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与青少年阅读力培养*

2018-02-08 06:54皮江红徐立蒙
中国出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者青少年文本

□文│皮江红 徐立蒙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预示着我国教育将进入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阅读教育做出变革。与传统的阅读评价相比较,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从知识再现到能力提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转型。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契合性,可以为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对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进行了类型化解析,归纳出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导向下,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完善的途径。

一、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

PISA 为 英 文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由经合组织(OECD)发起实施的项目,其中阅读素养是其重点测试内容,也是国际评价界关注的热点领域。PISA将阅读素养定义为“理解、使用、思考和接触书面文本,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能,并参与社会”(OECD 2009)。[1]基于阅读情境(reading situation)、阅读内容(reading text)及阅读评判(reading assessment)等不同维度,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输出的评价标准:访问与检索

无论材料以何种形式呈现,访问与检索信息都是阅读的首要条件。PISA所提倡的访问与检索并不局限于单向机械地接收材料中即已呈现的信息,而是要求阅读者对信息进行自主筛选并适当地加工与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表明立足于输出的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PISA阅读素养关注的价值目标是为多元化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与判断能力的未来公民。从最根本上看,阅读的初衷就是为更好的表达夯实基础。因此,PISA基于输出的阅读素养评价标准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旨在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等输出性的综合阅读力。

2.基于能力的评价标准:整合与解释

PISA 测评的重点在于应用阅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阅读技巧本身。[2]PISA的阅读素养注重理解与解释材料能力的培养,要求阅读者与材料信息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客观地分析并解释作者的观点,合理地进行推理并辨别事实。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已有认知将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将各部分信息进行有机联系,找到逻辑上的联系点。这种阅读既是阅读者自主的材料解析与知识建构过程,也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进行阅读以汲取养料从而获得个人成就感的情感体验过程。实质上体现了PISA阅读素养评价中对“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提倡及对阅读者敏捷的信息掌握和处理能力的要求。

3.基于创新的评价标准:反思与评判

与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等其他国际阅读评价项目相比,PISA阅读素养评价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反思与评判”的内容。PISA阅读素养观认为,不是为认知和接受而阅读,也不是为记忆和复制而阅读,而是为深度反思和精彩评价而阅读,是为拓展思维、作出批判、力求超越而深度阅读。[3]基于这一认识,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标准指向“终身学习”(life long learning)和未来发展,并不侧重于评价阅读者已经获得或储存于记忆的知识量,其重心在于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反思与评判,即阅读者在具体情境下通过分析推理、反思评判等与文本材料互动的过程所优化的综合阅读素养。在这一过程中,阅读者的角色将进一步升华,转变为全新知识的建构者、创造者。

二、从PISA标准看青少年阅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阅读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4]阅读素养关系文化素质的健全、思维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升华及人格品质的完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结合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的要求,不难发现,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存在着输入为主、狭隘机械、缺乏创新力等问题。

1.输入为主,阅读接受力单一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使用搜索引擎分秒内能检索到所需信息的内容,知识的机械储存已经不再成为阅读追求的重要目标。反观我国,青少年的阅读行为仍然背负着“记住知识点”“考高分”的沉重包袱。阅读教育只强调听说读写等输入性的背诵能力培养,忽略主体的阅读参与度,使得青少年仅满足于认知、理解、接收单向度的机械阅读观。这种迫于外部压力而非出于内部动机和需要进行的阅读,青少年往往不能全身心参与其中,更不能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不利于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养成。PISA2009中国独立研究表明,在阅读素养方面,我国学生在信息获取与检索、整合与解释、非连续文本阅读等方面表现不佳。[4]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断裂和丧失已经引起普遍的“阅读焦虑”。[5]

2.被动再现知识,阅读反思力不足

目前,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中存在一个极端,阅读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要求所有读者具有相同理解、相同答案,很少有意识地要求主动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和比较。固定的连续材料的阅读加上富有“套路”及标准答案的题目训练,使得青少年思维固化,不同个体对相同阅读内容的反应与思考趋于一致,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青少年阅读教育中剥夺了个人情感和体验在阅读中的参与作用,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利于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形成。[6]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在阅读中主动设置阅读任务、对阅读活动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较弱。[7]局限于被动再现知识,导致阅读主体缺乏与材料、作者的反思性“互动”。阅读教育中字、词、句、篇章及修辞的狭隘知识记忆与灌输导致阅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被接收”“被思考”“被阅读”,进一步导致“被表达”的尴尬情况。

