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本科生学习曾国藩抓机遇的能力

2018-01-30 21:53王文明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曾国藩机遇双创

王文明

摘要: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学校读书期间应批判地学习曾国藩,汲取其奋进的正能量,学习他敏锐地、及时地抓住机遇的能力,把自己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很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曾国藩;机遇;双创

“机遇”,通常被理解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的,那么看曾国藩是如何抓住当时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的,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并迅速发展壮大,如滚滚洪流席卷半个中国,腐朽的八旗和绿营不堪一击,清政府不得不屡次颁发诏书要求各地官僚和地主联合组建团练,以对付迅速崛起的太平军,曾国藩抓住天赐良机,迅速组建湘勇,励精图治,把军队、事业做大做强,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其结果是成就了曾国藩“受封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衔”的无上荣耀,“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提供的历史机遇,曾国藩的一生或许会平静、平淡、平凡得多,也许仅仅是一个名气不大的“文人墨客”或者官僚,当然,更不会被人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也不会让蒋介石成为他的“粉丝”和被毛泽东早年评价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此本科生应学习他敏锐地、及时地抓住机遇的能力,把自己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很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 抓住学习的大好时光

一些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放纵自己,自我沉沦,浑浑噩噩地度日,没有追求,没有上进心,课堂上肆无忌惮地玩手机,回宿舍玩电脑、耍游戏、看小说、追逐电视剧、吹牛聊天到深夜,周末游山玩水、逛街或者谈恋爱,每天逍遥自在、无所事事,一天的生活似乎与读书学习关系不大。回顾曾国藩之所以功成名就,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翰林院后,由于翰林院清闲少事,给了他读书的好机会,他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在大学者唐鉴、倭仁的指导下,“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发奋苦读古圣先贤之经、史、子、集等,特别是细细研读《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及《易知录》等,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兼收并蓄,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还坚持做到在日记中记录自己每天的言行举止,对不符合圣人标准的地方摘出来,痛自反省,改过自新,他能在博览的基础上,做到“涵泳”,即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感悟書中的精要,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独当一面储备真才实学。

曾国藩这一时期抓住机会“立志读书”是最值得本科生学习的,本科生所处的大学阶段正如曾国藩在北京翰林院时期,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要决心脱胎换骨,要抓住来之不易的四年大好时光,要学习曾国藩后半生连续30年坚持每日圈点十页史书的读书习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见识,还要对照书中所学,改过自新,使自己变得更大更强,为以后的工作和创业储备真才实学。此外,抓住学习机遇,要成为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要比较流畅地与外国人交流沟通,还应锻炼提升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积极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争取过级或得奖,当四、六级英语考试或计算机考试失利时,不应灰心丧气,要学习曾国藩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的精神坚持到最后胜利,本科生应牢牢把握每一次学习知识、完善自我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抓住机遇并努力奋斗,一定会为自己开创一片新的学习境界,取得更好的成绩,站上一个新的高度。

二、 抓住校园活动锻炼提升自己

大学校园有许多机会、许多舞台提供给大学生展示自己,就看你敢不敢、能不能抓住机会,本科生抓机遇能力太弱,有机会不敢上,在机会面前畏首畏尾、思前想后、前怕狼后怕虎、停滞不前,或者因为羞涩而错失良机,或者觉得错过这次机会,以后还会有,在人的一生中,适合自身发展的机遇是比较少的,机遇不会主动降临到我们头上,也不是为我们专门准备的,机遇稍纵即逝,要懂得及时抓住,很多东西错过了就不再有,抓住就能飞跃,抓不住还在原地,遗憾连连,要像曾国藩那样面对机遇,紧紧抓住,来发展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本科生可以抓住学院提供的各种机会锻炼提升自己,我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广泛开展紧密结合教学和培养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现已组建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传媒中心、电子科技创新协会、银杉特训队、跆拳道协会、英语爱好者协会、海浪口才协会、就业创业协会、各少数民族协会等数十个社团组织,本科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经常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社区留守儿童辅导中心去开展志愿服务,或者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状况;学生记者加入校园传媒,不仅锻炼了自身的专业技能、社交能力,交往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培养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电子科技创新协会制作的各种有创意的机器设备,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创新潜能;银杉特训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社团成员吃苦耐劳的精神;海浪口才协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辩论和演讲能力;英语爱好者协会组织的“英语角”吸引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在与外教互动中,锻炼了听说能力、了解了异域文化;少数民族协会组织的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歌舞晚会,引来了很多汉族学生观看和参与;学院每年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学院也开展了“早诵经典、晚习武术”活动,“早诵经”不仅让学生感知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晚习武”则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增强了学生安全护卫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尝试新的事物,积累新的经验,这些活动培养了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能,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也给本科生提供了各种锻炼自己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逻辑思维和演讲能力,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能和运动天赋。endprint

三、 抓住国家提供的“双创”机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要“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代本科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作为素质较高的人才,掌握着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国家要为他们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铺路搭桥”,而本科生自己也應牢牢把握国家提供的“双创”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发现机会、巧用机遇,成功的大门才会为你而打开。

我院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及“创业一条街”,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通过广泛开展创业理论教育及科技创新、创意设计等竞赛活动,培养本科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集初创设计、项目孵化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吸引了各地高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广泛关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

本科生学习曾国藩敏锐地抓住机遇的能力,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国家提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借助学院搭建的各种学习锻炼平台,去争取机会,勇立潮头,敢于尝试,大胆地创新创业,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里有准备的人指的就是曾国藩这类人,时刻做好准备,时机一到,就抓住,必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安忆编著.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前言.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第二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03月05日,新华网.

作者简介:endprint

猜你喜欢
曾国藩机遇双创
跟曾国藩学修身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