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科研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2018-02-01 05:21孙武军
创新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科研项目信息服务

孙武军

摘 要:科研是一个学校的强校之本。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是服务于科研的最佳模式,有利于学科馆员和科研人员的专业信息沟通,极大地推动图书馆专业化团队的建设并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和层次,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研项目;学科馆员;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11-45-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11.012

Analysis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Ability of Subject Librarians

Sun Wujun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foundation for a strong college. The subject librarian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the best mode to serve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bject librarians and researchers. It greatl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ms of librarie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brarians, promotes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work in librar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subject librarian; information service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这种服务模式后,这一服务模式已经在国内图书馆中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深化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以学科馆员为主体、面向科研一线的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一种创新服务方式,体现了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从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变与发展。它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的最佳体现。

1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环境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的丰富都极大地改变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科学研究的分工越来越细,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而受到读者的亲睐。图书馆要想保持在高校的信息中心地位,必须改进高校图书馆“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图书馆员应走入院系、深入科研项目,以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依托,开展主动的、学科参与式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这是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变化采取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因为没有解决好图书馆与读者(科研人员)的互动和信息交融问题,图书馆的服务始终游离于高校科研之外,被边缘化。如果图书馆不对科研用户做深入、透彻的研究,不主动靠近用户、挖掘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并找到图书馆和科研用户的契合点,那么图书馆未来可能依旧被边缘化。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首先带来的是服务理念的更新,它使高校图书馆主动为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深层次的服务,它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目标。学科馆员除了拥有丰富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经验、具备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门或几门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高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是科研工作前期准备阶段和科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支持。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可针对科研项目的重点需求,提供深度对接和精准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学科馆员主动参与到科研、教学工作之中,成为科研人员的助手或合作伙伴,以此来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并带动和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 学科馆员为高校科研项目提供的服务定位

2.1 提供针对科研项目的文献检索服务

科研人员对反映原始科研成果的文献信息需求都是最基本的需求。由于全球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迅猛增长,对用户来说有用信息的寻找越来越难了。网络环境下科研用户对馆员的依赖程度应该越来越高。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将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嵌入到用户的科研活动中去。通过挖掘科研人员真实和潜在的信息需求,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检索技能进行真实的信息捕获、分析和应用,将信息服务与科研用户的整个学术研究过程结合起来。通过主动参与式服务,帮助科研人员节省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的时间和精力,将思考的时间用于创新和创造,从而改变传统的学术研究状况,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1]。学科馆员可以同科研工作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并为其提供信息检索服务,使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2.2 为项目组成员提供信息技能培训

网络信息资源在现代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指导科研人员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是学科馆员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内容。当有新的资源和搜索技巧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科研人员,以节省科研人员信息检索的时间,使科研人员的研究方法更接近国际研究模式,科研成果更具有世界影响力。

2.3 提供与科研项目相关的重要学术文献类型

一些重要的学科期刊、金典书籍,学校图书馆并没有收藏。学科馆员就可以同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根据科研人员的意见,通过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方式帮助科研人员获取到相关文献,利用高校三大信息资源共享体系(CCC),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资源最大效益,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水平的文献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基础的存储实施建设,为科研人员存储各类学术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数据、科研论文等成果的利用和传播。

2.4 根据需求,为课题组提供定题服务

学科馆员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自己的学科知识优势,为对口学科用户提供针对性强、参与利用价值高的定题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根据对口院系科研课题进行定人、定题、定向服务,跟踪重点用户,了解科研用户在不同科研阶段的信息需求,为科研课题提供有关文献信息。跟踪学术研究动态,追踪学术前沿,以二次、三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新动态及其潜在价值提供给科研人员。