3.思维封闭,阅读应用力缺乏

现代阅读教育立足于青少年既是个体人又是社会人的双重需求,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过程来看,关注青少年个体知识、方法、态度、情感的获得;从结果来看,关注青少年适应社会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因而,青少年阅读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获得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这种“活用”中,个体阅读综合力得以提高。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阅读使用的阅读材料的文本形式基本是以连续文本为主的,非连续文本没有受到重视。阅读的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要求脱离,所带来的后果是导致青少年阅读思维走向封闭,作为智慧输出窗口的应用能力始终处于沉睡状态。缺乏转化、内化、创新的思维素养,缺乏独立于文本的自身思考,已经成为综合表达力与创新力开发的重要壁垒。

三、青少年阅读力培养的完善

阅读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8]作为当前国际上较为权威的学生评价项目之一,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代表了阅读评价的最高水准,将引领世界未来阅读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的要求,青少年阅读力培养应该从重视阅读输出、扩充阅读范围和创新阅读方式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1.重视阅读输出,培养多维接受力

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其面向未来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引导他们终身热爱学习——这些正是PISA项目多年来所重点评估的内容。[9]提升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必须摒弃一贯的接收、认知、记忆、复述的机械输入阅读模式,转向以输出为导向的阅读,重视反思与评价、体验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基于输出的阅读素养,要求提升青少年的多维接受力。多维接受力一方面表现为在多种情境下实现阅读目标的能力。另一方面,多维接受力培养关注阅读中的个体体验,让青少年灵活运用自身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进行充分“互动”,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建构起对文本的新理解,最终形成融合自己思想的独到认识。

2.扩充阅读范围,培养灵活反思力

PISA强调读者要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借助文字及情境线索,运用有效阅读策略,把握阅读内容的实质,并进行评判。这一重视批判反思能力的理念将引领青少年阅读力培养理论和实践的改革。PISA阅读素养评价中将材料类型分为连贯性文本与非连贯性文本,纳入非连贯性文本,拓展了阅读材料的范围与青少年的阅读视角。按照这一要求,应在一定范围内抛开教材与指定课外书的桎梏,适当补充各类应用文体的素材。另外,在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中,对于用相似或不同观点来论证同一文本的方式非常重视,这种做法对于青少年反思能力培养很有借鉴意义。在青少年阅读题目设置方面,可通过扩充同一主题不同观点的材料,激发青少年对不同观点的反思评价,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对题目不设标准答案,只要求逻辑严密言之有理,以此方式培养青少年取舍、评价、反思的阅读技能。

3.创新阅读方式,培养综合应用力

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将阅读上升到与读者生活结合,从而使阅读学习成为提高生存能力的途径。[10]把阅读视为一种学习其他内容、参与公共活动的重要工具,从而为今后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青少年阅读教育中重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效感知、正确理解、个性化鉴赏、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阅读者所获得的评判、论证、推理和表达等能力的结合。以综合应用力培养为导向,青少年阅读方式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实现创新。其一是实施参与式阅读。从提高阅读的内驱力入手,将阅读过程看作是调动青少年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在参与式阅读方式下,青少年才会具有应用阅读所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其二是写作、辩论式阅读。将写作、辩论作为提高阅读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PISA一贯强调的“表达本位”的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的鲜明体现。只有青少年身心高度融入阅读材料并通过写作、辩论重新建构出属于自己的逻辑理性文本,才能升华阅读,培养出卓越的综合应用力。

阅读素养关系文化素质的健全、思维水平的提高、审美观念的升华及人格品质的完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青少年阅读力培养都应该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关键领域。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因数据国际性、跨年度可比性和评价的全面性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推崇。本文在借鉴PISA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青少年阅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期望本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决策部门对青少年阅读的更多关注,并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阅读者青少年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青少年发明家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阅读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