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群众”概念的三种实体形态

2018-01-29 01:46孙宜芳
天府新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集人民出版社阶级

孙宜芳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唯物史观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把人民群众看成历史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贡献者、创造者。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群众”的诸多文献论述中,虽然并没有明确指明 “群众”究竟是哪些人,并因此导致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以来,不同的人对 “群众”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在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和阶层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社会关系中每一个现实的人,围绕着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终极目标,分别在个体意义上、普遍意义上以及革命动力意义上深刻地考察了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数众多的群众”以及 “真正革命的阶级”三种不同的 “群众”概念的实体形态。

一、个体意义上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思想谱系,从根本上否定群众的存在价值,把群众看成没有任何进步意义的群体,是 “一群无定形的东西”。黑格尔甚至认为,“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23页。正是因为带着这种固有的偏见与苛刻,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群众”的内涵和价值根本没有以其真正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在被恩格斯赞誉为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于 “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直观、抽象、孤立考察世界(包括人)的缺陷进行了批判,创立了区别以往哲学谱系的新唯物主义。这个新唯物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把个别人物神圣化,它把历史活动看成群众的活动,并认为 “现实的人类的活动无非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群众的活动”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第263页,第265页,第285页。。带着对 “群众”的这种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不同的重要文献中对那些歪曲群众,特别是否定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逐渐划清与旧哲学对群众错误理解根本界限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关于 “群众”的科学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对旧哲学思想谱系错误认识 “群众”的批判,首先建立在对旧哲学思想家们的“‘自我意识’即 ‘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否定上。这是因为,旧哲学的世界观 “把 ‘无限的自我意识’作为自己的一切论述的基础”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第263页,第265页,第285页。,在思想根源上没有建立起关于人的科学认识,因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对 “群众”的准确判断。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种 “无限的自我意识”,运用抽象思维来考察一切,认为 “人类就是精神空虚的群众”,它把现实的人放在了纯粹思维中,放在了精神视野中,而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或实践中来考察现实的人。因此,在批判路径上,马克思、恩格斯从旧哲学思想家们的 “精神决定现实的人的成果本身”出发,对那种 “人类就是精神空虚的群众”的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 《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用 “无限的自我意识”来考察一切确定的和现存的东西,至多是一种 “漂浮在实践之上”或者 “满足于抽象形式的实践”的活动,所以,旧哲学对 “现实的个体的人”的认识,“在其他一切场合谈到人的时候,它指的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观念、精神等等”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第263页,第265页,第285页。。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对人的认识,是依据人的现状形成超验的和抽象的认识,充其量只能是由抽象的人出发得出抽象的 “群众”或者 “空虚的群众”,因而也就无法抓住人的本质,更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群众。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指明了旧哲学用 “自我意识”考察人的自我缺陷,而且还深度批判了旧哲学把 “精神”与 “群众”对立的哲学思维。他们指出:“它一直是靠批判地贬低、否定和改变一定的群众性的对象和人物来取得自己的相对荣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种依靠贬低和否定群众而取得的 “相对荣誉”,是 “同一定的界限相对立的相对的批判本身必然是有限的个体”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2页,第263页,第265页,第285页。。换句话说,旧哲学思想家们取得的 “精神”的相对荣誉,源自对 “相对的批判本身”的批判,而这个批判本身“必然是有限的个体”。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思很明显:一方面,旧哲学思想家们所取得的相对荣誉,是通过对 “有限的个体”的批判得来的。由于 “有限的个体”只是少数,并不具备普遍性意义,所以,旧哲学思想家们所取得的 “精神”的相对荣誉,是相对于极少数人而言的,充其量只不过是旧哲学思想家们沉迷在自己世界里的自娱自乐或自我安慰而获取的相对荣誉而已,或者说,旧哲学思想家们根本就把 “有限的个体”或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或 “现实的个体的人”等同于群众,混淆了他们之间的准确的涵义与界限。另一方面,旧哲学思想家们的相对荣誉是依靠 “贬低、否定和改变一定的群众性的对象和人物”得来的,由于他们所批判的 “群众性的对象和人物”恰恰是 “有限的个体”,所以,“有限的个体”就与 “群众性的对象和人物”发生了关联,至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 “群众性的对象和人物”汇集了不同的对象和人物,是由不同的对象和人物共同组成的。所以,“有限的个体”也就是群众,甚至还包括旧哲学的思想家们或者批判的批判本身。由此可见,旧哲学思想家们所取得的 “精神”的相对荣誉,就与 “群众”对立了起来,旧哲学思想家们对 “群众”的批判,也就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旧哲学思想谱系群众观的尖锐批判和深刻分析表明,旧哲学只懂得用自己的荣誉来贬低、否定群众,根本就没有认清群众的真正内涵和实际价值,没有认清群众在推动历史中的重大作用,也没有意识到群众是推动革命的强大力量。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面对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群众时,极其反对无政府主义、反权威主义 (典型人物如蒲鲁东)宣扬和平革命,把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善待群众的理论根据和重要缘由。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哲学对 “群众”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尝试着对社会关系中的 “群众”进行了探究。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2页,第11页,第11页。“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包含着现实生活过程中的每一个人,包括社会生产关系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里,结合上述我们得出的 “有限的个体”就是群众的判断,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 “现实的人类的活动无非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群众的活动”,可以推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群众”是由 “人的个体构成的”。“人的个体”又是现实生活中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自然而然地,群众就包含了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换句话说,现实生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每一具体的个人,都是 “群众”概念的应有之义,都是 “群众”概念蕴含的重要实体形态。不论是什么阶级或阶层的任何个人,都被囊括于 “群众”概念之中。这些个人汇集在一起,构成了 “多种对象和多种人物”,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形容的 “一锅不纯的稀粥”。

