11)。

(40)徐益棠.广西像平间傜民之法律.边政公论,1941年创刊号。

(41)唐兆民.徭民妇女的社会地位.建设研究,1941,4(6)。

(42)楼同茂.广西徭山徭人之社会.中国农民(重庆),1942,2(5)。

(43)张寿松.滇南访问傜民.政工周报,1944,14(10)。

(44)施博.改进粤北边区山排徭民工作计划纲要试拟.新广东展望,1945,(2)。

(45)龚克.金秀傜区择记.广西民政,1946,2(6)。

(46)雷金流.广西茶山傜的石牌政制.民俗,1943,2(3-4)。

(47)梁钊韬.粤北阳山县上峒傜民社会.中国边疆,1943,2(7/8/9)。

(48)徐益棠.广西象平间傜民之村落.边政公论,1944,3(2)。

(49)佚名.傜民和人民游击队.经验交流,1949,(31)。

3瑶族的生活形态(包括生产习惯与社会生活)

(1)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此书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现地调查的所见所闻实录,记载有瑶族的生产习惯与生活习俗。

(2)私立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边疆研究论丛.成都蓉新印刷工业合作社,1942。此书内收徐益棠的《广西象平间傜民之婚姻》与《广西象平间傜民之饮食》。

(3)王泽民.傜民的生活.教育部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印行,出版时间不详。(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库收藏。)

(4)田稻丰.论说:猺民是不是人的生活?.兴华,1921,18(31)。

(5)蒋学楷.猺民社会的原始生活.中国农村,1923,1(3)。

(6)愚民.翁源猺民生活一瞥.民俗,1928,(23-24)。

(7)国荣.妇女生活状态的一斑:猺族妇女杂谈.妇女杂志(上海),1928,14(1)。

(8)梁敦诗.苗猺妇女的概况.妇女杂志(上海),1928,14(10)。

(9)清水.猺女.新女性,1928,3(11)。

(10)赵玉瑛.广西猺女的生活.女光,1930,1(8)。

(11)戴志昂.广西猺民状况:时事月报,1930,2-3卷。

(12)瑛夫.广西猺人生活概况.南方杂志(南宁),1932,1(2)。

(13)鉴因.猺民生活.礼拜六,1933,(516)。

(14)郑芩生.五源猺区一瞥.生活(上海1925A),1933,8(18)。

(15)韦涤尘.广西岭祖猺的劳动妇女生活.女青年月刊,1933,12(9)。

(16)陈珍玲,瑶芳.广西猺人妇女的生活:玲珑,1933,3(17)。

(17)寄梅.苗猺的生活线.春秋,1934,(77)。

(18)鉴因.南洋猺民的生活.礼拜六,1934,(551)。

(19)佚名.甘桂两种民族生活状况:广西西北猺民.蒙藏旬刊,1934,(78-79)。

(20)单蕴华.生活简陋的猺人.儿童良友(上海1933),1934,1(1)。

(21)蒋学楷.猺民社会的原始生活.中国农村,1934,1(3)。

(22)李梨.蛮人的生活:苗猺獞.社会周报(上海),1934,1(9)。

(23)蔡树邦.广西贺县徭民生活的现状.东方杂志,1934,31(19)。

(24)楚剑.本省兴全灌三县猺民生活概况纪实.南宁民国日报,1934年6月21-24日。

(25)唐兆民.猺民生活.国民基础教育丛讯,1935,(3)。

(26)方与严,盛震叔.蒙山暑期讲习会经过及傜民生活.国民基础教育丛讯,1935,(9)。

(27)唐兆民.猺山漫谈.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日刊,1935,(192-193)。

(28)唐兆民.兴安西外区猺民生活片断.教育旬刊,1935,1(10)。

(29)寿茹.湘边苗猺杂记.新人周刊,1935,1(38-40)

