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患者“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2018-01-29 15:59冬,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医技门诊医师

刘 冬,董 兰

(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目前国内“危急值”报告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即电话登记报告法、短信报告法和电脑对话框警示法,在出现“危急值”时,医技科室对结果复核确认后,通常采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报告,其中电话登记报告法通常由医技科室通知到病区护士站,在门诊则通知到门诊服务台或门诊办公室,急诊通知到急诊预检护士,再进一步通知到医师和患者;短信报告法和电脑对话框警示法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撑,前者在出现“危急值”时可通知护士站,并可要求护士5 min内处置截获的“危急值”,否则可多次发出短信提示并可提示医技科室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报告,后者可将“危急值”提示警报发至相关科室或医师的工作电脑界面上,只要相关人员处于电脑开启状态,就能看到“危急值”警示。通常的“危急值”报告流程适用于病房和急诊留观患者,其报告“终点”是医师,通知到医师即可及时处理患者。

在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中,由于不同于病房和急诊留观患者管理,患者流动性大,加之本市自医保制度建立后,多数患者的信息未及时更新,如联系电话等仍为建卡初期信息,记录的联系电话或缺失,或已停用,而就诊的自费患者在建卡挂号时常常未留下联系电话或电话填写错误,有别于住院及急诊留观管理,在门诊和大部分急诊就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操作中,其报告流程的“终点”是患者,当电话、短信及门、急诊电脑工作站“危急值”报告到医师时,其报告流程尚未完成。由于患者预留的信息不准或未留信息,常遇到最后寻找患者困难,不能及时联系上患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为医疗纠纷、隐患埋下伏笔。该研究重点在总结本市部分2、3级医院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患者基本信息的完善,在预检护士、临床开单医师、检验操作人员核对及完善患者基本信息,加强患者个人信息的管理,化解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流程中的难题。提出针对门、急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和管理制度,构建最优化的门、急诊患者“危急值”管理系统。[2]使“危急值”管理系统更完善,不仅需要重流程、多渠道报告,更需要重患者基本信息的完善,从而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情,及时处置,降低患者的医药成本、病死率等。并且借助我院是上海市门诊质控中心和急诊质控中心,在全市推广,并且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修订和完善,即修改以往错误或弃用的电话号码,完善患者在挂号或建卡时不愿或未填写的信息,在不增加挂号窗口的负担,不让患者往返的基础上,使患者更能接受,同时也解决门、急诊“危急值”处置中的难题,解决门、急诊“危急值”处置中最关键部分——通知到患者本人或家属。

所有的试验结果都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但并不是所有试验结果的变化都提示可能即刻有生命危险,[3]所以应该制定一个有危急值意义的验项目表,便于应用。实际上大多试验即使其结果极不正常,也并不表示患者生命处于危急的边缘,例如血脂,血浆蛋白、抗体、补体、肿瘤标志物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试验。对这类没有危急值意义的试验无须列入危急值试验项目表中;只有那些其结果达到某种异常程度,表示有即刻生命危险,需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的一类试验才应归入项目表中,如血气分析、血钾、血钠、血镁、血葡萄糖等等就属于这类试验。因此必须制定出一个有危急意义的试验项目以及危急界限值。危急值至少可受下述因素影响:①患者属性:如年龄(新生儿、儿童、成人)、性别,甚至种族等不同人群的危急值界限可能不同;②部门:如门诊、急诊室、手术室、重病监护室、病房等处所应用的危急值试验项目也可能有所侧重;③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有不同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会影响到危急值的具体界限。因此,为了实际使用方便,必须制定为自己部门所应用的危急试验项目及危急界限值,以适合于本部门病人群体的应用。

研究方法:①文献查阅法:利用CNKI数据库、专业期刊杂志、相关互联网搜索引擎等查阅国内外医院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流程的相关文献;②知情人访谈:通过全市5家二、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的主任、护士长等进行访谈,了解目前上海市医院的门、急诊危急值处置的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③德尔菲法: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门、急诊危急值管理的预测结论。通过两轮德尔菲法对列选出的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方法进行筛选,以最终建立出一套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医院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方法。所邀请的专家为医院管理研究人员、临床资深医生或卫生领域相关领导,所有专家都在该领域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或理论经验;④半结构式访谈:在对门、急诊危急值处置方法建立和运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围绕这些问题,请相关专家进行深入探讨;⑤统计数据分析:运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检验;⑥信息化的改进:强调在预检护士、门诊开单医师、检验科室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完善患者联系方式,化解在门、急诊“危急值”处置中的难题;⑦探索门、急诊管理的“危急值”处置流程:构建简单、快捷、方便、完善的门、急诊患者“危急值”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综上所述,对于关乎患者生命的“危急值”,如果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就可以挽回患者的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因此,完善的危急值管理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医技门诊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门诊支付之变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