正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把关注焦点放在从事实际活动的有限的个体上,他们关于 “群众”的诸多论述,才内在地闪现出个体意义上的 “群众”概念内涵,同时,也彰显出他们对个体价值的终极关怀。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 [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ad hominem]。”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2页,第11页,第11页。这里的 “人 [ad hominem]”,就是具有个体的意义的人,是具有一定偏好的个体的人。马克思的这一认识,再一次印证了 “群众”概念内含的个体意蕴。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认识到,“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2页,第11页,第11页。,马克思把理论与群众、与群众中的每一个个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彻底抓住人的根本,就能够说服个体意义的人,就可以抓住人本身。由于群众是由 “多种对象和多种任务”简单汇集的结果,所以,抓住每一个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根本,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群众。简单一点说就是,理论只要彻底,就可以抓住包括每一个人在内的广大群众。如此一来,理论就真正成了服务广大群众的精神武器,为 “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以极其深远而宽厚的眼光认识到,不论从属于任何阶层或阶级,只要是现实生活中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都应是 “群众”的应有之义。“群众”这一概念既包括那些在社会中地位低下的 “住在英国地下室”的人,又包括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住在 “法国高高的屋顶阁楼里的人”,甚至还包括统治阶级等全社会所有的人。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 “群众”概念范围极广,大大超越了旧哲学 “自我意识”的思维视域,既准确把握了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个体价值,认识到群众在推动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力地反击了旧哲学对群众的偏见认识,又扩大了 “群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无形之中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动力范畴,科学地发展了 “群众”的哲学涵义。

