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2018-01-30 10:18孟芳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尿素氮肌酐生化

孟芳

(萍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近几年来,伴随临床医学的检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项目持续丰富,各种类型的检验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均有所提升,而各类生化检验项目之间存在关联性,并不能互相独立,需综合分析各项检验结果,方能对患者疾病作出合理而科学的判断。肾脏生化检验作为肾脏疾病临床诊断的常见方式,可为医师提供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协助其准确判定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1]。传统临床上使用拉网式检验患者肾脏生化指标,但上述操作的检验成本较高,且操作繁琐,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严重受限。分级检验作为一种新型检验方式,使用逐层递进方式予以检测,其检验操作简单,且经济性较高,广受临床工作人员认可。本研究为明确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对47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应用分级检验方法,并以常规检验方法作为参考,现报道两组肾脏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肾脏生化检验患者共94例,均在2015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就诊,并对本组研究目的、内容等知情同意。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配合行为较差者、检验前服用了可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者,患者认知能力、交流能力等均正常。依据随机抽签方式将上述研究样本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7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7.1±3.5)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为(47.2±3.3)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两组患者检验前,均在清晨保持空腹状态,抽取其静脉血,并将其制作成标本,予以离心处理以后,分离血清,并及时送检。

对照组患者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常规检验方法,即严格遵照拉网式检验方法,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水平;研究组患者应用分级检验方法,即对肾功能生化指标组合项目予以分级检验,将胱抑素C作为一级检验项目,将血肌酐、血尿素氮设定为二级检验项目。其中,分级检验阈值如下:胱抑素C检验值范围是0~1.4 mg/L,若胱抑素C检验值在1.4 mg/L及以上,则需展开下一级检验,并把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检验结果作为第一级检验补充,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的检验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输入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38.3%、68.1%、66.0%,对照组患者的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9.2%、42.6%、38.3%,上述指定组间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肾脏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比较(n)

3 讨论

伴随国内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加上工作、生活压力的持续增加,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形成,肾脏疾病发生率也随之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对患者健康状态造成严重威胁[2]。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早期发现、确诊并予以恰当治疗,可积极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目前,临床上用于检验肾脏疾病的方法较多,其中肾脏生化指标是用于判定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常见如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3]。其中,血尿素氮作为人体内蛋白质的一种代谢产物,而肾脏作为尿素的主要排泄通路,肾小球在过滤尿素时,其尿素的吸收量比较大,但肾小管的尿流速度比较快,且重复吸收的概率较低,因而能最大限度的清除人体内尿素[4]。据报道[5],提升个体内血尿素氮水平的原因较多,如缺水、缺血、高蛋白饮食以及长期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而肝病、低蛋白饮食等可降低血尿素氮水平。胱抑素C作为第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分子量较小,其形成的基础是人体内核细胞,生产速率的稳定性较高。同时,胱抑素C能够重复使用,经肾小球滤过,因而是内源性肾小球过滤反应的理想检验指标。血肌酐作为一种肌肉代谢物质,因较难被肾小球重复吸收,排除难度较大,可将其当做肾小球滤过率的主要评定指标。

然而,检验患者肾脏生化指标常用的拉网式检验方法,所需耗费的医疗费用较高,可加重患者经济压力,同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6]。因此,探寻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检验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分级检验法的作用原理是设置检验的先后顺序,将检验灵敏度较高的指标作为第一级检验项目,可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7]。因此,本文在检验研究组患者的肾脏生化指标时,使用分级检验法,将胱抑素C作为第一级的检验项目,而将血肌酐、血尿素氮作为第一级检验补充。如果胱抑素C的灵敏度正常,则无需进行补充检验[8-10]。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38.3%、68.1%、66.0%,与对照组患者的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充分证明了探究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突出效果。

综上所述,分级检验法用于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作为肾脏疾病的主要检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1] 朱永朝,胡洁丽,李婷婷.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2):65-66.

[2] 杨军.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4):228.

[3] 陈晓玲,蒋琼,曹文艳.尿生化指标检测在肾功能早期改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9):5386-5387.

[4] 朱萍萍.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1):88-90.

[5] 费丽娜.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糖及肾功能各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s1):290-291.

[6] 季亚萍.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计数、血清肌酐联合AT-Ⅲ生化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45-46.

[7] 石秀霞,李立,马胜辉,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脏超声与肾脏生化检验指标对肾功能受损诊断情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14-115.

[8] 凡瞿明,卢小岚,王强,等.人附睾蛋白4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6,34(1):38-39.

[9] 杨微.生化检查与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9):48.

[10] 朱红宝.重症急性肾损伤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5):42-43.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肌酐生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