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02-04 23:49周建红盛亚麟盛晓花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仪器水质监测

周建红 盛亚麟 盛晓花

鄂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鄂州 436000

1 现场水质采样的质量控制对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

现场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这项工作的根基,决定了整个水质监测分析工作最终结果的准确程度。现场水质采样工作的关键就是水质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它对整个水质监测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常实验室分析产生的误差一般在10%以内,而因采样不规范产生的误差可能达到100%,甚至会影响整个水质评价结果和环境管理、决策。究其原因,主要是水质采样本身的难度就很大,再加上水的一般性特征,流动性强,以及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受到的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出现错误,进而影响水质监测的质量,降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所以说,为了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判断出水质的真实情况,监测的数据要经过实践证明,且反复检查,不能凭一次结果来下定论。同时,要让权威机构和人员进行监测,以获取最精准的数据结果。

2 水质监测中影响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具体因素

2.1 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水质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除去监测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情况,外在的环境和自然的变化对水质监测也会产生影响。如,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会受到风速、温度、雨雪天气等制约,当风力过大、温度迅速升高或降低以及雨雪大风天气,就会伴随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在采集监测过程中,河岸周围的环境状况也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一旦监测人员没有对现场做好充分的了解,不加以预防,就很容易在极端天气下采集数据样本,必然会降低监测的质量影响结论。

2.2 人为因素

影响监测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为原因,人们的技术水平、参与情况等都会降低监测效果。虽然我国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颁布了很多规范性纲领,如《水质采样技术指导》、《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等,都对水质采样的现场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但是技术人员在水质采样过程中,对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器材的选取、样品中固定剂的规范添加、样品感官和周边环境的描述、采样方法的选择,以及是否严格遵照标准的方法执行监测程序,都会影响样品采集的质量,降低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人为因素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技术人员的整体监测水平,他们对于仪器的熟练操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数据监测准确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必须要现场人为监测的数据,如水温、PH数值等,如果操作存在一点误差,就会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准确。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需要现场采集样品后进行监测的样本在运输的途中也要小心对待,防止出现外界污染,并规划好运输的路线和方法,安全合理的存放,防止出现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

2.3 设备因素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工作的实施,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和容器进行,与其他工作不同,设备质量不过关,对于水质质量监测数据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因此,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专业的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和检查、校对,并安排人员及时地维护。另外,在选择设备厂家时要货比三家,不能盲目,只有在业内具有较好口碑,生产质量过关的产品才能进入检验机构。

3 提高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有效对策

3.1 强化采样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

水质采样不能在没有提前进行准备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前期的采样准备工作做好了,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现场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采样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制定采样方案等。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应在明确采样目的的前提下进行,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监测项目,制定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的目的、分析的项目、采样的时间、点位和监测频率,采样线路的规划、采样设备、容器和保存方法的选择,现场固定剂的准备,现场监测的仪器和方法的选取、采样人员的分工、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安排。其中监测断面的设置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如:河流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采样设备、容器和保存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监测目的、监测项目、现场环境进行确定。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现场采样有一定特殊性,环境条件、化学作用、微生物等都会引起水样的变化,从而影响水样分析,这就对水样保存条件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让水样质量的检测环节避免出现上述提到的现象,必须选择最合理的容器,做好冷藏、冷冻措施,在水样中添加防腐剂以做好保存工作。地表水以及污水的样品成分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当根据水样情况合理地选择保存条件,以保证待测物质不因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在科学的分析和提取样本之前,还要派专人对现场情况加以调查,了解周边的环境状况和天气情况,然后根据实际选择最恰当的采样方法,做好设备的保管和保存工作。

3.2 提升现场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从根本上而言,现场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业务水平以及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水质监测的精确度。据调查,造成监测不准确的原因之一就包括人为性的破坏。因此,唯有尽可能地减小因技术人员带来的监测误差,才能提取出合格的样本。

首先,现场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现场监测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一直以来,国家环保部为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和保证环境监测质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监测标准方法及管理制度,如《水质采样技术指导》、《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等,在制度和方法上都对水环境监测进行了统一,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相关人员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水质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规范,保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监测工作的需要。

其次,单位领导和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执行制度,并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整个水质的监测环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获取准确、有效而又权威的信息。因此,在对水质样本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要做出系统的分析和评判。要让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大家的责任感。

最后,是不断加强现场监测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严格进行各类人员的持证上岗定期考核制度,不断促进技术人员的再学习、再提高。并在考核过程中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端正工作态度,全面提升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及时、科学。

3.3 做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水质监测离不开相关设备的支持,缺少系统的管理和精确的维护,也不利于保证水质采样的高质量。因此,要组织设立一个专门的水质监测机构,派专人负责维修管理,填写保养记录,并将报告设为专业的档案。依法对仪器与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在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制定仪器与设备的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制定仪器与设备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每台仪器与设备有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监督仪器与设备的规范性操作,使用时做好使用记录。保证仪器与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在监测时运行正常,避免因仪器设备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在完成了监测工作之后,要对设备加以彻底的清洗,不能留有任何杂物,并最后检查一次设备的完整性,与同组人员对接核对。作为现场的监测人员,要做到一切按规矩办事,熟练掌握仪器维修保管的方法,了解其特点,然后及时排查故障。初步检修完成并排除故障后,将仪器入库,如果依然无法排除故障,需要及时与供应厂家联系进行维护保养,且详细做好维修记录,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4 结语

现场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始,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处于基础和重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质采样的监测数据。为了避免降低监测的准确性,必须要从多角度做好维护与管理,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好现场的监测与维护,让水质得到精确的监测。

猜你喜欢
仪器水质监测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