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2018-02-03 01:35余爱华李世玫李敬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康复训练出院

余爱华 李世玫 李敬

(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广西 桂林 541001)

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是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或血管破裂,造成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1]。目前,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对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治疗疗效得到广泛认可[2]。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的开展及预后效果的提高。本研究对我院96例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96例于我院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符合脑血管支架置入标准;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介于70%~99%之间;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未出现脑部大面积梗死。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0.37±5.82)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1.08±6.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用药、饮食,针对床上排尿及术后体位开展训练。

(2)术后干预: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在进食及饮水方面进行指导,定期对患者术侧进行按摩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强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指导。

(3)延续性护理干预:根据每位患者的治疗情况制定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干预计划,定期通过电话随访、微信、视频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恰当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在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的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4]。康复依从性评价:完全依从: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完成康复训练计划;部分依从:在家属及护士的帮助下完成康复训练计划;不依从:患者未能按计划完成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每半年随访1次,1年后进行数据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出院时观察组SF-36评分情况略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年,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情况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年SF-36评分与出院时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出院时比较P<0.05

组别 出院时 出院后1年观察组 64.25±5.47 81.02±8.42a,b对照组 61.32±9.64 59.58±7.36

2.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中针对康复计划完全依从27例,部分依从17例,不依从4例;对照组针对康复计划完全依从14例,部分依从18例,不依从16例。观察组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 vs 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管疾病术后约有7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是减少病残程度的辅助治疗手段[5]。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康复训练重要性认识不足,及出院后缺乏个性化康复指导,给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综合护理干预模式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帮助其认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出院后自觉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情况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及部分依从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过程中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正确的用药、康复指导,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治疗信心增加。提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术后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在康复治疗中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1]张荣华,段爱琴,肖碧莲.脑血管病患者行支架置入和脑血管造影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33(10):51-53.

[2]钱德才,王乾成,邓磊,等.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段动脉狭窄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15-16.

[3]刘媛.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与内科治疗效果对比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4]张方霞,周国军,王艳华,等.延伸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209-212.

[5]张春慧,陈静,张振香,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36-1637.

猜你喜欢
脑血管康复训练出院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