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导入方法的研究

2018-01-30 12:09何勇��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何勇��

摘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形式,不仅能让新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加自然、融洽的开始,更加活跃、有效的发生,而且还能迅速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率更高。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哪些方法更有效,更实用?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导入新课的方案,以期各位同仁指正。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旨在为学生减压、减负的基础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彻底改变当前应试教育下那种师生都“超时,超量工作的积极性”,让师生都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且向课堂要效率。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良好的导入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转换课上课间的情绪态度,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好学习效果。反之,导入不当,那么在一开始学生就会觉得这一整节课都没什么意思,注意力、兴趣和积极性都会下降,学生消极的态度,还会间接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课堂的教学就会高耗低效。那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该如何用好课堂高效的这把“金钥匙”呢?下面我对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抛砖引玉。

一、 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这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用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它能够有效的以旧引新,承上启下,既十分自然、顺畅的引入新课,又能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一举两得。复习导入的使用需要新旧知识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回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该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而并不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或者生硬的牵扯,否则牵强的复习导入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 悬疑诱导,提问导入

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满堂的设问。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且是设问。教师旨在和学生互动,引发悬疑。然而,或许是课时紧张,或许是学生习惯于被动,通常课堂上总会将疑问变成设问,教师自问自答,学生依旧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师生之间的沟通还是微乎其微。教学形式的转变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问还是一种不错的导入形式。提问导入方法是结合教材重点,把新课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存疑的形式诱导学生,给予学生极大的悬疑,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三、 妙趣横生,故事导入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无论他们长多大,他们都喜欢趣味生动、妙趣横生的故事,有时候会经常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在教师走进课堂之后,就会发现依然停留在课间躁动的学生,他们脸上充满着意犹未尽的表情,还沉湎于课间的游戏活动。“讲一个故事”,单单凭借“故事”二字就足以将学生游离的精神集中起来,瞬间你就会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准备开始专心致志的听故事了。教师要准确地抓住这个时机,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牵线搭桥的引入新课,让学生浑然不知的就开始了学习活动。故事的选择需要符合教材内容和知识的要求,将史实故事化,集中学生注意力。

此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学故事的选择还要注意这一点。可以引入“卧薪尝胆”勾践的故事、“东山再起”谢安的故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故事等等,这些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还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提升道德观念和学习品质。

四、 悠扬动听,歌曲导入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并产生作用。欢快的音乐会给人带来快乐的心情,舒缓的音乐能让人感觉放松,悲伤的音乐能让人释放情感……音乐总是最动人。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唱歌,可能也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的形式,既新颖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带有时代气息的歌曲,《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等等,渲染课堂上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激昂的情绪,从而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中。这样,不仅学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且爱国热情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五、 动静结合,短片导入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观看过很多的历史公开课,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烘托氛围,让课堂“热闹”起来,通常会播放一些历史短片,其中,不乏一些没有作用且浪费时间的行为,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闹剧”,课堂氛围虽活跃,但卻没有效果。所以,我们在引入短片导入上,要非常的慎重,一定要做到恰当而准确。

六、 形象生动,漫画导入

相比较于白纸黑字,漫画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内容生动、形象,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漫画导入,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由浅处着手,更好地揭示教学主题,让学生更加轻松、准确地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率。

七、 名人名言,阅读导入

在课堂授课的开始,学生思维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我会在授课之前为学生朗诵一些名人名言。如“他是以为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见的任务,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说完,学生都纷纷问我:“他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什么情况”……由此揭开授课内容,效果良好。

八、 与时俱进,多媒体导入

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传统板书教学的形式被集音乐、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冲击,师生都更加喜欢能够给学生带来多方位外部刺激的信息化手段,于是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没有之一。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导入形式也展现了它突出的优势: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让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讲道德导入方法之外,还有联想导入法、乡土材料导入、谈话讨论导入法、联系现实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等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研究和发现,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发现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恰当、适合的导入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选择导入方法、设定导入切入点上,要注意一下问题:内容、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教材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和史料相关联,不能过于牵强附会;导入语言的应用既要具有启发性,又要具有趣味性;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形式要常新常换,保持新颖,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注意力;导入语言要简洁,避免时间上的浪费等。

参考文献:

[1]侯亚亚.中学历史导入教学的优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2]郭长江.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J].成才之路,2010.09.

[3]沈利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0.

[4]翟志明.论导入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

作者简介:

何勇,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夜郎镇夜郎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