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合理用药分析

2018-02-03 01:34付世华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阳性菌内酰胺酶阴性菌

付世华

(叙永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400)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针对临床的炎症反应所使用的药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从而使得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起二次感染,对患者的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1]。对耐药菌进行监测,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效减少耐药细菌的传播,显著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针对不同的病菌和抗菌药物,通过药敏试验监测其耐药性,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为了解我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选取2016年整年的患者病历中的250份进行研究,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监测,对其使用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全年中抽取250份病历进行分析,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应用监测网的要求,每年每季度根据临床科室分类,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日与6月20日与9月20日以及12月20日前三季度的病历60份和最后一季度的70份,根据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实际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DUI)和联合用药种数进行综合统计[2]。

用药频度DDDs=总剂量/限定日计量(DDD),在本次的研究中DDD计量根据《新编药物学》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说明书为依据进行计算。药物的使用频率越高,则DDDs越大。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DUI可用来衡量药物使用计量的相对合理性。当某一种药物的使用计量超过日剂量时,则用DUI>1表示,则表示有滥用的可能,DUI≤1,则说明该药物的使用计量小于或者等于日剂量,则表明使用合理[3]。

1.2 菌株的收集与分析

收集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临床分离的菌株,细菌种类的鉴定采用VITEK系统和常规的生化实验,分离患者同一部位的相同菌株,拟定相同的方案对菌株进行药敏实验。

1.2.1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则以琼脂扩散法(kirby Bauer)进行处理,细菌培养法采用Mueller Hinton(MH)进行培养,使用功能配套的抗菌药物纸片(生产:英国Oxoid公司),质控细菌选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2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对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使用的检测纸片为头孢硝噻吩纸片,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等细菌采用β-内酰胺酶纸片筛选法和酶抑制剂增强纸片确证法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值检验,以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算,数据计算后的统计学意义则用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对患者抗菌药物的用量频率进行分析

随机抽取我院的250份病历研究显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的使用最广,其中,左氧沙星的使用剂量最高,当使用药物的剂量大于日常剂量时,则DUI>1,说明药物可能滥用,表1为DDDs的排序。

表1 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用量的前10排序

2.2 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情况

2016年整年度临床分离菌株1520例,其中革兰阳性菌430例,占28.29%,革兰阴性菌960例,占63.16%,真菌130例,占8.55%。在430例革兰阳性菌株中,有279例葡萄球菌(STA),占64.88%,36例屎肠球菌(EFM),占8.37%,32例粪肠球菌(EFA),占7.44%,肺炎链球菌(SPN)和其他链球菌65例,占15.11%。960例革兰阴性菌中,有520例肠杆菌科细菌(54.17%),348例非发酵菌株(36.25%),其他菌株有92例(9.58%)。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位列所有细菌的前9位。

2.2.1分析常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 调查中显示,STA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性最高,在分离的68例肠球菌中,EFA占47.06%,EFM占52.94%,EF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高于EFM,但是替考拉宁的敏感性较低。表2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表2 分析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

2.2.2常见的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 在肠杆菌科中,ECO和KPN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高,而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等耐药性较低,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非发酵菌则以PAE和ABA最为常见。如表3。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病种出现,使得各种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且对于各种药物的研发也越来越多。抗菌药物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常常用于各种炎症感染引起的疾病,经本文研究发现,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广泛,且种类较多,不同的抗菌药物所治疗的疾病不同,但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则会造成耐药性的产生,使得细菌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而本文调查中显示,我院共分离1520例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30例,占28.29%,革兰阴性菌960例,占63.16%,真菌130例,占8.55%。药敏试验结果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最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强,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阿米卡星敏感度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的使用最广,而左氧沙星的用量最高[4]。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监测,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从文中结果显示发现,治疗时应依据菌株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STA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性最高,而肠杆菌中,ECO和KPN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高,而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等耐药性较低,因此在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尽量选择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进行治疗,而ECO和KPN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高,因此在治疗时应尽量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进行治疗,而不选用头孢类药物治疗[5]。根据临床上常见的病菌,选择其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根据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中不同的病菌,依照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分析后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其用药具有广泛性和耐药性的特点,针对耐药性对其药物的药敏反应进行监测,能够了解不同的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医生对临床用药进行准确选择,降低耐药性。通过临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对病菌敏感度的实验,让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降低耐药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表3 分析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1]金蕾,杨耀芳,魏新萍,等.不同级别医院用不同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4):238-242.

[2]黄黎明,徐丽婷,曾平,等.某地区十二家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6):367-370.

[3]孙文芳,陈世才.北京等六地区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3):171-175.

[4]李席.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对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5,13(12):27-28.

[5]沈锋.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56-57.

猜你喜欢
阳性菌内酰胺酶阴性菌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更 正
超市手推车比厕所门把手脏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
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筛查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