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1-28 03:25连远斌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幼儿园幼儿

连远斌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 522000)

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幼儿的教育与发展,呼吁在幼儿阶段应通过接受正规教学来奠定个体发展基础。幼儿园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多项集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生活化于一体的现代学科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1]体育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幼儿体育价值的主要途径。[2]通过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现阶段幼儿园在体育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准确、客观地分析这些不足及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时制定对策加以调整和改革。因此,针对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及问题

1.1 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缺乏科学的规划与配置

目前国内很多幼儿园都加大了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投入,但同幼儿教育的客观需求相比还显得有所欠缺。一些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总会将活动的地点选择在室内课堂之上,教师并未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制定的相关规定,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及以上的时间,而是出于防止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中受伤的心理,或是出于自身的教学惰性,未及时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这样来看,幼儿园在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硬件配置方面就显得较为被动,很多资源并未被有效的利用,幼儿的身心得不到全面锻炼,教师的幼儿教学水平也难有起色。当然,还有一些幼儿园对园内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材设施的建设未做到科学规划,只是片面追求园内器械数量,却未考虑不同器械的作用和功能是否适合幼儿的实质性问题。造成部分幼儿园盲目地配置一些体育器械设施,由于不适合幼儿的锻炼需求,难于在日常体育教学被使用,可以说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1.2 幼儿体育活动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1.2.1 幼儿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教案或计划制定并不严谨。很多教师没有良好的习惯去主动制定完整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或者其中的内容不能与班内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相一致,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学活动缺乏计划性。幼儿愿意在场地中跑步就让他跑,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过家家就让他玩,现场秩序混乱散漫,不利于管理,更不利于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1.2.2 很多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不长。这一问题在我国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比重较大,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幼儿园对幼儿安排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在这1小时中还要算上幼儿喝水、上厕所、穿衣、排队、进出教室的时间,真正留给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就显得更少了。

1.2.3 幼儿体育教学对运动量、动作难度与练习密度的设计有待提高。很多情况下,幼师队伍以女性居多,所以在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时往往会设计偏技巧而少喧嚣的内容,不愿意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强度的活动项目,也不愿意在活动讲解示范与练习环节密度上安排过于紧凑,于是很多幼儿原本喜欢蹦蹦跳跳,在教学中却没有机会。缺少运动量、动作难度与练习密度设计的体育教学,必然会让幼儿无法获得面对挑战与困难的锻炼机会,也无法有效锻炼身体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幼儿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且创新效果不足

当前,不少幼儿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依据,未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体育活动内容,随意性大。[3]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优化,幼儿教育也应加强适应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幼儿体育教学方面,教师应该主动研究有关幼儿体育运动技能培养的方案与思想,此外还可在教学中增加充满娱乐性的舞蹈或游戏内容。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体育教学课堂总是延用传统体育课堂内容,没有创造更为丰富的体育教学课堂。对于在幼儿体育教学方面有所创新的教师而言,他们往往思维活跃,无论哪种活动都希望改变模式与内容,譬如,他们会在引导幼儿单脚跳时要求加入手臂动作,幼儿常常在弹跳中想着创新而忘了基本的弹跳动作要领。教师若仅仅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自己体会动作,那么这样的创新教学也毫无意义。

1.4 幼儿体育教学无法全面落实系统性

系统性体育教学难以落实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是一些教师所设计组织的体育活动并未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统一,使得课堂主题不明确,活动延续性也在降低,自然无法在班级内的所有幼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不少教师简单地将体育教学活动视为幼儿的日常游戏,认为幼儿自娱自乐得开心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认识显然没有科学性、系统性,幼儿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整个活动也不会及时针对幼儿表现进行调整,教师水平也不会提升。

其二就是教师重视对体育教学的设计,但未主动要求幼儿参与体育教学。有不少教师喜欢在教案制作上花费功夫,他们可以对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形式与内容展开细致地探讨,用大量精力与时间来设计活动内容,甚至对各种准备材料与设备的设计都做到事无巨细。如制作花朵、制作头饰、布置场景等,但是在设计中并未提及孩子,幼儿对于整个活动只有参与的份。很多时候,幼儿教师的体育活动设计并不一定能讨得学生的喜爱,幼儿没有在教学中感受到应有的乐趣,参与系统性教学的欲望也会有所衰减,无法将系统体育教学效果达到预期。

2. 幼儿园体育教学问题的缘由探析

2.1 领导思想未引起足够重视,办园资金投入少

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幼儿园的教学现状调查统计后,发现一些幼儿园因为存在公私办等性质不同的问题,使得很多幼儿园办学主体特征不明,办学规模的差异也在增大。对于不少私立或民办的幼儿园而言,领导层对相关体育场地建设或设施器材的资金划拨建设概念不强,相应地在教学方面的资本投入不高。幼儿园想拥有可满足全园幼儿体育活动需求的场地与适宜器材设施基本遥遥无期,他们只能简单地先配置户外体育活动中的球类物质或游戏道具,这样就导致很多体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专题教学。