二、普遍意义上 “人数众多的群众”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群众”概念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因为 “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他们认为,革命早期群众运动之所以 “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其主要原因 “是因为它在本质上仍然停留在那样一种群众生活条件的范围内,而那种群众是仅仅由少数人组成的、不是把全体居民包括在内的、有限的群众。”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第287页,第282页,第273页。由于 “现实的人类的活动无非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群众的活动”,所以,这里的 “有限的群众”,是在 “有限的个体”的基础上,经过动态的不断越聚越多的个体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 “有限的群众”队伍的继续扩大,就会发展成为包括 “全体居民在内”的群众,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 “人数众多的、与资产阶级不同的那部分群众”。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第287页,第282页,第273页。到那时,当 “人数众多的群众”不仅对革命 “怀有热情”和 “表示关注”,而且还认为革命原则体现出了他们的 “现实利益”和 “自己的革命原则”时,就会激起永久的革命热情和掀起实质性的革命风潮。

“人数众多的群众”是哪些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思想谱系往往带着对群众的固有偏见,把自身的 “英明”同群众的 “愚蠢”对立起来,不可能认识到群众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可能发挥的伟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这种思想。在对绝对批判的第一次思想征讨中,即在批判布鲁诺所谓的批判的批判时,他们就指出: “现在它却靠批判地贬低、否定和改变普遍群众来取得自己的绝对荣誉。”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第287页,第282页,第273页。应该看到,这里的 “普遍群众”,就是 “人数众多的群众”。由此看来,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思就是,布鲁诺的 “绝对荣誉”源自对 “人数众多的群众”的贬低和否定。由于贬低和否定了广大群众,且 “同普遍的界限即界限本身相对立的绝对的批判必然是绝对的个体”,所以,布鲁诺的 “绝对荣誉”就是指他个人的 “绝对的个体”的荣誉,从根本上否定了 “人数众多的群众”的贡献与进步意义。这是旧哲学思想体系一贯认为的 “哲学家高于普通人”④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2011年,第47页。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对贬低和否定群众以抬高哲学家个体荣誉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们站在 “人数众多的群众”的根本立场上,运用阶级和阶层的分析方法,尝试着对 “群众”这 “一锅不纯的稀粥”进行了具体澄清,得出了不同阶层意义上的不同的 “群众”内涵,准确地指明了他们关于 “人数众多的群众”概念的深刻含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中发展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一直存在的;大多数人总是注定要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9页、第404页。在这里,“大多数人”就是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 “大多数人总是注定要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所以,大多数人只能成为被统治阶级、被剥削阶级,或者说,群众就是被统治阶级、被剥削阶级的典型代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又对这一被统治、被剥削的群众进行了探究。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天然对立而存在,工人阶级就是被统治、被剥削的阶级。因此,他们提出了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 “工人群众”的概念。在 《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过 “群众的共产主义的工人”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第287页,第282页,第273页。,也就是说,他们把工人当成 “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问题时,就明确提出过 “工人群众”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5页,第375页,第661页,第685页。的概念。在 《恩格斯致麦克斯·奥本海姆》的信中,恩格斯也曾三次提出过 “工人群众”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7页,第527页。的概念。

除了提出 “工人群众”的概念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分别从其他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被统治、被剥削阶级所蕴含的 “群众”概念。在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依据群众的身体状况,提出了“病弱群众”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的概念;在 《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依据生产资料占有情况,提出了 “无产者群众”的概念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5页,第375页,第661页,第685页。;恩格斯在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过 “无财产的群众”的概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5页,第987页。;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依据群众的生产能力,提出了 “生产者群众”的概念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5页,第987页。;在 《德国农民战争》中,恩格斯结合封建社会农民与封建贵族的斗争,还提出过 “农民群众”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7页,第527页。的概念等。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把被统治、被剥削阶级看成 “群众”概念的实体构成,而且还以极具宽广的视野把与工人阶级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纳入群众的范畴,提出了 “资产阶级群众”的概念。这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思想谱系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马克思就把排斥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派,且 “把共和国据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的保皇派称为 “资产阶级群众”。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0页。而事实上是,不管这个被称为 “资产阶级群众”的保皇派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还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它都是与 “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的 “人数众多的群众”相对立的阶级。马克思把与群众对立的资产阶级也称为 “群众”的做法,进一步扩大了“群众”概念的实体内涵。如此一来,资产阶级戴着有色眼镜对 “群众”的批判与诘难,也就因资产阶级自身没有认清 “群众”(自己也是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真实内涵,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批判与诘难。