3 学科馆员为科研项目服务的内容

一是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学科馆员要承担科研项目的前期调研,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科馆员应该深入科研一线,通过实际调研的形式及时掌握科研进度和动态需求,并与科研团队搭建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信息交互平台,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科服务方向[2];为课题组提供科技查新工作以及专题检索、定题跟踪服务;为重点科研人员提供课题立项前的文献检索及新颖性初步判断服务;为科研项目提供定题跟踪服务,包括追踪同行最新研究进展,获取最新科研动态信息以及提供最新项目研究参考资料,如文献目次、原文和经过分析后的专题报告等,从而为科研项目申请书的编写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二是在课题研究阶段,积极参与课题组讨论,跟进其研究进展,及时精准发现暴露的问题,为其提供专、精、深的信息服务及数据分析,并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提供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科服务。根据服务对象在课题组所担当的职责任务、需求定位、信息素养水平的不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科服务。学科服务应根据具体研究方向,重点对研究领域相关的SCI期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科研论文系统的写作技巧,编写相关学科的期刊投稿指南,从而为学术论文发表提供协同服务[3]。利用RSS等信息推送技术为课题组提供相关专题信息或其感兴趣的信息。

三是在科研结项阶段,学科馆员应配合课题组整合科研过程的中间材料,并做好记录存档工作。同时,学科服务应重点关注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和奖励等工作,也要及早帮助科研团队发现课题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尽快进行知识信息补充,保障研究成果学术价值的完整性。为课题组提供学术成果统计与科研绩效评估。学科馆员利用权威数据库和文献计量与分析工具,对课题组的科研绩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4 提升学科馆员服务层次的基本策略

4.1 提升学科馆员队伍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制定长远的学科馆员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和措施。应增加学科馆员外出学习的机会,增强其专业技能,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科研素质,切实提高其在科研过程中的服务能力。注重培养学科服务带头人,逐步提升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整体能力。高校图书馆应向科研人员推荐学科馆员从事科研的相关能力以及学科馆员能够在科研项目中胜任的角色。

4.2 建立科研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点,以馆藏文献信息为保障,以网络信息为先导,联合科研处、图书馆及科研人员三方,为科研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科研信息服务。科研信息服务平台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学科馆员以及网络资源等整合到一起,提供工具文献,利用技术和人力服务于科研项目的整个科研过程中,提供和传播学科知识,促进科研人员的交流。将学科馆员、科研人员和学科资源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学术交互与共享。在科研信息服务平台上提供学科信息跟踪和信息分析、进行学科研究咨询和学术交流、保存与管理学术成果等。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文献资源建设的全面性、丰富性和新颖性;加大数据库的采购量,提供专业知识数据库,提高外文文献数量,提供免费的数字工具的链接并适当购买数字工具[4]。

4.3 建立科学的学科馆员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学科馆员管理体制,包括经费保障体系、人事管理机制、资格认证制度,以形成学科馆员的选拔、评价和相应的工作规范。评价学科馆员的工作绩效,一方面将为科研人员提供的资源数量、服务时间全部量化,但不能占太高的比例权重;另一方面将所提供的信息在科研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作为服务内容、服务层次的价值评价指标(即为科研项目提供信息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增长知识、创新思维还是提供验证?),不能单纯以服务次数、服务篇数来定位,必须以质量评价为主,提高评价层次及可信度。以数量评价为参考,以实用性及科学操作性为原则,全方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5]。

4.4 提升学科馆员的学术地位

现在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学科化服务的宣传,一般都在图书馆主页上公布学科馆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要想提高学科馆员的学术地位,必须从突出岗位重点责任入手,加强对学科馆员的宣传,淡化学科科学化服务的内容,强化服务的学科方向[6]。让学科馆员在与科研用户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业务工作范围,赢得科研用户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科馆员真正成为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首选,成为科研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以此提升学科馆员的学术地位。

5 结语

学科馆员制度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服务的有效机制。学科馆员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参与到用户的科研项目工作中去,从而发挥其在科研项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0):75-78.

[2] 廉立军,黄晓鹂,刘志国.学科馆员科研信息服务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158-161.

[3] 薛晓芳.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J].情报探索,2012(4):46-48.

[4] 崔林,王敏芳,周蓓蓓.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与思考: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s2):78-81.

[5] 鞠静.普通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J].价值工程,2012(8):96-97.

[6] 张曼青.嵌入式学科化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13(6):47-49.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科研项目信息服务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小型研究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