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思考

2018-02-04 23:49朱静雯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视阈智慧资源

朱静雯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智慧旅游是利用云平台、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借助便携的各类智能终端,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活动等信息,便于游客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也能使服务方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时代最终到来,旅游信息服务也由一个构想最终成为现实,在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旅游业出现了种种变化,需要相关组织和部门、人员做好应对工作与之匹配。

1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变化

1.1 旅游机构的改变

现代旅游机构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使工作内容能够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进行了现代化办公模式的建设,同时革新了工作方式和理念,旅游业务以及管理活动大量依靠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传统旅游管理方式相比,现代旅游更具针对性也更加全面,会对旅游主体整体动态以及相应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并按照旅游发展情况,及时、准确为旅游主体提供相应服务,如典型的网络服务,与线下服务功能相同,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服务,交互体验更加良好。

1.2 旅游主体的改变

由于旅游行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中,现代旅游主体(各地的游客)的行为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的旅游过程一般以旅游公司的计划为准,内容较为统一,基本不具备灵活性和可调整空间。在现代旅游条件下,尤其是信息服务视阈下,游客可以获取自主式的旅游体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景点进行选择、安排,旅游公司对于旅游主体的干预程度降低,仅承担引导和少量的管理工作。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会为旅游主体提供行程安排,并结合旅游主体的需要进行更改,如旅游主体选择夜间游玩,系统也可以出具较为可行的方案,而且速度较快,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特点

2.1 高度的人性化

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内涵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人性化旅游服务。强调旅游行业在提供各项基本服务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根据游客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应情况,对旅游产品进行规划调整,有效提高每位旅客的满意程度。如杭州某科技公司提供的自助游软件,存储了大量的旅游信息,这些信息涵盖旅游景点、食品、酒店以及旅游图片、视频、文字媒体资料,游客可以通过关键词输入、语音输入等方式进行检索,该软件可以结合对应信息给予回应,给出内部存储的资料供游客浏览。如果游客尝试获取旅游计划,可以直接键入起始点、目的地,系统会在两个地点之间进行景点的挑选和时间安排,并标注主要的酒店和商业街以及目标简介,由游客自行挑选、决定旅行计划,真正做到服务全面、智能,满足智慧旅游的“人性化”要求。

2.2 行业的创新

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带来的变化不容忽视,这也要求行业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充分利用信息计划和现代服务理念,建立专业的旅游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结合游客需要,不断推出不同的新旅游产品,并针对旅游信息的变化进行实时更新,使自身服务不断优化。例如,旅行社可以利用微信等自媒体以及其他民众常用的网络平台,对旅游产品进行推广,向游客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可有一定限制),按照旅游公司自身的特点,推出一些下单优惠服务,引起游客的消费兴趣,不仅能够优化旅游服务的水平,也实现了行业服务手段和理念的同步更新,服务的便捷度以及交互体验也得到增强,为行业的创新提供助力。

2.3 管理水平的提升

智慧旅游是传统旅游模式的一种延伸,这种延伸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旅游作为服务业的内涵,在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对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样提升。在推行智慧旅游之后,相关单位要对各地的旅游信息以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化整合与管理,要根据旅客年龄、身体情况、喜好以及经济能力等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旅游线路,真正实现科学化的资源规划。如户外游,可以设计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短期路线”,符合中青年人的“长期路线”以及能够满足更广泛群体需求的“家庭式路线”,不同路线的主要差别体现在距离上,以免老年人体力不支,也能满足其他人群的户外活动需要,提升行业和企业的管理水平[1]。

3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实现要素

3.1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其实现基础是广泛存在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涵盖规划、管理、服务和使用终端四个方面。“规划”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依赖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要求相关部门结合境内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游客入境数量、活动频率等基本信息拟定长期旅游产业规划。如我国湖北地区,省内游以及国内游的规模较大,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考虑交通作业需要,应利用省内长江水道以及其各条支流的交通优势广泛发展水上交通作业,由政府部门和民间企业进行合作,规划不同区域的水上交通系统,并据此拟定建设计划,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交通压力模拟,确保建设的科学性。“管理”则包括旅游部门和相关企业,如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当前旅游路线和优势项目,包括其能够容纳的客户量以及客户增长率等,以此为基础,拟定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培育足够多的服务人员,购入足够数量的智能终端,以满足服务工作的需求[2]。

