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新闻教育变革与实践*

2018-02-08 06:54□文│刘
中国出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学伦理融合

□文│刘 冰

新媒体和互联网发展给新闻业带来了冲击,社群媒体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模式,用户创造内容盛行,似乎人人都可当记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学教育的重要性在降低。新媒体时代业界对新闻学专业素质的要求变高了,新闻学教育的重要性同步得到了提升。融合新闻教育应该适应数字新媒体及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整合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力量,跨学科培养新型新闻人才。应当注重新闻实践能力与理论研究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掌握新媒体报道、融合新闻采集、编辑加工与融合呈现等业务技能,同时重视理论研究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专业教学与新媒体和融合新闻的理论研究工作。

一、融合新闻专业方向的发展

新闻学教育需要顺应网络与新媒体发展的时代要求,设立融合新闻专业方向,跨学科培养专业人才。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注意因材施教,并要坚守新闻学的核心主导地位,不要在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改革进程中迷失自我。

1.融合新闻专业方向的设置

原有新闻学专业是依据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不能很好地顾及数字新媒体的个性特征及要求。传统上新闻类专业主要包括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专业,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平面媒体输送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则是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培养专业人才。

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上述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逐渐显露出弊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数字新媒体及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要,新闻类专业的革新与发展成为摆在新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国内外新闻院系在“媒介融合”“融合新闻”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上均有探索,相关课程体系的开发也有一定的突破。笔者的看法是应该保留新闻学专业的称谓,但要在此基础上强化融合新闻教育,开设融合新闻专业方向。设置融合新闻专业方向的一个关键是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开发新的课程体系。融合新闻专业方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摸索中前进。

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的报道技术可以迁移到融合新闻的报道与传播中,融合新闻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可以在新闻学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首先,重点增加和建设“融合新闻报道”“融合新闻编辑”“融合新闻实践”(个人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融合新闻的报道与传播)“社交媒体研究”“大数据与精确新闻”等课程。其次,可增加“新媒体传播”“新技术新设备运用”等课程。最后,可增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某种类型课程的兴趣需要。

有人担忧融合新闻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过杂,学生样样通,但样样都不精通——学生既要掌握平面媒体需要的文字、摄影报道与编辑技术,还要掌握广播电视媒体需要的音视频报道与编辑技术,之后还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将这些分类报道与编辑技术融会贯通,完美贡献于融合新闻产品的生产。他们认为,这样的要求过高,让学生无法真正精通,从而有可能降低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准,让自己变得肤浅。这种担忧虽然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是言重了,终究是站不住脚的,至少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多种媒体的报道技术并没有那么困难。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技术往往令行外人颇觉神圣,曾经很多文字记者甚至连照相机都不敢碰,更不要说什么音视频设备应用了。但如今却不一样了,时代社会已经改变了模样,有多少公民记者每日每夜在那里生产文字作品、音视频节目,他们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却早已成为新媒体报道的行家里手。

2.跨学科培养新型新闻人才

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整合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力量,或者更进一步讲,需要将新闻学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领域,有意识地跨学科培养新型新闻人才。

融合新闻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融合新闻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前提,融合新闻报道业务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融合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必然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知识的支撑。

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来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更直接地表现为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隶属于工学门类,侧重研究数字信息处理与通信、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交互、图形图像处理等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则属于艺术类专业,强调运用数字媒体创作工具和技术手段完成平面设计、动漫制作、数码视频编辑、游戏与虚拟现实等艺术呈现任务。数字媒体艺术将艺术技能与计算机技术手段相结合,主要表现为艺术人才对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新闻学专业侧重技术应用而不是技术开发的属性更为接近,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专业的很多技能也是融合新闻人才应该借鉴、学习和掌握的。

新闻学专业学生虽然也可以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和数字媒体艺术知识,但这种学习很容易受到专业门槛的限制,有时很难真正深入下去。可以考虑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跨专业学习新闻学课程,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招收这部分学生的主要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比较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功底,保持继续学习原有专业知识的热情;二是要有学习新闻学的兴趣,愿意将原有专业与新闻学专业嫁接,对于融合新闻采集与呈现业务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部分学生主要从大学二年级学生中选拔,新闻学课程的开设不必求多,可考虑开设下列核心课程: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报道、融合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摄像。这些学生在学习新闻学课程的同时还要继续学习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知识,着力培养他们跨学科解决融合新闻报道问题的能力。另外,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期末设置专业设计环节,由学生申报、导师签字确认设计题目,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解决融合新闻报道中的技术难题,通过这种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培养当然也包括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实施专业培养的拓展,即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开设够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但这需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高效地培养跨学科新闻人才。

