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

2018-02-03 01:35尹秀英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口病个性化小儿

尹秀英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100)

手足口病是指小儿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伴随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该病通常出现于10岁以下小儿身上,潜伏期为5d[1]。一般以呼吸道和唾液为传播渠道,因此极易发生感染,临床上除采取合理有效治疗措施外,还注重感染防控工作。为探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开展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10岁,平均(5.2±0.4)岁;观察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3-10岁,平均(5.4±0.4)岁。两组患者均以发热、手、足部位存在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内容为:注重口腔清洁工作,饭后及时漱口防止感染;口腔糜烂时,可用金霉素或鱼肝油予以缓解,帮助恢复,及时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为患者剪短指甲,防止随意抓挠,患者臀部出现皮疹时,应及时清洁大小便,保持臀部干净卫生;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呕吐、头痛、嗜睡、面色苍白等表现,必须及时治疗。

1.2.2观察组

(1)个性化护理: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不足,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语气温柔,减少患者恐慌不安,提高治疗依从性;口腔、饮食护理。餐前餐后需以淡盐水漱口,若患者疱疹严重或疼痛感明显,可给予康复新液,3次/d,在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加快愈合速度。饮食则应以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的类型为主,避免食用海鲜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发热处理。 发热是手足口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无需采取特殊措施,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测量体温,当超过38.5℃,需采取降温措施或按医嘱用药。

(2)健康教育: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帮助家长掌握疾病临床症状、发作原因和预防措施等基本内容;告知家长手足口病具有感染发病的可能性,并非终身性免疫,且传播速度快,患者多因亲密接触而发病;家长应指导患者注重卫生保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坚持早睡早起,参与户外活动,并保障营养充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连测3d体温均正常;有效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测量下降明显;无效:临床症状和体温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治疗效果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临床指标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6%,观察组为93.5%,差异明显(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 [n(%)]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

对照组皮疹消失时间为(5.8±1.2)d,痊愈时间为(12.1±1.8)d,观察组对应时间为(3.2±0.8)d和(6.9±1.5)d,组间相比,差异明显(t=14.048,P=0.000;t=17.234,P=0.000)。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由病毒所致,传染概率较高。若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一系列并发症。肠道病毒不但导致患者感染手足口病,还可能危及心脏与脑部,引发心肌炎、脑膜炎等症状。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变化情况,若果出现发热、头晕、恶心等症状,必须高度重视,并立即入就诊。

近年来,该病发作概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临床尚未发现根治方案。手足口病可通过玩具、排泄物、唾液等感染,多发于儿童,但同样会传至成人。为此,患者及家长均需勤洗手、多喝开水、晾晒并为医务被褥杀菌消毒,适当开展体育锻炼以提高抵抗力。除此之外,还应实施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措施。个性化护理是按照患者理解能力、性格特点和病情需要,从心理状态、病房环境、口腔护理和饮食安排等方面予以综合性护理[3]。注意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获取舒适体位;选择患者兴趣高的事物转移其注意力,以减少病痛。同时,给予患者家长健康教育同样重要,可利于家长深入了解手足口病,从而更好地照顾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皮疹消失时间和痊愈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果和覃芳华[4]的研究结论大致接近,证明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1]黄敏.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38-140.

[2]袁鑫霞,刘会彦,尤彦华,等.健康教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4):172-173.

[3]卢海霞,李海燕.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7):110-111.

[4]覃芳华.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118-119.

猜你喜欢
口病个性化小儿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小儿涵之三事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