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损伤保守治疗患者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2018-01-30 10:18李琴
当代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预防性肾脏下肢

李琴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西 萍乡 337000)

肾脏的位置相对较深,且伴有周围脂肪组织结构和脂肪囊的保护,一般较少发生损伤,但是随着社会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各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发生率增加,肾脏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1]。根据肾脏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挫伤、撕裂伤、碎裂伤以及肾蒂伤,对于肾蒂伤、碎裂伤等损伤较严重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损伤较轻的肾挫伤和轻度撕裂伤则以保守治疗为主[2],在肾损伤的保守治疗中需要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长期的卧床,患者的活动量大大降低,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变慢,容易形成深静脉栓塞[3]。为提高本院的护理质量,降低肾损伤保守者患者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本院自2015年3月起开始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现将实施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本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肾脏损伤患者100例,所纳入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愿意加入,且患者均为闭合性肾脏创伤,排除开放性肾脏创伤、伴有腹内脏器伤、肾全层裂伤、肾蒂(肾动静脉)裂伤及严重的撕裂伤等具有手术指征患者;排除伴有身体其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和恶性肿瘤患者,排除不愿加入本研究患者。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5±5.0)岁,肾挫伤23例,肾轻度分裂伤2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12例,打击致伤10例,跌倒时肾区触碰硬物6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0±5.5)岁,肾挫伤24例,肾轻度分裂伤2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坠落伤11例,打击致伤11例,跌倒时肾区触碰硬物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程度、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尽量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予以镇痛、镇静、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绝对的卧床静养,严格限制活动超过2周,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大便的通畅,避免引起腹内压升高导致继发性出血。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遵医嘱实施诊疗措施,指导患者饮食、用药,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的相关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等护理内容。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①成立深静脉栓预防性护理小组:建立深静脉栓塞预防性处理小组,小组内成员查阅以往的肾损伤患者护理病历记录,总结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并从维普、万方以及知网等学术网站以“肾脏损伤”、“深静脉栓预防”为关键词搜索临床最新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根据查阅资料总结内容制定预防性的护理计划。②深静脉栓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在患者入院后应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Autar)评估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并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联合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的双动态曲线,根据深静脉栓风险评估结果和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深静脉栓高危患者定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排查是否存在血栓,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钠4 000 IU皮下注射,预防血栓的形成,对于发现血栓患者及时应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的再形成和蔓延。定时记录并观察患者的双下肢肤温,颜色和末梢的血运情况,并观察患者有无下肢水肿,加强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监控。③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深静脉血栓知识的了解和对深静脉血栓的重视,督促患者的饮食落实情况,保证患者的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叮嘱患者增加饮水,每日饮水量需达2 000~2 500 ml,并指导患者家属每天定时为患者揉捏、按压双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④减少对静脉造成的损伤: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尽量选择上肢健侧静脉的穿刺,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出现药物的渗漏,在应用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输液完毕后要以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避免发生静脉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和肺栓塞发生率,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知识的了解度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自制深静脉血栓知识调查问卷,由患者进行填写,内容包括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对机体的危害以及相关预防措施,分值0~6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知识了解度越全面。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4],调查问卷内容由患者及家属填写,每位患者家庭一份,总分0~100分,总分≥95分表示对护理非常满意,80~94分为对护理一般满意,65~79分表示认为护理一般,≤65分表示对护理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栓、肺栓塞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为14.0%,高于观察组的2.0%(P<0.05);观察组的肺栓塞发生率为0.0%,低于对照组的8.0%(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栓、肺栓塞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深静脉栓了解度比较对照组的住院长于观察组,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深静脉栓知识了解度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深静脉栓了解度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深静脉栓了解度和住院时间比较(±s)

项目住院时间(d)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深静脉栓知识了解度评分(分)对照组(n=50)25.5±4.5 85.5±6.5 43.3±4.5观察组(n=50)20.3±4.0 95.0±4.5 52.3±5.0 t值6.107 8.497 9.461 P值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由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造成,多发生于制动状态下,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内膜损伤情况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继发形成血栓,多在产后、骨折和术后及创伤患者中发生。在血栓形成早期容易随着血流的冲击脱落,并随之扩散至整个静脉的主干,造成大片的肺梗死,是导致猝死的原因之一[5]。

在肾损伤患者中多数通过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非手术治疗中需保持至少2周的绝对卧床静养,导致患者静脉血流缓慢,且肾损伤可导致肾出血、肾周血肿,加剧血栓的形成[6-7],因此对于肾损伤保守治疗患者应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发生深静脉血栓,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本次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首先成立预防性护理小组,通过以往护理病历和最新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制定预防性护理计划,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对患者进行深静脉栓高危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直接预防深静脉栓的形成。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深静脉栓的认识,以提高患者的诊疗配合度,通过减少对静脉造成的损伤,降低形成深静脉的因素[8-9]。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经护理后观察组的肢深静脉栓、肺栓塞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深静脉栓知识了解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深静脉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对深静脉栓知识的了解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的减低肾脏损伤保守治疗患者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

[1] 胡蓉.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151-152.

[2] 燕红卫,董蕾,陈丽岩.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00-301.

[3] 魏俊青,任树芬.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预防脊髓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3(12):1895-1896.[4] 秦霞,顾玉英,刘芳.颅脑损伤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84-185.

[5] 刘光娣,唐志红,田永明.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1):1034-1036.

[6] 罗秀琴,罗丽珍,张君,等.保守治疗肾损伤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20):217-218.

[7] 何艳丽.1例房颤致肾动脉栓塞患者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5,33(8):38-39.

[8] 程锦珍,邱雪,周仲辉,等.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9):11-12.

[9] 黄海星,陈冰玲,林玉璇.医用压力袜预防ICU危重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6):113-114.

猜你喜欢
预防性肾脏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