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保护性临床分析

2018-01-30 10:18詹志义刘宁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透明膜上机氧气

詹志义,刘宁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早产儿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并发症之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并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有创通气治疗后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支气管发育不良等[1]。近年来,无创呼吸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选择4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探讨了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保护性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4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所有患儿均确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胸部X线检查显示轻中度肺透明膜病。除外膈疝、胎粪吸入综合征和宫内肺炎患儿。

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胎龄(34.21±1.82)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 920.82±175.54)g。1度有16例,2度有14例。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胎龄(34.65±1.63)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 920.63±175.91)g。1度有10例,2度有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加CPAP治疗,给予固尔苏治疗,仰卧,气管插管,将气道分泌物吸除干净之后仰卧位下经气管内一次性给予固尔苏100~150 mg/kg,给予球囊加压用氧5~10 min,后将气管导管拔除,在用药后6 h内避免吸痰。同时给予CPAP治疗,设置吸氧浓度为0.4~0.6,而压力为4~6 cmH2O,氧流量6~8 L/min。

治疗组采用药物加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选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PIP)+呼气未正压(PEEP)模式,吸气压力选择从13~15 cmH2O,呼气压力选择从4~6 cmH2O开始,氧浓度0.3~0.4,呼吸频率20~30次/分,Ti:0.4~0.5 s,Flow:6~10 L/min。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维持氧气分压在70 mmHg左右,二氧化碳分压在40~55 mmHg,持续给予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监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上机前后患儿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相比较 治疗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4.146,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相比较(n)

2.2 两组上机前后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较 上机前两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机后2小时治疗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相比较 治疗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上机前后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较(±s)

表2 两组上机前后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较(±s)

注:和上机前比较,aP<0.05;和对照组比较,bP<0.05

项目PCO2(mmHg)PO2(mmHg)治疗组(n=30)55.34±8.92 40.53±1.59ab 48.38±3.72 76.13±5.26ab时间上机前上机后上机前上机后对照组(n=18)55.71±8.91 45.14±3.94a 48.47±3.16 60.23±4.12a

表3 两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相比较(±s)

表3 两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相比较(±s)

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d)6.38±2.13 3.13±1.26 6.841 0.013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18 30

3 讨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可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临床多采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固尔苏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一种,组成包括多种磷脂以及特异性蛋白,可内衬于肺泡表面,促进肺泡表面张力降低,改善患儿病情,改善肺换气功能和通气功能[2-3]。但单纯固尔苏治疗效果欠佳,需辅以辅助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相对于有创呼吸机治疗而言,具有无创、不影响新生儿鼻饲给奶等的特点,可更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预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有效保护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4-5]。无创机械通气除具备CPAP所拥有的呼气末正压外,同时还有高压模式,低压、高压在所设定时间内转换,部分顺应性差的肺泡,在高压下复张,达到更好的通气或换气功能。同时无创机械通气模式在经短暂的高压后自动转为低压,更好的保护顺应性好的肺泡,避免气漏及肺气压伤的发生[6-8]。无创机械通气可更有效的提高患儿氧合,促进CO2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O2潴留致呼吸中枢麻痹导致呼吸暂停的发生;同时由于促进CO2排出,还可减少气管插管的几率[9-11]。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加CPAP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上机前两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机后2小时治疗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有效保护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1] 张娟.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6,3(13):134.

[2] 王越,高薇薇,陈运彬,等.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4例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2):216-217.

[3] Herraez E,Lozano E,Poli E,et al.Role of macrophagesinbileacid-inducedinflammatoryresponse of fetal lung during maternal cholestasis[J].Journalofmolecularmedicine:Officialorganofthe"GesellschaftDeutscherNaturforscherundArzte.",2014,92(4):359-372.

[4] 张涛,高薇薇,陈佳,等.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J].广东医学,2016,37(6):953.

[5] 赵宏伟,师伟涛.无创呼吸机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146.

[6] 赖静.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应用[J].母婴世界,2016(13):71-72.

[7] Gabriela Ortega Cisternas Munoz, Natalia Viu Degaspare,Artur Figueiredo Delgado,et al.What Will Be the Consensus of Pediatric Intensivists Regarding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a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Pediatric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Societies,2015,16(6):603.

[8] 尹标.无创呼吸机联合猪肺磷脂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4):451-452.

[9] Jorge Alvarado-Socarras,Anderson Bermon,Nancy Bernal,et al.Intra-hospital mortality among neonates transported by ambulance in Colombia[J].Pediatrics international: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 Pediatric Society,2014,56(4):571-576.

[10]陈思红,文梦灵,黄友妮,等.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45-46.

[11]刘婷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治疗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4):43-44.

猜你喜欢
透明膜上机氧气
周金应
聚焦空气与氧气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鉴别诊断实际价值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