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2018-02-03 01:35魏利霞周稚川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七氟醚肝炎肝功能

魏利霞 周稚川(通讯作者)

(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 凉山 615000)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在体内物质的合成及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具有维持机体内环稳定及免疫功能等作用[1]。肝炎肝硬化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有研究表示,不同麻醉方式和药品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等的影响不同[2]。因此,为肝炎肝硬化患者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是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3];本研究将讨论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定Ⅰ级或Ⅱ级,肝功能分级为A级或者B级;排除术前1个月内存在发热、吸烟或者感染的患者,曾服用激素类、非甾体抗炎药物、阿片类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合并有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围术期接受输血操作的患者,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在100g/L以下的患者;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女22例,男28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4.6±6.7)岁;对照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4.8±6.9)岁;经分析,两种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因素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麻醉前30min,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100mg苯巴比妥钠肌注;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开放患者外周静脉,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并对有创动脉压进行连续监测;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2~4μg/kg芬太尼、0.05mg/kg咪达伦唑、2mg/kg丙泊酚以及0.1~0.2mg/kg顺式阿曲库铵,麻醉维持:静脉泵入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顺式阿曲库铵0.1~0.2mg/kg·h;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方式同对照组,麻醉维持结合吸入麻醉方式,采用吸入2%~3%七氟醚,其他用药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对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控制呼吸,设置VT8~10mL/kg、RR12~15次/min,维持PETCO2为35~45mmHg;接着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行CVP监测;关腹时,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给予患者新斯的明0.07mg/kg、阿托品0.02mg/kg,待患者达到拔管标准后,吸除患者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拔管、最后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1d肝功能进行检验,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各组计量资料结果用(±s)表示,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肝功能较麻醉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高于麻醉前、ALB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及ALB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3.讨论

肝炎肝硬化是由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其病程较长,患者常伴随肝功能、免疫功能降低,从而降低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影响治疗效果[1]。研究表示,手术创伤及麻醉药物的毒性能够抑制患者机体酶活性,还能够提升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等其他相关因子在患者体内的含量,进而经过一系列相关生化反应,损伤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4]。合适的麻醉方式能够降低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轻微,进而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使患者病死率降低[5]。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等。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是新型吸入型麻醉剂,其血/气分布系数较低,对患者呼吸道刺激少,具有诱导期短、麻醉过程稳定、患者术后苏醒快、安全有效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肝病患者的麻醉[6]。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利于麻醉药物在血液中弥散,使麻醉效果更佳;由本研究结果可得,术后1d,观察组肝功能较麻醉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ALT高于麻醉前、ALB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影响小,这与吸入七氟醚血/气分布系数低,吸入后起效快,且对患者肝脏血流影响小有关[1]。

综上所述,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影响小,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应用价值高。

[1]周章,宋俊,阮云丹.肝炎肝硬化患者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对肝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1752-1754,1757.

[2]黄英男,吴昊.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2):233-238.

[3]朱喜增,翟玉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4):3531-3533.

[4]李红宝,何建国.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71-74.

[5]佟凯.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505-1508.

[6]刘洋,潘甜,余亮,等.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23):3737-3739.

猜你喜欢
七氟醚肝炎肝功能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世界肝炎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