应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还常常提到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他们认为,“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4页。那么,马克思、恩格斯的 “人民群众”概念的具体涵义或内在构成又是什么呢?从语义上来看,“人民群众”必然是 “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区别的关键就在于 “人民”这个概念上。

在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一文中,恩格斯就曾指出过德国 “人民”的具体构成。他认为,“无产者、小农和小资产阶级”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5页,第375页,第661页,第685页。是德国 “人民”的重要构成者。在 《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时,就指出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可以间接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人民不仅是无产者,而且还有小农和小资产者,小农和小生产者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⑪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5页,第375页,第661页,第685页。概括起来分析,恩格斯的意思很明显,人民不仅包括无产阶级,还包括那些 “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的阶级或阶层。从一定程度上讲,不论这些阶级或阶层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转变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来,只要对社会历史发展发生一定的进步意义,都是 “人民群众”概念的重要构成。由此表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 “人民群众”概念有明确的内在实体要素,也就是说,在不同历史阶段或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概念会有所不同。到底究竟哪些人可以划归 “人民群众”的范畴,需要依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阶级和阶层的分析方法,密切关注从事生产的 “人数众多的群众”,对他们进行具体划分,分别得出了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不同 “群众”概念。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在深刻分析 “人数众多的群众”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群众”概念的深刻涵义。

三、革命动力意义上的 “真正革命的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多数人从事着最艰苦的劳动,他们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被资产阶级夺去,自己却根本得不到享受。他们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发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每一个人的彻底解放的号召。那么,究竟哪些人是真正的革命动力呢?马克思、恩格孜孜不倦地对这一问题进行着细致地思考和探寻,在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寻求最根本依靠力量的同时,也悄然无息地发展出他们关于 “群众”概念的第三种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彻底解放,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既包括从事最艰苦劳动的每一个人,又包括统治阶级中的每一个人。一句话,就是包括社会中的所有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旦从事最艰苦劳动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真正解放,统治阶级中的每一个人就失去了被剥削的对象,他们本身也就实现了个体解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革命的力量。在这里,结合前文分析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每一个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都是群众的论述,就可以推导出,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实现每一个人的彻底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同旧社会的完全决裂,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利益而开展的革命运动。也就是说,任何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群众中的任何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切实利益和最终解放,都有可能成为革命的依靠力量。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意识到,并不是群众中的任何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都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在 《致海施特留尔》一文中,恩格斯就指出:“群众中的社会主义本能越来越强烈,可是每逢这种本能的意愿转变为明确的要求和思想时,马上就开始了分散:有的人投向社会民主联盟,有的人加入独立工党,还有人留在工联里,等等等等。”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43页。也就是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越来越大,“群众”中的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会分别受到不同的影响,有的人可能会转变成为革命的力量,有的甚至也有可能成为反动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群众或有财产的群众。

诚然,革命的向前发展不能依靠那些摇摆不定的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或者 “人数众多的群众”,必须寻找到真正的革命动力,找到 “真正革命的阶级”,才能坚决地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由于大多数人从事最艰苦的劳动,他们忍受的剥削和压榨最为严重,所以,大多数人就有较为强烈的革命愿望,他们就会成为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在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他们指出:“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互相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灭亡,必然依靠广大无产阶级来实现,因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第283页。又由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独立的运动”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第283页。,所以,无产阶级代表了从事最艰苦劳动的 “人数众多的群众”的根本利益,是 “人数众多的群众”中最具革命性的阶级,是“人数众多的群众”的典型代表。

