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优势分析

2018-02-03 01:35任红雨高芝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任红雨 高芝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卫生院 山东 淄博 255171)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衰竭[1]。高血的治疗以家庭、社区治疗为主,健康教育是常用于慢性病治疗的一种手段,本文分析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优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7.19±9.31)岁;患病时间在3~17年之间,平均(8.57±4.90)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和健康教育组(n=50),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患病时间、体重指数及文化水平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2]

1.2.1纳入标准 (1)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可以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1.2.2排除标准 (1)存在精神障碍者;(2)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护理。

1.2.2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运动、饮食、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方案为[3-4]:(1)心理指导:根据患者自身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2)健康教育: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并发放相关资料;(3)治疗依从性指导:①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患者服用药物的服用方法及剂量,并介绍药物疗效、注意事项及副作用;②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自身饮食口味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嘱患者严格执行;③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跑、快步走、打太极拳等),强度以患者不敢疲劳为宜,时间一般为20~30min,若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④血压监测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测量血压的方法,嘱其定期进行监测并记录;⑤电话随访:每周一次电话随访,提醒和督促患者,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1.4 评价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评价标准:(1)体重控制:BMI<24(肥胖者BMI<26);(2)合理膳食:食盐摄入量3~5g/日,脂肪摄入量每日50g左右;(3)体育锻炼:≥3次/周;情绪稳定: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评价为准。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分别为162.75±16.40/100.52±10.67mmHg,161.77±15.92/101.85±9.9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s)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s)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对照组(n=50) 160.27±14.70 98.51±8.33健康教育组(n=50) 143.19±10.65 90.48±7.89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在体重控制、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及情绪状态四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不遵从、部分遵从及完全遵从的人数分别为0、20、30,与对照组(12、20、18)相比,健康教育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因而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干预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治疗效果,应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指导[5]。本文将某社区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优势。

在本研究中,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在体重控制、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及情绪状态四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不遵从、部分遵从及完全遵从的人数分别为0、20、30,与对照组(12、20、18)相比,健康教育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社区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及生活方式情况,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1]张喜文,于昆,张学锋,杨伟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1):980-982+986.

[2]刘东兰.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3):176-179.

[3]蔡玉冰,赵斌斌,赵红梅.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357+360.

[4]谢建秀,陈水琼,叶翠华,胡燕萍.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09):119-120.

[5]郁海东.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04):293-295.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