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口造口患者行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

2018-02-03 01:35骆云霞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造口伤口规范化

骆云霞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400)

近些年,临床护理工作中规范化的管理理念逐渐广泛被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1]。现阶段,对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时,我院对规范化的理念与模式进行了应用。为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进一步探讨,本次研究分60例患者为两组,分别展开规范化、常规护理管理,现对两组护理管理过程、结果进行如下对照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一共有60例,均为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伤口造口患者,随机行如下分组:规范组(30例),男16例,女14例,18岁~75岁,均值(46.5±7.8)岁;一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19岁~75岁,均值(46.8±7.6)岁。所选患者均接受了伤口造口治疗,已将有其它疾病合并存在、认知与精神有障碍者排除。对2组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研究可开展。

1.2 方法

规范组展开规范化管理:(1)基于规范化模式对护理管理小组进行成立,并把相应的小组长选出,一般由有丰富护理、管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随后,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开展,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伤口造口的专业知识、护理要点与技能、愈合理论、伤口处理需要遵循的原则等,同时,还应该对压疮的分类、分期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并对小组成员展开责任意识、人性化服务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使护理小组可以依据患者伤口、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帮助患者对敷料进行选择,使患者可以得到个性化的护理服务。(2)展开规范化的护理。第一,健康宣教,积极与患者、家属展开交流,告知患者伤口造口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使患者对伤口造口的错误或偏差认知得到纠正。第二,伤口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性评估,对其伤口类型、自理程度进行调查与明确,合理对护理模式进行确定。对于伤口造口严重程度较高的患者,定时对伤口展开清洗,以泡沫敷料、溃疡贴、藻酸盐等实施敷盖,并严密观察、及时更换。此外,对造口、周围组织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以温水实施清洗,讲解造口管理中造口袋的应用价值与方法,使患者能够自主对伤口进行管理。第三,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适当将营养的摄入量增大,以对伤口的愈合进行促进,但辛辣、酸冷等食物不宜食用。第四,心理干预。在伤口疼痛、担心病情等因素影响下,患者难免会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出现,护理人员需施予纾解措施,对伤口愈合中情绪可能会产生的作用进行讲解,引导患者积极通过读书、写字、倾诉等方式对情绪进行纾解。(3)护理效果评定。定期对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总结会议进行召开,对伤口造口护理管理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不足进行分析,明确原因后,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出,以便于对伤口造口规范化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优化。

一般组展开常规性的管理,如对伤口进行观察、清洗、更换敷料、健康教育等。

1.3 观察内容

第一,通过伤口造口评价软件对伤口、造口、失禁展开评分,得分越高,改善程度越好[2]。第二,对患者展开调查,了解其对本次医疗服务中护理方面的满意情况,调查表自主进行制作,一共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级,通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对总满意度进行计算。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通过SPSS 20.0这一统计软件进行,以(±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检验以t进行,以(%)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述,检验以卡方进行,如果P<0.05,则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

2.结果

2.1 对照两组伤口造口评分

规范组伤口、造口、失禁方面的评分均显著比一般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伤口造口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伤口造口评分对比(±s,分)

规范组(n=30) 95.6±3.2 93.9±3.5 93.7±2.9一般组(n=30) 66.3±2.1 69.7±2.2 71.2±2.2

2.2 对照两组满意情况

规范组满意度是96.67%,一般组是76.67%,组间对照显著规范组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情况对照[%(n)]

3.讨论

现阶段,对于伤口造口的护理工作,临床上所用方案较多,但理想护理效果往往难以实现[3]。伤口造口管理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主要如下:第一,伤口造口的专业护理人员尚处于缺乏状态,大多数护理人员在伤口造口方面都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经验[4]。对于湿性愈合理念,大多没有接触,对于新型的一些伤口敷料,也没有全面的认识,使伤口造口护理工作还有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存在。第二,对于伤口造口的相关并发症,患者的认知程度不够,出院之后,不会依照临床嘱对进行换药,使伤口的顺利愈合受影响[5]。基于以上问题,我院把规范化的理念、模式应用在伤口造口护理管理工作中,依据本院护理人员的实情,对规范化的伤口造口管理小组进行了成立。展开培训后,督促其对患者伤口实施全面监视,并规范对伤口进行清洗、对敷料进行合理选择、规范展开健康宣教等,这可使不同伤口造口患者得到个体化护理服务,从而对患者伤口的愈合与恢复进行促进。

本次研究,一组患者基于规范化理念与模式展开护理管理工作,一组则展开常规管理,结果显示,规范组伤口、造口、失禁方面的评分均显著比一般组高,且规范组96.67%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与一般组的76.67%对比显著较高,P<0.05。综上,对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时,临床上可积极对规范化的理念、模式进行应用,使护理管理工作更为规范、有效、个体化,对患者恢复进行促进,进而使患者满意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1]冯素英,陈建伟,张菊,等.我院依托伤口造口小组建立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4,(6):732-734.

[2]吴倩.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52-153.

[3]王静,杨亚平,孙颖,等.“4+1”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建设模式的 构建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588-590.

[4]万艳华,胡庆霞,章小庆,等.探讨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愈合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4):116-117.

[5]骆云霞.皮肤护理管理专项对伤口造口失禁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80-81.

猜你喜欢
造口伤口规范化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伤口“小管家”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