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鼻窦冲洗(术后)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8-02-03 01:35洪庆国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真菌性变应性鼻窦

洪庆国

(天水广济医院耳鼻喉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属于一种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其他类型的鼻窦炎有很大差异,若临床未予以其彻底治疗,则会加重病情,并造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的会累及颅内、眼眶,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了解鼻内镜手术、鼻窦冲洗(术后)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本次选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3例作研究对象,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2015年8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3例,分成两组:研究组37例,男女例数比:21例/16例,22岁~68岁,年龄均值(45.6±5.5)岁;参照组36例,男女例数比:20例/16例,20岁~70岁,年龄均值(47.8±3.4)岁。对两组以上临床信息作比对,发现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

1.2 方法

1.2.1研究组 予以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

(1)术前三日晨起,每日予以患者口服30mg泼尼松,依据CT检查结果明确病灶具体部位,对患者做局部麻醉处理。

(2)于鼻内镜下降受累鼻窦开放,术中若窦内呈灰白色、灰绿色后,鼻窦黏膜水 肿、息肉芽样改变,需将窦腔内残余分泌物彻底清除,将窦腔黏膜保留。

(3)术后,在患者鼻腔中填塞凡士林医用布条止血海绵,两日后方可取出;术后第一周,于30°、70°镜头直视下,选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鼻腔,每日一次;术后第一个月,每周鼻内镜检查、清理鼻窦、鼻腔一次;术后第2-3个月,每2周检查、清理一次;(4)将鼻腔纱条取出后,医务人员告知患者用生理盐水配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每日一次,连续冲洗8周。

1.2.2参照组 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疗法与研究组相同。

1.3 效果评估

治疗后,对患者展开6~12个月追踪随访,对2组临床症状(水肿、瘢痕、鼻漏、结痂、息肉)改善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低,即症状改善情况越好;依据特殊疾病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 20)对2组预后做评估,总共20个条目,包含功能限制、生理问题、情感结果等三个维度,总分10分,分数越低,即预后效果越好。

1.4 数据处理

选SPSS 20.0型软件统计分析数据,涉及临床症状评分、SNOT 20评分等结果,以(±s)表示,若两组以上指标比对结果差异明显(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对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研究组术后水肿、瘢痕、鼻漏、结痂、息肉等症状积分,均比参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照(±s,分)

表1 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照(±s,分)

分组(例数) 时间 水肿 鼻漏 瘢痕 结痂 息肉研究组(37) 治疗前 7.2±1.6 6.9±1.2 5.9±2.2 6.9±2.1 6.4±2.5治疗后 2.8±1.2 3.2±0.7 3.0±0.8 3.0±1.0 3.6±0.8参照组(36) 治疗前 4.6±1.3 7.14±1.1 6.9±2.7 7.1±2.1 6.6±2.1治疗后 6.9±1.5 4.6±0.9 4.6±1.5 4.6±1.3 4.6±0.9

2.2 比对两组术后SNOT20评分

治疗后,研究组术后SNOT20评分(功能限制、生理问题、情感结果),降低幅度均均优于参照组,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SNOT20评分对照(±s,分)

表2 两组术后SNOT20评分对照(±s,分)

分组(例数) 时间 功能限制 生理问题 情感结果研究组(37) 治疗前 7.6±1.1 7.6±1.1 6.3±2.1治疗后 2.8±1.2 3.2±0.9 2.7±1.1参照组(36) 治疗前 7.9±2.1 7.7±1.3 7.7±2.1治疗后 5.1±0.8 5.1±0.6 5.2±0.9

3.讨论

顾兴华等[2]人认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因链格孢菌、曲菌属引起,在免疫异常个体、特应性个体中较常见,临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复发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为此,选取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很关键。

此次经分组比对7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研究组术后水肿、鼻漏、息肉等症状积分,均比参照组更低,(P<0.05);术后SNOT20评分(功能限制、生理问题、情感结果),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机制表现如下。

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鼻窦冲洗疗法,可将真菌彻底清除,同时也重视术后清洗患者鼻窦,因术中易受黏膜出血、鼻窦鼻腔骨性分隔、水肿等影响,不易将较小的真菌团块完全暴露,术后应彻底冲洗真菌[3]。而且利用鼻内镜,可准确找出细菌真菌、鼻窦中残余物,并将其冲洗干净。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时,选用鼻内镜手术联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荐。

[1]武大伟,王建亭.96例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4,15(3):78-79.

[2]顾兴华,朱敬,李亚波,等.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20(5):427-430.

[3]李月光.两性霉素B鼻窦内冲洗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24(12):1404-1406.

猜你喜欢
真菌性变应性鼻窦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