在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失去了旧社会的生活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留给他们的,除了能够出卖的自身劳动以外,别无其他。二是失去了民族性。随着世界的密集交往,无论在任何国家,无产阶级饱受资本的压迫都是一样的。三是革命的彻底性。无产阶级失去了任何财产,根本没有要加以保护的东西,他们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最有勇气去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和炸毁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上层。简言之,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无产阶级,就是 “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个阶级就叫做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7-678页,第283页,第283页。。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特点的认识源自他们对无产阶级产生的深刻考察。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不是向来就有的,而是由于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工业生产代替了原有的生产方式,资本家接管了工厂,而广大工人原有的财产在大工业面前变得一文不值,工人就变得一无所有。尽管为了生存,工人不得不依附资本家,从事简单而重复性的机器操作以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但是,这些收入是工人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所取得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工人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最起码来说,无产阶级也包括了工人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意识到无产阶级深受严重的阶级压迫,他们还从生产力的视角提出了无产阶级成为最坚决革命动力的缘由。马克思指出:“彻底的社会革命是同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条件联系着的;这些条件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因此,只有在工业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至少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社会革命才有可能。”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4页。由于无产阶级包括了工人阶级,所以,生产力越发展,无产阶级阶级遭受的剥削和排挤就越严重,就越会使得无产阶级的队伍发展壮大。当无产阶级在人民群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重要时,革命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换言之,在理论上,生产力越发展,群众中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就越坚决越彻底。而在实践中,生产力总是向前发展的,所以,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就一定会越来越明显。

马克思、恩格斯还以他们深邃的目光认识到,尽管无产阶级深受压迫最为严重,但是并不代表着所有的无产阶级群众都能成为 “最坚决的、始终起到推动作用的部分”。如流氓无产阶级群众,他们是社会中最下层的腐化部分,“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7-678页,第283页,第283页。,以至于很可能会成为革命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动力。但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意识到,流氓无产阶级并不一定总会 “被人收买”。所以,必须注意准确区别流氓无产阶级在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表现,尽可能地争取他们成为革命的阶级。

在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无产者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上,“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7-678页,第283页,第283页。所以,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党具备了理论与实践最坚决最彻底性的先决条件,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当之无愧的 “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是群众中最具革命性的代表,是 “真正革命的阶级”。

由上分析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彻底解放的立场上,他们积极寻求革命的依靠力量。为了实现每一个人的解放,他们深刻考察群众中的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认为,并不是群众中的任何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都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只有 “人数众多的群众”中的无产阶级才是 “真正革命的阶级”。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无产阶级群众都能成为 “最坚决的、始终起到推动作用的部分”,只有工人阶级群众中的共产党人才在理论与实践上具备了最坚决最彻底性的先决条件,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最可靠的依靠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群众”概念的认识理路,既完整地展现出 “群众”概念蕴含着的 “真正革命的阶级”的实体形态,有力地为我们准确辨析清晰 “概念”的科学内涵提供了重要指导,又准确地回答了他们一直探索的革命的动力问题,科学地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团结的主体力量。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围绕寻求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依靠力量的目的,运用阶级或阶层的分析方法,对 “群众”概念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分别在个体意义上、普遍意义和革命动力意义上得出了三种不同的 “群众”概念的实体形态。在个体意义上,“从事实际活动的”每一个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人都属于 “群众”的应有之义。在普遍意义上, “人数众多的群众”是由 “有限的个体”汇集而发展起来的广大群众,他们是由不同阶层或阶级中的每一个 “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组成的群众。在革命动力意义上,那些 “真正革命的阶级”饱受统治阶级的压迫,是 “人数众多的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工人阶级群众中的共产党人,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最能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群众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群众”概念的这种认识,既有效地反击了旧哲学对群众的抽象理解,推动了 “群众”哲学的时代新发展,又准确地展现出 “群众”概念的科学内涵,认识到了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大推进作用,不仅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找到了最坚决的依靠力量,而且还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形成科学的群众观乃至为我们科学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真谛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文集人民出版社阶级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郭汉城文集》简介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民主与科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