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解和分析心电图的一些重要方法

2018-02-01 12:55汪爱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窦性房室心动过速

汪爱虎

笔者从事心电图教学和实践工作20多年,深感要提高心电图识图水平,除了多看、多练以外,掌握以下一些重要方法对分析和理解心电图、提高疑难心电图诊断水平很有帮助。

1 结合临床疾病理解心电图

一些疾病有特殊的心脏病理改变,在心电图上会出现相应的特征性表现。认识这些心电图特征,就能大致判断患者患有什么样的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再进一步借助超声心动图或其他检查帮助确诊。例如: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是胸导联V3~V5R波高大,同时伴有T波深倒置,以V4导联T波倒置最深,并且没有动态变化;伴二尖瓣狭窄的风湿性心脏病,其病理变化是左心房扩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房扩大,如心电图出现双心房扩大合并右心室肥大,则高度疑似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由于心脏动脉血管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常在凌晨睡眠中突然出现胸痛,此时做心电图可以发现ST段明显抬高,但含服硝酸甘油后,抬高的ST段会逐渐降低直至恢复正常,多做几份心电图或做动态心电图能进一步证实诊断。典型肺栓塞的病理改变是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过重、缺氧,心电图表现是窦性心动过速、右束支阻滞、V1~V3导联T波倒置、S1Q3T3改变。若发现患者心电图有上述特征,进一步检查肺动脉加强CT可明确诊断。

2 明确心电图基本概念

对心电图基本概念要透彻理解、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尤其是在分析和理解复杂疑难心律失常时,如果能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则容易分析理解;反之则有一定难度。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心电图技师遇到疑难心电图时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基本概念理解得不透彻,基础理论掌握得不扎实。因此,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心电图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包括:

(1) 不应期。心肌快反应细胞的兴奋性呈周期性变化,可以分为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处于有效不应期时,心肌不能再次激动,对刺激无反应;处于相对不应期时,心肌可以激动,但激动传导缓慢。例如房早形成后下传有三种形式:未下传心室、可下传心室但呈差异传导、下传心室。未下传心室的原因是房早恰好遇到房室结或心室的有效不应期;若正赶上一侧束支的不应期,则表现为短暂性一侧束支阻滞,即差异传导;若在可激动期,则可下传心室。房室阻滞的发生机制如下,① 一度房室阻滞:房室结相对不应期明显延长,窦性P波下传心室延迟。②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相对不应期明显延长,有效不应期轻度延长,房室交接区呈递减传导,而心电图呈文氏阻滞。③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房室结相对不应期轻度延长,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窦性P波间歇不能下传[1]。④ 三度房室阻滞:房室结一直处于有效不应期,窦性P波不能下传。

(2) 折返。折返的条件有折返环路、单向阻滞、折返环路的运行时间长于折返环路不应期。临床上常见有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参与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典型的心房扑动是房早围绕三尖瓣环的大折返。早搏在心室内的固定折返引起室早二联律。

(3) 递减传导。房室结是特殊的传导组织,具有缓慢传导、递减传导的特点。房颤颤动波的频率在350~600次/min,但心室率通常只有100~150次/min,原因在于仅有(1/6)~(1/4)的房颤波能下传到心室,其余落入房室结或心室的有效不应期而被过滤掉,以免心室搏动过快,从而可有效保护心脏。临床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房颤的目的在于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减慢房室结传导,控制房颤心室率。同样地,未经治疗的初发心房扑动的频率常在300次/min左右,但心室率只有约150次/min,原因是一半的房扑波落入房室结或心室的有效不应期而被过滤掉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还有很多,肢导联六轴系统、除极向量、复极向量、动作电位、易颤期等都是重要的基本概念,须准确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3 掌握电学等物理学知识,增进对心电图的理解

电的传导是会衰减的,并且电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程度不一。在空气、水和脂肪中,电衰减得较快,而在导电性好的介质中衰减得慢。心肌除极产生的电信号在由心脏向体表传导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衰减现象。衰减得多的,所记录的心电图R波振幅就会减小,如肺气肿、胸水、心包积液、胸壁水肿、肥胖等,心电图显示低电压或R波振幅小于正常水平;反之,衰减少的,则电压较高,如瘦高个患者、婴幼儿、乳腺癌左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心电图显示高电压或R波振幅较大。如果心室除极向量指向记录电极,则记录到的是向上的R波;反之,如果除极向量背离记录电极,则记录到的是QS波,据此可定位激动起源点,帮助进行鉴别诊断。发生宽QRS心动过速时,如V4~V6导联记录的主波向下,则可以确诊为室速,因为V4~V6导联代表左心室前侧壁,其主波向下,表示激动起源于左心室前侧壁或附近,当然是发生了室速。

4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心电图

交界性早搏前传激动心室,产生QRS波;逆行激动心房,产生P波。逆行P波可以出现在QRS波之前、之后或之中,取决于交界性早搏发出后,向上逆传激动心房的时间和向下前传激动心室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逆传心房时间和前传心室时间相等,则心房和心室同时激动,在心电图上表现为逆行P波融合在QRS波之中而无法观察到;如逆传心房时间短于前传心室时间,则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前;如逆传心房时间长于前传心室时间,则逆行P波落在QRS波之后[2]。

应用同样的原理,我们能理解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的逆行P波可以在QRS波之前、之后或之中。逆行P波在QRS波之前,在下壁导联表现为假q;逆行P波在QRS波之后,在下壁导联表现为假s、在V1导联表现为假r′;逆行P波在QRS波之中,则因波形融合而无法观察到。

除了房室结正常通路外,预激综合征患者还有一条连接心房、心室的电传导通路,称之为“旁路”。窦性激动发出后,同时经房室结和旁路下传激动心室,产生的QRS波为室性融合波。这是起源于窦房结的激动外传时经旁道、正道下传激动心室而形成的特殊的单源性室性融合波。QRS波的起始部为预激波,其大小取决于经旁路前传激动心室区域占整个心室除极的百分比。百分比越大,预激波越大,反之则越小。

关于P波、R波个数的计算,当P波个数多于R波个数时,如P波为窦性P波,则考虑为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如P波形态异常,则考虑为房性心动过速。反之,当R波个数多于P波个数时,临床上要考虑室性心动过速或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猜你喜欢
窦性房室心动过速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思考心电图之169》
如何解读窦性心律
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莫过分担心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