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8-01-30 09:31孙明超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构建实践效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遵循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实践;效率;构建

在一些学校语文课堂中,我们发现某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形式工程;摆花架子;走过场;中看不中用这样的课堂,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一些语文公开课形式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也有一些随堂课没有多少亮色:呆板沉闷的课,新鞋老路的课,四不像的课等等。这些语文课堂值得令人深思。传统语文教学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价值,注重字、词、句、段、篇的讲读、理解,重视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各年级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掌握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从教学形式看,“我講你听”,“我问你答”。学生缺乏语言训练活动;从教学过程看,重课文思路分析轻优美词句的体验、感悟;从教学内容看,重思想内容、人物性格的整体把握,轻学生学法的指导与培养,忽视对学生情感培养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其中要求教师既要学习语文新的教学理念,也熟悉今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方向。通过这十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让我对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我们改进教学策略,做高效课堂教师的钥匙。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根据学情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今后要结合课改新理念,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的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具体归纳如下: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意义,即扎实。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努力营造出师生地位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以学习内容的深化为学习目标进行设计问题,而且还要以相关知识的联系为桥梁铺垫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学到知识,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出发点,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能力,激发需求,丰富情感。也就是扎扎实实让我们的学生打好基础。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教学重点不是指导学生回答“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而是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准确地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由拱桥说到世界石拱桥(整体、普遍、一般),再到中国石拱桥,最后说到赵州桥、卢沟桥(局部、特殊、个别),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思路的把握。

其次,语文课要做成有效率的课,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即充实。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充满阳光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的情趣感染学生,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等,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课堂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充分的学习,收获的更加充实。课前学生先自主预习,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交流、探究,共同参与。老师也给予学生学法上的指导,对学生的质疑,指导学生共同探究,教师加以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实实在在地动起来,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语文课成为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个性发展的大平台。

再次,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较高的预设和美好的生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二者关系,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点所在。语文课必须要追求有价值的内容生成,这样就需要语文教师要以学习任务的达成为要求选择问题,以课堂生成的促进为方向来设计学习问题,只有充分地设计,才能在预设中留有生成的空间。同时,教师也要准许自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正因为出错,才会对学生及时有效地点拨、指导、解惑,这样才是真正的语文高效教学,为此,教师不仅要学会理解、宽容学生,更应学会发现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语文课堂丰实。

另外,语文课是常态下的课,这就是所谓平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授课要平实,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曾经说过,语文课就是让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指导者;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堂。可见,平实应该是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始终如一的追求,也是语文高效教学的最高境界。平实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体现在指点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上,还体现在学生“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和在拓展问题的深化上。

如:我们徐州地区倡导的学讲计划。先异质化进行分组,课前学生自行预习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如在字音字形字义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好小组组内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答案;在交流展示成果时要让自己的学生能流利地表达各自的见解,在表达见解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教师更要全方位、高水准地驾驭好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恰当介入,并且积极地对学生给予指导;最后,教师还要把有价值的问题梳理出来,指导小组深入交流,在合作启发中把重难点逐一解决,以此完成学习目标。

最后,语文课堂要真实。“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失去了“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则同样就失去了生命力。可以说,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真实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任务主要是指导自己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真实的语文课堂上还有新问题,有待于以后想办法寻求解决,以课堂的真实情景成为反光镜,调整原有问题的内容形式,促进学生在后面的知识学习中得以拓展升华。如果我们的学生能达到这些要求,孩子以后会放开胆子,在敢于求异、善于求异中得到知识的落实、巩固。

总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既要继续深入学习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同时,还应该关注语文课堂高效的问题,因为有了这些,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完全符合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以及健康而可持续的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

孙明超,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何桥镇中心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实践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