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和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2018-02-03 01:35侯小燕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感染性次数小儿

侯小燕

(广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000)

腹泻作为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小儿腹泻常常会发生地比较突然,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次数多、大便形态发生变化等,在患病期间还会伴随着腹部疼痛,这种疼痛症状是属于阵发性的,小儿患者的这些情况都会对其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另外由于小儿患者的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出现腹泻时还可能会发生脱水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相关医护人员应该要积极探究其致病因素,并找出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6年7月至2017月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诊断这100例患者都有腹泻症状,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在四次以上,并且其大便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有23例患者有发热现象,19例患者出现了脱水症状。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有63例,女性患者有37例,其中患者年龄最小的是三个月,最大的为六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26±1.85)岁,本次研究均已获得了医院相关领导的批准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

1.2 方法

研究方法:根据这10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集所有患者的粪便进行涂片检查,在进行涂片后对所采集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然后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细菌培养期间可以采用先进的生物分析仪器来对菌株进行筛选,一旦发现在其他菌落,便将其接种于三糖铁的培养基上进行检查,并判断其是否为致病原菌。接下来再对相应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通过试验来鉴定其是否为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病菌。

临床治疗方法:首先让所有的小儿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给予患者服用蒙脱石散药剂,每天三次。另外服用药量要也要根据年龄来区分,一岁以下的儿童是每天一袋,用温水冲服;一岁至两岁之间的儿童可以每天服用两袋,两岁以上的小儿患者则可以每天服用三袋。除了要服用蒙脱石散药剂之外,也要服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这种制剂通常会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服药剂量为三岁以下儿童每天一粒,三岁以上患者则可以每天两粒。切记肠道微生态制剂与蒙脱石散药剂之间的服药时间应该要间隔两个小时。现在主张的补锌治疗,可明显缩短腹泻疗程,用法为6月以下患儿一天10mg元素锌,6月以上患儿一天20mg元素锌.针对那些非感染性腹泻的患者还需要辅助促消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种药物通常选用复方胃蛋白酶颗粒,口服,5岁以下小儿一次1袋,5岁以上同成人量,每天三次。另外针对一些细菌性腹泻或过敏性腹泻的患者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抗菌治疗以及抗敏治疗措施。

1.3 治疗指标

通过对小儿腹泻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将其治疗效果判定为:患者在接受治疗四天后,如果每天排便次数减少了超过两次,且大便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则视为显效;如患者在治疗四天后每天的排便次数有明显减少,虽然大便还无法完全恢复成正常形态,但其性状有明显改善的情况则为有效;另外小儿患者在接受治疗四天后其排便次数以及大便形态都没有得到改善,将这种情况视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为总有效率。

2.结果

2.1 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如下

在本次研究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中,发现有56例患者为感染性腹泻,另外44例患者为非感染性腹泻。在所有的感染性腹泻患者有26例为病毒感染性腹泻,另外还有真菌感染性腹泻患者8例,15例小儿患者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疾病,剩下7例患者为抗生素相关性的腹泻疾病。而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有8例为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症状,其中过敏性腹泻患者有12例,还有24例患者为食饵性腹泻疾病。根据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小儿腹泻患者中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轮状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研究人员针对这15例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共培养出35株细菌菌株,其中溶血性弧菌有13株,沙门菌有10株,另外大肠埃希菌为5株,剩下7株为鲍氏志贺菌,详细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15例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细菌菌株分布情况

2.2 治疗效果

根据对小儿患者腹泻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治疗对策,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明显改善,治疗措施对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以及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根据临床治疗结果表明有43例患者的治疗为显效,52例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 效,另外有5例患者为无效,这些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具体情况见下表2。

表2 小儿腹泻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次数对比

3.讨论

小儿腹泻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其发病期通常会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这种腹泻疾病主要有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笥腹泻这两种。造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胃肠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所以相关的免疫机制也比较差,在面对一些病菌侵害时往往会缺乏相应的抵抗力,机体邵晨受到有害病菌的感染,其肠道内的相关菌群很容易出现失衡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患者就会出现急性腹泻的症状。另外非感染性腹泻的患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或受到不良刺激所造成的腹泻疾病,有些小儿患者在饮食那些过油、过冷或腐败等食物时很容易会出现引发这种疾病,除此之外,小儿患者在受凉或受到惊吓等因素时也会出现腹泻症状。在本次研究中就有56例患者为感染性腹泻,另外44例患者为非感染性腹泻。所有的感染性腹泻患者有26例为病毒感染性腹泻,另外还有真菌感染性腹泻患者8例,15例小儿患者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疾病,剩下7例患者为抗生素相关性的腹泻疾病。而非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有8例为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症状,其中过敏性腹泻患者有12例,还有24例患者为食饵性腹泻疾病。

针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措施,感染性腹泻疾病的引发主要是病原菌感染造成的,但由于小儿患者机体的耐受性以及抵抗力较差,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作用抗生素来治疗,这时可以选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来进行治疗。另外由于非感染性腹泻是与胃肠蠕动减缓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促消化的药物来辅助治疗,比如胃蛋白酶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促消化药物,其在相关的临床治疗中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次研究的小儿腹泻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对策后,其排便次数、腹痛、发热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在明确了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得出,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主要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这两种,在明确了相关致病因素的基础上实施对应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率,因此,这种治疗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1]徐玉梅.160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4):241-242.

[2]黄晓莉.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和临床治疗作用探讨[J].系统医学,2016,1(08):85-87.

[3]黄敦燕,孔燕南,陈绍辉.325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当代医学,2013,19(13):96-97.

猜你喜欢
感染性次数小儿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涵之三事
依据“次数”求概率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