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2018-01-30 10:18胡彬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韧带开腹内膜

胡彬

(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湖南 长沙 410013)

子宫内膜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已绝经或者围绝经期女性,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几种,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1-2]。在外科技术的发展下,腹腔镜技术开始在各类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应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疗法相比,腹腔镜手术安全性高,微创,得到了患者与医生的一致认可[3-5]。为了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成效,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年龄43~61岁,平均年龄(58.9±6.2)岁,本组患者均经彩超、MRI与病理学诊断确诊,均为子宫内膜癌Ⅰ期,其中19例IaG2期、23例IaG3期、22例IbG1~G3期。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将64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2)与开腹手术组(n=32),两组患者在年龄、分期、病情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开腹手术组:进腹之后,冲洗盆腹腔送细胞学检查,电凝双侧输卵管峡部,查看腹腔情况,切断结扎双侧子宫圆韧带及卵巢动静脉,打开膀胱返折腹膜打开,将膀胱向下推,下推直肠,钳夹、切部分骶韧带,钳夹切段缝扎双侧子宫血管及主韧带,沿阴道穹窿处环切子宫,缝合残端,切除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点无误后放置引流管。

腹腔镜组: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法,术前应用抗生素,选择膀胱截石位,上穹窿杯于宫颈,在患者脐孔位置将皮肤切开,共计10 mm,作为腹腔镜观察孔,CO2膨腹,在脐平左侧5 cm进行穿刺,并在麦氏点与反麦氏点穿刺第3与第4针。手术过程中,气腹压力以1.5~2.0 kPa为宜,先凝固双侧输卵管峡部,避免术中癌细胞扩散,探查腹腔与盆腔,将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双极凝切,将膀胱向下推,电凝并切断部分双侧子宫骶韧带与子宫动脉,电凝并切断主韧带,沿穹窿杯切除并取出子宫送快速切片,使用超声刀将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阴道残端取出,缝合残端,冲洗、止血后设置好腹膜腔引流管,将各个穿刺切口闭合。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四项参数。观察患者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职能、生活兴趣、治疗的负面效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四项指标上,都优于开腹手术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盾额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盾额临床指标对比(±s)

开腹手术组(n=32)223.9±24.5 339.6±33.6 53.8±5.0 9.4±1.7项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n=32)171.5±13.3 111.2±25.8 35.8±7.2 5.6±2.4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各项评分较开腹手术组各项评分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

开腹手术组(n=32)3.84±1.05 3.42±0.87 3.30±0.62 4.01±1.05 3.18±0.71项目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职能生活兴趣治疗的负面效应腹腔镜组(n=32)4.71±1.01 4.67±0.76 4.67±0.57 4.84±0.81 4.28±0.64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以异常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疼痛为主,在确诊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将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最为有效的就是手术疗法[6-7]。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基本术式就是全子宫与双侧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法,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法,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下,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视野开阔的优势在妇科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腹腔镜手术,医生可以仔细探查出患者腹腔、盆腔的脏器与肿瘤转移情况,可以同时实施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迅速被患者与医生接受,并有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趋势。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四项指标上,都优于开腹手术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是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中观察治疗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表明,腹腔镜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职能、生活兴趣、治疗的负面效应。各项评分较开腹手术组各项评分高(P<0.05),由此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生活质量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虽然腹腔镜手术法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腹腔镜操作是否会增加扩散风险,临床中还存在争议,有学者提出,举宫器的放置以及对子宫的操作可能会引起切口感染,因此,在手术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举宫器,并及时凝固阻断输卵管,避免癌细胞扩散。

总之,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小术中出血量,短期结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但是关于腹腔镜手术的长期疗效,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 齐金菊.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Ia-IIb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382-385.

[2] 梁伟.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8-79.

[3] 袁群芽.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J].浙江创伤外科,2016(4):607-608.

[4] 王文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5(29):126-127.

[5] 黄瑜瑷.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4,20(19):549-551.

[6] Nezhat F,Yadav J,Rahaman J,et al.Analysis of survival after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J].JMinim Invasive Gynecol,2008,15(2):181-187.

[7] MalzoniM,Tinelli R,CosentinoF,et al.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versus abdominal hysterectomy with lymphadenectomy for early-stage endometrial cancer: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 Gynecol Oncol,2009,112(1):126-133.

猜你喜欢
韧带开腹内膜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