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疗联合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8-02-03 01:35周跃辉赵育刚李国帅袁海升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蜡疗肌筋何氏

周跃辉 赵育刚 李国帅 袁海升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骨病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湿、外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发生炎性改变,从而出现肌肉疼痛、酸胀、僵硬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以中年为主,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空调的广泛应用,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采用蜡疗联合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门诊,随机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3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18~65岁。

1.4 病例排除标准

(1)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3横突综合症、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胸腰椎骨折等疾病所致的腰痛;(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3)用药部位皮肤有过敏、感染和开放伤口者,严重皮肤病患者;(4)孕妇、哺乳期者;(5)精神病患者和其他不配合治疗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采用蜡疗联合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应用我院恒温蜡疗仪加热融化医用石蜡,机器自动制成蜡块,将蜡块用一次性治疗巾包裹,敷于腰背部,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

何氏风湿痹痛散(批号:成制字[2011]F03006号),为医院内部制剂,主要成分为制川乌、制草乌、伸筋草、细辛、雪山一枝蒿、白附子、土鳖、当归、青泽兰等,将其干燥后粉碎成细粉,以水、酒按1:1加入适量药粉中搅拌,将药粉调成糊状,加盖密闭备用,每次100g,敷患处,油纸覆盖,绷带包扎,保持24h,每天1次,3周为1个疗程。

1.5.2对照组采用TDP联合外贴复方南星止痛膏。采用TDP照射腰背部,距离皮肤20~3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不灼烫为宜,每次30min。每天1次,3周为一疗程。

同时外贴复方南星止痛膏1贴,1次/d,共3周。

1.6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腰背部疼痛、腰背沉重感、条索状改变、压痛等症状和体征,并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判定临床疗效;(2)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做出评估,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3)腰背沉重感评分[2]、条索状改变评分[3]、压痛评分[4]分别根据各公认的评分标准;(4)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追踪,随访复发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治愈:腰背部疼痛消失,条索带基本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②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条索带明显缩小,活动时稍有不适;③有效:疼痛减轻,条索带缩小,活动仍有不适;④无效:各种症状均无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等相关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分比较

治疗3周后的疼痛、腰背沉重感、条索状改变、压痛4项指标评分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的4项指标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评分比较

2.2 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3.33%,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和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3 随访比较

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治疗组仅2例复发,复发率为4.4%;而对照组有7 例复发,复发率达15.6%,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背肌引起筋膜炎是肌肉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慢性疼痛性病症,常常因劳累、受凉、天气变化、情绪变化而疼痛加重,昼轻夜重,缠绵难愈。西医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如理疗、康复训练、口服外擦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神经阻滞疗法等治疗手段,效果不甚稳定,且常常需采用综合措施以提高疗效。

本病在祖国医学属于“痹证”、“背痛”、“背强”、“经筋痹”范畴,如《素问·长刺节论篇》云: “病在筋,筋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金匮要略》,其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

何氏骨科认为本病多因感受风寒湿邪或劳累而作,久卧湿地,贪凉受冷或劳累后复感寒邪,邪气侵袭体表经络,困于经络之间,使肌筋膜中经脉气血循行不畅,气血滞涩,不通则痛。治疗当散寒除湿、通络止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何氏骨科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重在外治之法,主要采用蜡疗,配合外敷何氏特色中药风湿痹痛散,临床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石蜡具有较大热容量、可塑性强等特点,故能产生温热、机械压迫的作用。由于石蜡释放热能相当缓慢,故石蜡加热后,作为导热体将热能传至患者腰背部,保温时间长,可使患者腰背部有持续温热感,故能改善腰背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消除炎症和肿胀,从而镇痛效果良好[5]。另外,因石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可塑性,在冷却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机械压迫作用,从而利于消肿,松解粘连的结缔组织[6]。并且蜡疗结束后患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结合何氏特色外敷中药能够有效提高中药成分的渗透作用与吸收效果。研究表明[7],蜡疗是集药物、穴位刺激、温热疗法、中药透皮吸收为一体的中医外治法,其作用迅速、简便、价廉、安全、毒副作用小且科学及行之有效。

风湿痹痛散为何氏骨科特色中药,方中制川乌、制草乌散寒除湿,温经止痛,是为君药;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活络,雪山一枝蒿祛风除湿,细辛祛风散寒,白附子燥湿化痰,共为臣药;寒湿痹阻则气血不行,经络不通,故以土鳖、当归、泽兰活血行血,通络止痛,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止痛之功。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也证实,川乌、草乌、细辛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雪山一枝蒿能镇痛,白附子具有抗炎作用,当归有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综上所述,蜡疗联合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能明显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腰背沉重感,缓解条索状改变,有效地防止了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复发,且安全简便、见效快、副作用少,远期疗效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

[2]刘保新,徐敏,黄承军,等.吊单杠锻炼在肩背部肌筋膜炎防治中作用的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09,22(9):662-664.

[3]吴峻,徐国兰,邵荣世.火针为主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8):515-517.

[4]杜良杰,李建军.项背肌功能锻炼颈椎康复器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5):445 446.

[5]朱庆伟,高小威,鲁昌辉,等.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J].河南中医,2013,33(11):1942-1943.

[6]边庆福.蜡疗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浅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781-1781.

[7]袁伟翔,李妍.蜡疗联合自拟中药封包治疗风寒湿痹肩关节周围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5):71-76.

猜你喜欢
蜡疗肌筋何氏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改良自制肌内效贴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蜡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阶段的应用价值研究
肌筋膜炎痛难忍 家庭自灸急缓解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中药蜡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护理
害羞的年
何氏“十全大补粥”
蜡疗+疤痕霜防止烧伤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