(30)宋世琼.广西猺民生活的写实.农村经济,1935,2(10)。

(31)一民.广东猺民状况与化猺局之工作.宇宙(香港),1935,2(5)。

(32)兰英.荔浦猺族生活素描.南宁民国日报,1935年8月3、4、6日。

(33)傅文约.广西猺民妇女生活写真.蒙藏旬刊,1936,(110)。

(34)萧国英.湖南阳明区之猺民生活.申报每周增刊,1936,1(15)。

(35)陶保桓.广西苗猺妇女生活.女青年月刊,1936,15(1)。

(36)周瑞荃.广西猺民的生活概况及其教育问题的研讨.边事研究,1936,3(2)。

(37)徐益棠.广西象平间猺民之服饰.金陵学报,1936,6(2)。

(38)周淑贞.平象间猺民之环境及其生活:徐益棠先生在地理系同学会演讲.台湾中山大学日报,1937,(1933)。

(39)田父.广西南丹的猺妹.女青年月刊,1937,16(4)。

(40)唐兆民.广西大藤山猺民之经济生活.申报每周增刊,1937,2(7)。

(41)董焕然.泰顺深山中的猺民生活.中国农村,1937,3(5)。

(42)启允.广西兴安猺民农业生产概况.中国农村,1937,3(8)。

(43)徐益棠.广西象平间猺民之经济生活.地理学报,1937,4(1)。

(44)江应梁.广东北江猺人的生活.东方杂志,1938,35(11)。

(45)鲁漾.猺民的生活与猺妇的社会地位.广东妇女(曲江),1939,(2)。

(46)木铎.苗傜妇女的生活.中国妇女,1939,1(4)。

(47)岑家梧.略论花苗与猺人的几何纹样.今日评论,1939,2(25)。

(48)徐益棠.广西象平间傜民之住屋(附图):金陵学报,1940,10(1-2)。

(49)吴雪生.广西十万大山猺民状况一班.新民报半月刊,1940,2(10)。

(50)赖健生.广西大藤傜山之傜民生活.建设研究,1940,2(5)。

(51)黎行.自排傜来(记粤西北傜民生活).群众周刊,1940,5(1)。

(52)刘君煌.广西徭人之土地制度.东方杂志,1940,37(11)。(特别着重土地利用及徭人居住状况。)

(53)月升.广西猺民的生活.国民杂志(北京),1941,(7)。

(54)剑君.广西之行:特种部族的生活.新政治,1941,5(1-6)。

(55)熊烈.傜区妇女装束.中行农讯,1942,(12)。

(56)申年.苗猺的妇女.女声(上海1942),1943,(12)。

(57)唐兆民.大藤傜山傜胞的服饰:旅行杂志,1943,17(10-11)。

(58)岑家梧.论苗傜的几何纹.大夏周报,1943,19(9)。

(59)奔涛.连县徭民生活.中国农民(重庆),1943,2(3-4)。

(60)路伟良.桂北黔南苗傜各部族的经济生活.旅行杂志,1944,18(5)。

(61)冯海燕.曲江荒洞傜民经济生活概况.边政公论,1944,3(6)。

(62)陈世雄.广西大藤傜山的妇女生活.妇女月刊,1944,4(2)。

(63)黄灼耀.连山大掌岭之傜人.文讯,1944,5(1)。

(64)陈平.徭山夜宴.春秋(上海1943),1946,3(1)。

(65)韦派蕃.“先有徭·后有朝”:桂边徭民生活一瞥.周末观察,1947,1(4)。

(66)李达裔.猺族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1948,(876)。

(67)蒙明儒.荔波傜胞的生活.新贵阳师范学院,1948年第三卷。

(68)俞匡明.广西徭民生活现状.胜流,1948,7(9)

(69)田维.苗傜侗僮奇装异服.广西日报(桂林版),194年7月21日。

(编发:王域铖)

猜你喜欢
佚名广西生活
广西贵港
过年啦
邯郸学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十二月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