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2018-01-30 10:18王静芬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甘露醇脑水肿血浆

王静芬

(贵州航天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脑梗死后脑水肿的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发病时由于颅内血压升高,常导致脑灌流不畅,脑梗死面积扩大,从而对神经功能产生了影响[1-2]。由于该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患者发病后通常会发生失语、偏瘫、视野和凝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所以,其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还对其生命造成了威胁[3-4]。为了研究出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有效方法,本院以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血浆进行治疗。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用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颅内压,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患有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患有脑梗死后脑水肿疾病,且知晓该项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8;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3.72±3.65)岁;该组患者中脑梗死面积为(3.25±1.29)cm2。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9;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3.51±3.84)岁;该组患者中脑梗死面积为(3.30±1.21)cm2。对比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均进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以及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回音必集团(江西)东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0156]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以15%~25%浓度的甘露醇(按体质量0.25~2 g/k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60 m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300 ml血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1.3.1 神经缺损功能评分、颅内压及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视野、语言、意识水平、面瘫、感觉、肢体运动等项目,得分越低,则说明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越好。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颅内压(ICP)的变化情况,颅内压越低,说明治疗效果更好。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其主要有8个指标,主要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得越明显。

1.3.2 疗效评价标准 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幅度大于80%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可视为显效;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幅度为40%~79%且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则可视为有效;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小于40%且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则可视为无效。(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ICP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颅内压也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ICP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ICP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ICP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ICP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项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ICP(mmHg)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9)27.62±8.95 11.06±6.21 40.58±3.61 25.58±3.07对照组(n=39)27.74±8.68 19.64±7.29 40.19±3.77 32.71±4.05 t值0.02 2.28 0.18 3.81 P值>0.05<0.05>0.05<0.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发生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发生水肿,从而引发脑梗死后脑水肿[5-6]。脑水肿是脑梗死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可分为两类,分别为血管源性水肿与细胞毒性水肿[7-8]。由于细胞毒性水肿形成的原始动力可聚集胞内的钠离子,当血脑屏障丧失完整性、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液体流入入管腔,则可形成血管源性水肿[9]。当患者发生缺血后,可导致Na+-K+-ATP酶通道介导的原发性主动转运发生停止,则增强了共转运蛋白和被动转运蛋白的代偿性,使神经胶质细胞胞中的钠离子与神经元发生聚集,造成细胞毒性水肿,且导致液体流至细胞外隙[10]。患者发病后常会伴有失语、偏瘫、视野和凝视障碍等临床症状,其若是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其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神经功能造成影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1]。近年来,医学专家一直致力于研究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项目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对照组(n=39)73.25±2.50 58.71±3.17 70.22±2.15 55.68±4.70 55.91±2.08 76.07±3.11 67.18±2.80 67.18±2.98观察组(n=39)81.52±3.28 69.36±4.25 79.57±3.03 64.69±5.27 69.72±2.73 86.37±3.82 79.57±3.58 79.08±3.16 t值4.25 5.23 5.22 2.87 8.53 4.54 5.83 6.3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n)Table 3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ontrast(n)

随着医学的进步,脑梗死后脑水肿疾病可以有效控制,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控制。由于脑梗死后脑水肿疾病的病程较长,治疗费用高昂,而用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且价格较为低廉,所以,药物治疗被广泛使用。为了有效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疾病,本院以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后脑水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给予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甘露醇与甘露醇联合血浆进行治疗。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为其降压、恢复脑部正常供血。甘露醇是一种高渗降压药,临床上对于脑部疾患常用该药进行治疗。由于甘露醇属于单糖,其不会参与机体的代谢,在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疾病时,其进入人体后,可以提高血浆的渗透压,使组织脱水,可起到降低眼内压与颅内压的作用,对于因脑组织缺氧而引起的脑水肿有一定的效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药品虽然对降压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脑部供血[11]。血浆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其不仅能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还能通过其大分子量来延长血浆效果的作用时间,从而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血浆可使患者的低切还原度,高、低切全血浓度,血细胞压积与血浆黏度,且能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经本次研究发现,血浆的输入,可让渗透压得到提高,使得脑脊液与血浆形成渗透梯度,脑组织区域可脱水,从根源上降低颅内压。同时也改善了血液流动变学,使血液得到稀释,使得脑梗死后脑水肿得到缓解,且其不良反应较轻。由于过度使用甘露醇,可使肾功能遭到损害、水盐代谢失衡,导致肾毒性增加,而血浆的应用可以使甘露醇的疗程缩短,减少其使用量,血浆的使用可降低甘露醇带来的副作用。因此,甘露醇与血浆的联合使用,可起到降低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通过相互作用,降低患者颅内压,恢复脑部供血,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是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有效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甘露醇联合血浆使用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压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患有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血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 袁有琴.应用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3):243-244.

[2] 陈汉文.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5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6):122,124.

[3] 李新华.泽通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脑水肿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13.

[4] 路小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94-95.

[5] 闫美霞.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7,15(3):74-75.

[6] 彭慧茹,曹枫,王美霞.甘露醇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降颅内压效果与血浆渗透压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8):4274-4275.

[7] 钟伟平.甘露醇与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对神经功能影响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5):393-394.

[8] 苗青,张干,宫鑫,等.甘露醇治疗早期脑出血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0):1072,1074.

[9] 曾瑞亮,刘满昌,刘斌.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1):4274-4275.

[10]黄云生,左全庭,夏冰峰.碳酸氢钠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6):137-138.

[11]王文静,郭无瑕.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药理学机制和临床应用探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2):93-94.

猜你喜欢
甘露醇脑水肿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