2.2 幼儿园的专业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体育专业职教水平有限

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是所有活动开展的重要引导实施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同样需要幼儿教师的全程参与。可见,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性,能够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实施开展专业活动,是影响幼儿体育的重要因素。当前,不少幼儿园内的体育教学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承担,很多教师的专业学历、职教水平、师德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势必造成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一部分幼师属于幼师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专学历,因此他们对于体育专业的教学往往是建立在后天的自觉与理解的基础上,有时会对某些体育活动存在自我否定,自然不会在教学中出现该内容。一些幼儿园聘请了专业的体育教师后,常常会面临超强教学档期,教学强度增加,教师易产生消极倦怠情绪,从而可能影响到专业水平。

2.3 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学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用于指导幼儿园正确开展幼儿教学。但是,其中的内容并未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与幼儿小中大班的教学评价标准作出明确的要求,也就不能对幼儿体育教学产生明确的教学指导。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就体育教学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内容主要有几方面:其一是要基于必要的健康目标,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生活习惯良好,可健康积极地保护自己,可积极乐观地投入体育活动中;其二是主要参考借鉴其他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幼儿在体育教学中锻炼体质和增强活动乐趣的目的;其三是主动结合教师经验等来设置教学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标准等。教师经验与认识有所不同,自然就难以在这些要素方面保持统一。

3. 幼儿园体育教学问题的改善对策

3.1 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贯彻幼儿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幼儿园体育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都应积极强化一个思想,就是对于幼儿群体而言,任何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其更好更快地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健康才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前提。教师要积极向幼儿灌输这样的理念,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去开展其他工作。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也在于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所以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要素设计,都要首先提到健康安全问题,然后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来安排合理时间组织幼儿参与到体育活动教学中,达到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和增长见识的学习状态中去。

3.2 由政府主导制定积极政策,幼儿园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3.2.1 幼儿园场地的修建、设备器械的添置、功能室的建造、教研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来保障。因此,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4]首先,我国和地方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尽可能通过调研考察研究掌握当前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探讨从政策制定等宏观层面来协调优化幼儿园的办园环境,为幼儿园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划拨,或倡导社会力量的关注,增加社会资金的扶持和注入,增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幼儿园的正面形象与综合影响。

3.2.2 幼儿园应主动加大体育设施器材的资金投入。幼儿园领导层要更新观念,每年增加在体育场地维护、设备器械维修保养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老旧器械,应该及时替换,不应该再纠结于场地上器械过多的问题。只有积极主动将场地器械或设施上的不良因素排除,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欢乐的体育活动环境。对于之前没有重视提供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与器械的幼儿园,应该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与方面,想方设法盘活资金使用途径,认真建立小型场地和通用活动器械材料,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不主张修建塑胶场地,而是应该讲活动场地全部设置为更绿色更清新的草地。

3.2.3 幼儿园的体育器械采购应注重围绕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器材建设,不在于价格高低与档次高低,而在于应该适时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来考虑采买。采购负责人要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园内幼儿数量及其他特点的参考比较,制定更为合理的采购建设方案,明确具体的数目、种类、位置等要素,应坚持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发挥出体育器械的趣味娱乐性、安全教育性,从而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

3.3 探讨全新的师资建设模式,坚持加强专业对口教师队伍的培养。

现阶段,幼儿园可考虑与当地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合作,开展“校园结合”的培养模式,引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充当幼儿园体育教学老师。同时,幼儿园应该立足于本校现有教师资源,认真强化幼儿园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鼓励在校教师对体育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要主动探索和掌握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知识,对体育教学形成必要的理性思考,帮助教师解决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形成可行的一套体育教学活动指导体系。对于同处一个幼儿园的教师之间,更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探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积极学习别人的经验,也能在我们的心得体会影响下变得更加优秀,通过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幼儿教师在不断思考总结中才能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3.4 全面推动在岗教师的培训再教育工作,促进进修培训再出成果

幼儿园应该为了加强幼儿园体育教学效果而主动为在岗教师提供培训再教育机会。通过专业进修、专家讲学、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5]第一是要学会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必要的教学目标制定依据,主动梳理幼儿园当前体育资源,主动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实际情况,主动剖析幼儿群体的成长诉求和个性化发展,不断完善体育课的教学计划,通过必要的参考借鉴优秀先进教案等方式,设计出更健康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以幼儿为教学主体来培养体育意识。第二要学会在资源整合中构建轻松课堂,提倡在恰当的开发游戏氛围中引导教学,无论是集合站队、讲解规则还是游戏结束,幼儿都应该认真倾听,教师要与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设计与实施中来,让幼儿了解游戏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有效激发起创新思想,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三是主动对体育教学活动保持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的讲解、示范、练习、休息密度都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原则上幼儿应该始终处于练习状态,同时教师要在讲解中保持一定的语言通俗性与精炼性,不让幼儿等待时间过长。第四是需要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安全管理,体育活动中接触的大量器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幼儿在有些体育活动的完成上存在天分差别,不是所有的动作每一个幼儿都能完成,所以不能刻意让幼儿完成,应引导其注意安全性,适度参与即可。

4. 结束语

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如何有效提高幼儿体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话题,幼儿的身心发育需要室内环境的呵护,更需要在户外环境中经历身体锻炼,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共同去积极反思,认真协调解决。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总之,只有通过政策主导、领导重视、资金投入、师资建设、专业提升等方面的改善,才能不断推动幼儿园体育教学获得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幼儿园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