“服务”主要针对点对点信息交流,包括线上信息和线下信息两个方面,线上信息主要指旅游主体(游客)通过互联网购买或者预定的服务。如游客通过某旅游社的官方网站尝试购买“湖北旅游服务”,旅行社应向该游客提供服务项目的基本内容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核心信息。包括该旅游服务的基本范围、目标、景点、价格、时长、当地特色食品等,由游客自行斟酌是否购买。完善的服务是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基本要求。“使用终端”主要指提供实时移动服务的APP或者便携式设备,这些APP或者设备中的资源在丰富性上应与互联网信息库相近,但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进一步细化,如游客选取的是“湖北神农架”旅游服务,可以在基本信息基础上额外增加神农架相关内容,游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只要连接网络就能获取各项信息,确保智慧旅游服务的全面性。

3.2 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

数据库是否足够完善,直接影响旅游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服务的关键包括“旅游信息”以及“信息技术”两个层面,在信息技术基本完备的情况下,旅游信息就成为影响、制约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质量的核心。如某地景点数目较多且服务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不同的旅游路线和服务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凭字媒、人员口述可能导致信息遗漏,因此要求当地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针对境内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将所有非结构化的旅游信息加工成高度结构化的媒体信息,生成若干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应呈现基本的“蜘蛛网”模式,即构建总目、分目、子目形式的架构,以固定标准进行分类和建库。如总目为“沈阳旅游”,分目为“市内游”和“市外游”,“市内游”下设子目为“大帅府”、“昭陵”、“福陵”、“故宫”等,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给予展示,保证数据库完善、便于检索。

数据库的完善主要通过实时更新实现,一般而言,各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都带有一定的固定性,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更新工作主要包括旅游价格、线路、服务方式、周边服务等。按照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一般发展态势。所有信息的更新可以是非周期性的,即随着上述各项内容的变化同步给予更新即可,以保证数据库资料的完善和全面[3]。

3.3 资源的共享与重构

资源的共享与重构主要针对地区级旅游产业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将地区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设,使其发挥最大价值。目前相当一部分旅行社在进行旅游管理时,往往以某一个或者几个景点作为主要卖点,吸引顾客,但当地可能存在更多的具备旅游价值的信息,同步给予重视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后续工作中,要求各地旅游部门、旅游公司以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带给旅游活动的变化作为着眼点,强化工作,对境内所有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实现共享与重构。

相关部门的调查同样层次化进行,由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旅游公司上报各自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旅游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等)情况,由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和分析,将其中存在联系的部分整合为一体,再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发布,如沈阳市的“昭陵”、“福陵”、“故宫”,都与清代文化关系密切,可以加工成“一条龙”式服务线路,由相关部门将新线路的旅游计划以及基本优势、资源分布给予明确,作为结构化旅游信息提供给游客。向游客提供实际服务时,此前的旅游企业也可以整合各自的资源,各自发挥优势。该项服务是对传统信息服务的延伸和强化,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重构,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将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落到实处[4]。

4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未来发展趋向

4.1 智能化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向是智能化,目前我国各地虽然拥有大量旅游资源,但这些资源十分分散,即便是相同地区的资源也并没有得到整合。同时,游客所得到的服务也并不统一,往往由各旅行社、酒店分别提供,这意味着各地旅游资源的利用率、资金的利用率都无法得到保证。以旅游信息服务和智慧旅游作为着眼点,资源的整合成为可能,分散的资金也能得到集中使用,使物联网以及信息建设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初步实现,游客可以在旅游过程中获取更完善的信息化服务。

4.2 自由化

智慧旅游利用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优势,为旅客提供互动式的旅游体验模式,而旅游信息服务是其开展的主要保障。对现有的智慧旅游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最大的特色是游客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使整体旅游体验在此前服务的基础上得到了明显的完善、优化。简单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让旅客通过互联网来对旅游项目进行体验,旅游安排更加自由化、智能化,这也是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的重要发展趋向之一。

4.3 便捷化

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核心趋向之一是便捷化,所谓“智慧旅游”就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对行政管理、旅游体验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应用的旅游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使旅游物理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加深度化,是一种对民众以及企业等进行服务的新型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便捷化几乎可以贯穿智慧旅游的各个环节,在游客没有旅游行为甚至旅游想法前,可以通过一些媒体渠道了解旅游相关信息;在旅游行为结束后,更多的售后和信息服务依然没有结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所有服务都显得便捷高效。

通过分析基于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获取了相关理论,信息服务首先改变了旅游的机构和主体,在此基础上,智慧旅游概念的特点包括高度的人性化、行业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三大方面,实现要素则包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资源的共享与重构,在未来发展趋向上,将更加智能化、自由化和便捷化。各地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智慧旅游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视阈智慧资源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有智慧的羊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