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八个成语,洞见老子养生的智慧

2018-01-28 16:00宋增民
长寿 2018年11期
关键词:莫大洞见道德经

文/宋增民

老子《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句句精辟。现从中列出八个成语,以窥老子养生的哲理和真谛。

一、自知之明

此成语出自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含义是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尤其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知足常乐

此成语出自第46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含义是只有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天天快乐;而最大的祸事就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

三、知足不辱

此成语出自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其含义是懂得满足才不会遭受屈辱,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贪心。

四、和光同尘

此成语出自第56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含义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五、祸福相依

此成语出自第58章:“祸兮,福之倚;福兮,祸之伏。”其含义是祸能够生福,而福也能够生祸。这就阐明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并且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教育人们大脑不能僵化,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六、慎终如始

此成语出自第64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其含义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养生也是如此。

七、见素抱朴

此成语出自第19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其含义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表示不为外物所牵累。

八、知止不殆

此成语出自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其含义是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这个成语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注意一个“度”字。

猜你喜欢
莫大洞见道德经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敬业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