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2018-02-03 01:35郑春莲杨建科郭桂英罗志强
医药前沿 2018年5期
关键词:革兰耐药性病原菌

郑春莲 杨建科 郭桂英 罗志强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血液感染又称菌血症,该疾病在临床上往往病情发展急速,导致死亡率极高。血液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骤发寒战、高热、心动过度等症状。血液感染在临床上属于重症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提高,使得该疾病的治疗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充分了解血培养常见病原菌与药敏性就显得很有必要,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借鉴意义。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我院2015的血培养检验标本中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药敏性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就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样本均来自于我院2015年2门诊和住院部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样本,共计4825份。

1.2 仪器与试剂

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血培养瓶。德国西门子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药敏鉴定卡。

1.3 方法

由临床科室根据病情无菌抽取血液,成人5~10ml,儿童3~5ml,2h内送检微生物室,放入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对其中的阳性标本转种分离出单个菌落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

1.4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包菌ATCC27853.

1.5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主要观察以下两个方面的指标:(1)病原菌的种类和株数;(2)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对所有收集的病原菌株数以及药敏性有关的数据,均采用WHONETS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血培养阳性率及菌株分布

4825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300株,阳性率6.2%。剔除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及出院未进行鉴定株数,共278株纳入统计,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血培养阳性率及菌株分布

2.2 药敏分析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见表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见表3。

表2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3.讨论

血液感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感染,往往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到血液中造成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素,故而进行血培养病原菌实验至关重要。血液感染对人生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使许多病原菌的耐药性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因此,分析常见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性至关重要,可以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合理建议。

近年来随着各种介入性检查治疗和导管置留的普遍开展,以及光谱抗菌药物等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生血流感染的患者逐年增加[1]。本次研究中,随机抽取4825份样本进行检验,对血培养阳性率、菌株分布以及药敏性进行观察分析。我院4825份标本分离出病原菌278株,样本检验结果表明:(1)在病原菌分布方面:病原菌共计株,且阳性率为6.2%;(2)在病原菌的耐药率方面: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最强,肠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说明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依据病原菌的耐药性等进行科学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性过强而导致疗效降低的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上用药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综上所述,进行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及药敏性实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以降低抗生素的滥用率,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陶黎黎,胡必杰,周春妹,等.3644瓶阳性血培养病原菌分析及双份血培养意义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58-261.

猜你喜欢
革兰耐药性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