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儿家当自家

2018-01-28 12:07郭华悦
长寿 2018年7期
关键词:婚房大儿子老伴儿

文郭华悦

大儿子刚结婚那会儿,我和老伴儿犯了一个错误。

当时,大儿子和儿媳都刚工作没多久,工资低,偏偏大儿子那会儿身体频频闹毛病,不时进出医院,结果挣的那点儿钱全都送了医院。结婚的时候,大儿子和儿媳两人可谓 “一穷二白”。

从道理上说,儿子大了,该独立了,做父母的没义务帮忙;可从情理上说,像我和老伴儿这样传统的父母,能忍心坐视不理?而且,当时房价还不高,特别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房价还是比较低的。于是,我和老伴儿拿出积蓄为儿子买了套婚房,房产证写的是儿子名字。

这婚房虽是在儿子的名下,但从买到装修,全是我和老伴儿包揽。在我们俩人的努力下,房子装饰一新。不久,大儿子和儿媳也顺利地在新房结了婚。

我和老伴儿为了这套房子既出资又出力,自然就把这房子当成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儿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我们,一下子,婚后儿子要自己料理生活的大小事宜,做父母的难免有点不放心。

所以,大儿子刚结婚那一两年,我和老伴儿常常去帮他们料理家务。我们自己有钥匙,又觉得都是一家人,不用太客套,所以多数时候没有通知儿子,就自己拿钥匙开门。进去后,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忙了大半天,就等着儿子和儿媳回来吃饭。

在我和老伴儿最初的想法里,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妥,而是一种“奉献”。试想,要是请个保姆,得给人工资不说,人家也未必尽心尽力。有这样的父母,不拿工资,免费带着菜,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儿子和儿媳高兴都来不及,哪还有怨言?

可没想到,事情却出乎意料。有一次,我和老伴儿在周末时又去儿子家。刚到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到儿子和儿媳吵架的声音。仔细一听,竟是因为我俩的事情吵!儿媳说,公婆两个,常常不请自来,打乱了我的生活。还说,我的贴身衣服,你妈还给拾掇,用得着吗?儿子当然不同意,为父母辩护,两人于是吵了起来。

最后,儿子大吼一声,我爸妈出钱买房,帮忙收拾,买菜做饭,还有错呀?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话音落下,传来儿媳啜泣的声音。

我和老伴儿互相对视了一下,没进去,悄悄离开了。路上,老伴儿不住地抱怨,说我们两个老的出钱出力,还不讨好,真是倒霉。她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回报父母,还把父母的好心当驴肝肺!

我到家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儿媳不是不讲理的人,她对我们二老挺不错的。她为什么这样说?她的话有没有道理?儿媳以前从未和我们一起生活过,如今正是和儿子的磨合期。我和老伴儿把她当自己的女儿,可这不代表就可以像亲生父母那样,对儿媳的生活处处 “干涉”,没啥顾忌。对儿媳来说,这等于自己的隐私都暴露在“陌生人”面前,自然有点不适应。

我把自己的体悟告诉了老伴儿。我对老伴儿说,儿子大了,哪怕以前一直受父母照顾,以后总要独立生活的。他们没有时间、工作忙,生活常凑合,这些问题都要靠他们自己解决。若小两口能解决,我们去凑那热闹干啥?做父母的,总不能照顾子女一辈子。如果不知趣,看似在帮儿女,但实际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老伴儿听了,也频频点头,说自己认真想了想,确实也是如此。

从那以后,我和老伴儿都对这事有了深刻的认识,有意识地改变以往的做法,决定“随叫随到”,但“不叫不去”。这样做的结果,再也没听过儿子两口子因这事儿而闹矛盾。相反,儿媳如今和我们处得挺好。

身为父母,在儿女们成家后,应注意和儿女们的相处方式。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外有别,不要把儿女的家当成自个儿的家。

猜你喜欢
婚房大儿子老伴儿
小号
男友因婚房和我玩失踪
婚房缘何是“刚需”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老伴儿学艺
穿靴子的猫
多疑的老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