3.因材施教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应该注意因材施教。一方面,新闻学的课程体系要注意增设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类课程,确保将必要的、处于基础层面的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和数字媒体艺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力争有所突破,实现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善于寻找、引导和培养融合新闻高手。

真正能够打通新闻学、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专业的高手非常难得,我们可以提倡,但不能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新闻学专业学生都必须成为这样的人才。融合新闻教育必须顾及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自身情况,因材施教。总会有一些学生具备跨学科培养潜质,他们对新闻学、计算机科学或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备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新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这样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引导和服务,将他们培养成融合新闻高端人才。

新闻教育的革新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适应。开始的时候可以在新闻学课程体系中增加诸如“大数据与精确新闻”“社交媒体研究”“新技术新设备运用”等新闻学特征较为明显的技术运用类课程,之后再适当增加“动画与游戏设计”“虚拟技术与艺术”“计算机编程”等艺术类或计算机类课程,或者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修这些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在前进的过程中把新闻学、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相互融合的思维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这才是更为要紧的事情,这将有助于融合新闻教育取得真正的成功。

4.以我为主:立足新闻学科

互联网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也深切影响着新闻教育的发展。但不管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新闻业以及新闻学教育的独特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切不可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错乱了发展的方向。

“媒介科技的研究其实向来不是新闻人的擅长,我们应该平和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在本不是我们擅长甚至实际上本就不属于我们研究的领域里面较劲。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互联网科技,而是互联网应用”。[1]融合新闻教育必须以我为主,以我为主是指融合新闻教育的立足点是新闻学,以新闻学为主,而不是把新闻学教育转变成了彻底的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要将其他学科的成果、人才拿来为新闻学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在跨学科培养过程中削弱甚至断送了新闻学专业。融合新闻教育的革新与发展需要树立专业自信,不要在眼花缭乱之中迷失方向,不要自我削弱甚至自我了断。

“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更需要将新闻学专业知识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层面。网络言论无底线的现实,恰恰反映了网民新闻素养的缺失状况非常严重,新闻学教育还有更为深切的社会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是缩减了,而是增加了。

新闻学的价值是独特的,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发展,新闻业以及新闻学都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业、新闻学及新闻学教育都会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我们不必悲观和迷茫,我们应该看到机遇和希望,更有信心地面向未来。融合新闻教育也必须立足新闻学专业,以我为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技能,为我所用,使新闻学教育永葆青春活力。

二、融媒时代的新闻伦理教育问题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岁月里,新闻传播研究同时呈现出火热的场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对新媒体的所谓研究大多是步网络技术工作者的后尘。换言之,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媒体样式如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无一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发明和创造,他们找到了新的传播模式,开发了新的程序,并在用户中间推广应用,继而形成风尚。之后才是新闻传播领域研究人员开始所谓研究,发表相关论文,保持密切跟随的态势。

每一个学科专业都有其长项和优势,新闻传播研究的长项不在于网络工程人员擅长的媒体科技,而在于如何利用新的媒体技术改进新闻传播业务,让新的媒体手段更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研究和解决新技术环境下的传播伦理问题。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出现了新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梳理、总结和传授,应该引起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

1.将伦理教育扩展到非职业群体

传统新闻教育通常将伦理教育界定为职业伦理教育,伦理教育的主体假设及相关内容都是针对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职业人群,并不考虑参与新闻传播的其他人群。传统新闻学并不平等地看待新闻收受者,这从传统新闻学界定其为“受众”这一概念上就能看出来,“但‘受众’这个概念含有‘被动接受’的意思,已经明显不适合新媒体时代主体间的平等关系要求了”。[2]

