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干预改善颅脑外伤患者机体功能的效果分析

2018-01-30 10:18纪丽鑫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康复

纪丽鑫

(烟台市海港医院脑康复科,山东 烟台 264000)

颅脑损伤多由交通事故、工伤或暴力袭击等引起,患者 以青壮年为主,患者伤后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往往重视早期生命的抢救,而忽略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1]。临床医生林伟琼[2]研究发现,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作者对颅脑外伤患者施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以期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和负性情绪,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94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94例患者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18~63岁,平均(34.15±9.76)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6例,高中及以上32例,初中及以下3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地焦虑和抑郁情况。将上述94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干预组(n=47),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必要的手术治疗、止血、脱水、消炎、消肿和一般的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合病情的指导和宣教,耐心解释患者的担忧之处,给予患者及家属充分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以消除不良情绪;②综合康复措施:参考李爱萍等[3]所实施的综合康复措施对患者进行康复,包括采用良肢位、高压氧疗法、理疗、针灸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综合康复措施,患者1次/d,30~45 min/次,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HAMA、HAMD)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对比;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作χ2检验,计量资料作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和HAMD评分比较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7)干预组(n=47)HAMD HAMA干预后11.95±2.94a 6.74±1.26ab干预前13.14±3.42 13.44±3.26干预后11.04±2.85a 8.97±2.23ab干预前14.53±4.12 14.78±3.96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NFD、BI及FMA评分比较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GCS、BI及F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NF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NFD、BI及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NFD、BI及FMA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7)干预组(n=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GCS 5.34±0.52 9.23±2.16a 5.41±0.67 11.94±2.42ab NFD 20.14±5.63 17.22±5.23a 21.38±6.02 10.83±2.79ab BI 28.33±9.35 48.13±7.66a 27.98±8.79 65.54±8.14ab FMA 12.34±1.68 31.14±2.27a 11.95±2.23 46.54±4.49ab

3 讨论

颅脑外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致死率已显著下降。但在患者的存活病例中,约有85%的患者留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高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4]。如何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5],中枢神经损伤后在结构及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是脑损伤康复的主要机制,正规地康复治疗可以引导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动作定型”的完成。另外颅脑外伤患者昏迷时间越长,引起各系统并发症越多,生活质量越差,其致残率越高[6]。因此,应尽早实施综合康复干预。动物实验[7]研究发现,早期运动训练可增加损伤区域神经元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发生,改善其认知和运动功能。李爱萍等[8]采用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运动功能,促进其机体功能的全面恢复。提示早期综合康复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周先珊等[9-10]采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简明精神量表(MMSE)、改良巴氏指数(MBI)、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平衡Berg量表(BB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干预有利患者术后恢复,且较少发生并发症[11]。为此,本研究作者采用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本文研究发现,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显著下降(P<0.05),提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有改善作用。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GCS、BI及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NFD显著下降(P<0.05),提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通过改善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颜凤华等[12]研究结果相类似。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的全面恢复,但本研究中样本数量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进行研究。

[1] 蔡真理,鄢琼,裴静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7-130.

[2] 林伟琼.颅脑手术患者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9):183.

[3] 李爱萍,董晓敏,吴立红,等.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时间与疗效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4):277-279.

[4] 周染云,孙静,王国权,等.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41-42,45.

[5] Itoh T,Imano M,Nishida S,et al.Exereise increases neural stem cell prolliferation surrounding the areaof damage following rat traumatie brain injury[J].J Neural Transm,2011,118(2):193-202.

[6] 尚翠侠,杨波,庞黎娟,等.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应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11):855-857.

[7] 李爱萍,余芳,周先珊,等.颅脑外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实效性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2):132-134.

[8] 李爱萍,董晓敏,吴立红,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颅脑外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7):513-517.

[9] 周先珊,李爱萍,董晓敏,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2,27(6):406-407.

[10]王亮.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300-1301.

[11]李霞清,王洪梅.早期康复训练颅脑损伤患者认知机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448-450.

[12]颜凤华,方响琴.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治疗中应用康复指导性训练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318-3319.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康复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