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教材出版工作

2018-02-08 10:36本刊评论员
中国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出版业教科书数字化

│ 本刊评论员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工作,立足于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推进教材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的第一个统筹指导管理全国教材工作的组织机构,必将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教材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教材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新时代对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反映在教材出版上,首先需要我们牢固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不断优化提升教材水准,满足大中小学教育对一流教材的需要。4月10日,在由中国版权协会主办、国家版权创新基地承办的“远集坊”第八期论坛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发言谈到,“中国现有2.75亿学生,面对求知欲强烈的他们,我们出版的教材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关乎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一代代年轻人的重大问题”。的确,为充满求知欲的莘莘学子出版优质的教材,是出版业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上个世纪初,张元济先生意识到教科书在培养国民知识和素质上的重要性,延揽一大批知名学者,在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最新教科书”系列。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常会因为一个字而争得面红耳赤,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讨论到所有编写者取得一致意见为止,每完成一篇课文,大家要轮流阅读修改……正是秉承这种精益求精的理念,让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张元济先生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教科书之父,这也充分说明了教材品质在教科书出版过程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材。我们要牢记出版人的崇高使命,发扬出版业的优良传统,在不断提升教材品质上下功夫,为大中小学生奉献一流的教材。

做好新时代的教材出版工作,要在体现国家意志、坚持品质为先的理念引领下,把教材出版的数字化和国际化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推动传统的教材出版发生深刻变革,教材的立体化、数字化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在这一趋势下,传统的纸质教材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始提供多媒体、数字化、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配套资源,“电子书包”“互联网+教材”“微课”等数字教材形式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出版业必须深入推进传统出版和新技术的融合,搭建跨平台、数字化的“大教材出版”格局,不断探索新的教材应用途径,助力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教材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出版业构建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竞技场上的重要角色,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世界格局的这一重大变化,也意味着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据统计,2016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人,生源国家和地区总数为205个,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当越来越多的外国学子来华留学时,也是我国教材出版被更多海外读者认可和接受的契机。因此,新时代的教材出版要有更宽广的全球视野,在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推动教材出版更好地走出去发展。

迈进新时代,做好教材出版工作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新时代出版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把追求品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数字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抓手,把教材出版工作做得更好,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建设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贡献出版人的新力量。

猜你喜欢
出版业教科书数字化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藏起来的教科书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藏起来的教科书
数字化制胜
“欢乐颂”行走的职场新人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