“将阅听人看作有自由意志选择节目并具备诠释讯息能力的主体,乃拥有主动性的一群‘媒体使用者’。”[3]主体是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所有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发出信息的一方还是接收信息的一方都是传播活动的主体。所以,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传播主体,“受众”则也变成了“新闻收受主体”。

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新闻收受主体”在融合新闻传播过程中还极其容易转变成“新闻传播主体”,当用户创造内容的时候他们就变成了新闻传播主体。而职业新闻工作者在网上浏览信息时,他们便由“新闻传播主体”变成了“新闻收受主体”。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人们的身份可谓是瞬息万变。

新闻传播伦理教育的内容往往侧重职业规范,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新闻传播教育设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职业新闻工作者,所以面向职业人群的职业伦理规范就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如今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除职业新闻工作者以外,在融合新闻传播过程中非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作用已是今非昔比。那些作为非职业新闻工作者的用户提供了信息,参与了新闻生产,他们也同样应该提升新闻传播伦理素养。

伦理研究和教育应当扩展到非职业群体,凡是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人都应该具有伦理意识,接受伦理约束。应该达成这样的一个社会共识——伦理是对所有参与传播活动者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对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一个普通用户在网上参与话题讨论、新闻跟帖、转发信息时,必须顾及新闻传播伦理的规范和要求,而不可无所顾忌,不负责任。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研究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重新梳理新闻传播伦理授课内容,将新闻传播伦理研究和授课内容扩展开来,针对的主体既要包括职业新闻工作者又要考虑到作为非职业新闻工作者的用户,更加全面、系统、专业地传授融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知识。

2.注重新闻传播伦理的普适性

道德相对主义以文化相对主义为依据,反对道德的普遍性。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不同的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不同的文化模式并不存在好坏优劣、高低贵贱的区别。文化相对主义是与文化中心主义相对的,文化中心主义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容易将自己的文化作为最好的文化,并将自己的文化模式作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标杆,习惯于歧视、怀疑、仇视和排斥其他的文化。

与文化中心主义这种极端偏执的做法相比,文化相对主义有其包容不同文化的优点,但“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的一面,因而发生了明显的错误”,[4]“逐渐演变为一种僵化的体系,它向所有的普遍主义的形式发出挑战”。[5]具体到道德领域,文化相对主义僵化、教条地推崇和包容道德实践的多样性,无视道德的普适性。道德相对主义容易为人操纵,甚至成为他们开脱的借口和理论依据。

反对新闻传播道德相对主义,注重新闻传播伦理的普适性,就是要在立足中国根基土壤的前提下,以世界眼光审视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用新闻传播职业思维而非宣传纪律思维来对待伦理问题,在新闻传播伦理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伦理规范的专业性和说服力。

应当注重新闻传播伦理的普适性,用职业思维来研究融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到融合新闻教育活动中来。

三、作为职业教育的新闻学专业教育

新闻学专业教育说到底是一种职业教育,应该理性看待转型职业教育问题,秉持务实的教育观,高度重视新闻业务课程的建设,加强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另外,职业教育并不排斥理论研究与教学,新闻学教育需要采取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的融合培养策略,确保专业教育的学术品质和长远发展。

1.如何看待转型职业教育

融合新闻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必须深度契合新闻教育的本质特征及要求。新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新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务实的姿态推进融合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只有如此,融合新闻教育才能真正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贡献。

新闻学是应用文科专业,新闻教育说到底还是一种职业教育,它既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并不放弃对专业学术品质的追求。职业教育并不是忽视甚至看轻理论教育,如果不注重理论教育,新闻学的学术性就有可能受到伤害。

新闻理论是新闻业务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对新闻实践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新闻实践很可能就是盲目的。反过来,新闻实践又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若离开了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也很可能就变成了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新闻业务研究也正是对新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提炼与理论提升的过程,新闻业务研究本身也必须含有理论成分和理论洞见。

2014年“600所本科高校转型职业教育”的说法引起人们的热议,6月28日国新办举办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教育部将引导和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说,鼓励2000年以后升本的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虽然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但客观地讲,转型职业教育、技术应用型教育的主要号召对象仍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而非重点大学。

转型职业教育是有其实用主义价值的,它也是一种解决高校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举措,但这种转型发展里面却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重点大学多为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强;新建本科院校多为教学型大学,科研实力弱。转型职业教育内含一个假设:科研实力弱的新建本科院校适宜发展技术应用型教育或职业教育。表面上看,好像职业教育层次低,新建本科院校更容易实施职业教育。实际上,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却并不低,甚至会更高。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是双师型,既要熟识理论,又要具备优异的业务操作技能。那些多数冠以“某某学院”的新建本科院校虽然不乏优秀师资,但师资实力整体上明显逊于重点大学,教师实践能力也未必就能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不是教师科研实力弱,实践操作能力就一定强,现实情况更多的是教师科研实力弱,实践操作能力也弱。

从新闻传播教育情况来看,教师具有新闻从业经历,熟悉媒体一线情况,熟练掌握新闻业务生产技能是胜任新闻职业化教育的基本要求。这样的要求恐怕新建本科院校未必就比重点大学更有优势。依据笔者观察,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新闻从业经历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乐观。相反,重点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具有新闻从业经历的教师往往数量更多,从业时间更长,所在媒体级别更高,媒体影响力更大,担任新闻职务更高。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能力强,同时专业操作能力也强,这样的教师在新闻学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大,重点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资在这两方面表现都相对更加出色。

2.务实的教育观:重视业务课程

职业化教育实际上与高校是否为新建本科院校、是否为重点大学并无直接联系,职业化教育主要与学科专业属性相关联。学科专业本身理论特性就很明显,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就不能刻意搞什么职业教育转型;学科专业本身就具有显要的职业应用性特征,就要考虑职业化教育问题了。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文科专业,走职业教育之路有其天然合理性,唯有如此方能顺应办学规律,真正满足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

从中外新闻学专业办学历史来看,新闻学教育主要走的也是职业教育路线。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只设研究生教育,不设本科教育,完全以新闻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我们不希望招收学习新闻理论的学生,也不教新闻理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戴维A.克莱特尔(David A.Klatell)说,“这个学院是为那些希望成为职业记者的学生设立的。”[6]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教育只有一年时间,课程设置以新闻业务为主,理论课程极少。

蔡雯教授2005年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发现,该院教学手册上对全部课程的介绍中有点理论色彩的必修课只有一门,即“新闻、法律和社会”(2学分,必修);此外有些理论属性特征的两门选修课是“美国政治和媒体”“媒体和现代社会”。[7]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很多课程都在实验室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埋头操作,专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新闻学职业教育转型并非仅仅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事情,重点大学办新闻学专业也不能背离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走玄虚路线。

3.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的融合培养

职业教育并不是不要学习理论、不要理论研究,那种将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隔离对立的观点实在是一种短见。一些大学生在外边实习两个星期后就感叹和批评说,在学校学的理论根本就用不上。大学生的这种抱怨虽然也能反映一些问题,但终究难掩肤浅和浮躁,令人担忧。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新闻学的职业教育就会丧失学术品质,我们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后劲和责任感的学生。新闻学的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与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应该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新闻实践过程中遇到新问题的时候能够独立思考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闻研究不能走玄而又玄的路线,那种云山雾罩式的研究和论文写作又有什么价值呢?学术研究如果总以唬人的文字吓跑读者,以为晦涩难懂就是具有理论深度并以此为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观就很值得怀疑。理论具有揭示本质规律的价值,理论同样能够对改造世界产生作用。反过来讲,实务研究也需要提升理论高度,使之具有学术创新价值。但不论从事什么样的研究,故作深奥的理论表述却实在不值得提倡,讲得通透浅白才算高水平。研究者不应该故弄玄虚,应该说人话说真话,不要说鬼话。如果新闻实务研究并不追寻研究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只是寻求披上一件深奥的外衣,恐怕我们的所谓学术研究就已经走进了误区。这样的研究成果生产出来以后可以增加图书馆的馆藏量,却并不能够对我们的新闻实践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思维的可怕之处是它容易树立一种标杆,让虚伪的研究占据学术权力中心位置。它的直接表现就是使得一个学术机构沦为研究论文生产的工厂,使得一个国家沦为论文生产大国,但我们却忘记了原来的出发点,走上了一条丧失意义的迷幻之路。

猜你喜欢
新闻学伦理融合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