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8-02-09 13:10李启兰李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管理工作医疗

李启兰 李庆

近年来,计算机、医用电子、影像学等技术迅猛前进,更多的先进医疗设备被广泛引进医学领域,为广大民众切实解决了疾病问题[1]。但是也要看到,医疗设备的昂贵性,如一个三级以上医院,若引进医疗设备投入资金至少为数亿元[2],由此可见,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与压力感,在当前,如何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已是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的诸多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意见。

1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当代价值

1.1 我国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要求

进入21世纪,我国医疗机构改革不断推进,医疗体制产生巨大改变[3]。在当代医疗制度下,患者地位从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这意味着在择院方面,患者享有高度自主选择权[4]。一般而言,患者倾向于高医疗水平、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因此,医院人员医疗素养与医疗设备水平成为衡量我国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效果的重中之重[5]。

1.2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途径

在新常态背景下,若一个医院的医疗设备不健全,这侧面显示这个医院综合实力薄弱,降低患者就医的意愿,直接影响了医院经济效益[6]。其次,当前国家重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若医院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会有效降低支出成本,促使设备发挥最大效应,减轻老百姓看病负担,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7]。

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维修意识薄弱,投入资金欠缺

在现阶段,部分医院领导及负责人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当代价值认识不足,所以忽视了对相关医疗设备的安排与管理[8]。

尤其是在三级甲等以上医院中,医疗设备使用频率极度高,日损耗、磨损较为严重,若相关维修管理工作未及时加以展开,这些设备只能返厂重修或者直接报废,不利于医疗工作的推进,严重者会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9]。其次,正是由于医院重视度的欠缺,相应的投入资金也会匮乏,导致诸多处在维修管理中的医疗设备难以进行维修,甚至造成用以维修管理的工具、零件均匮乏,维修工作被迫难以进行开展[10]。

2.2 制度不完善,维修管理混乱

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可以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约束与指示作用。就目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而言,制度处于较为缺乏与混乱状态。如医院对于器材的上报维修,只有在医疗设备出现明显故障时才加以干预,不仅使整个维修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也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灵敏度,难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11]。其次,医院医疗设备种类较泛,数量较多,设备管理记录工作独立于维修部门,若两者对接工作未能准确对接,会造成设备维修工作的混乱。此外,岗位责任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完善,或者维修结束后记录不及时、准确,均不利于整体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12]。

2.3 专业人才匮乏,在岗素养不足

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专业人才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医疗设备维修隶属医学工程技术专业,在当前各大医院招聘任职方面,着重点仍多聚焦在在药师、医师等领域医学人才的选拔,对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选聘意识较为淡薄,导致维修人才出现匮乏现象[13]。这种现象在三级甲等医院尤为明显,这是因为三级甲等医院设备更为复杂,数量也较多,对专业人才数量与素养要求更为严格。同时纵观当下在职维修人员,高年龄者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新型医疗设备认知存在局限性,导致维修工作缺乏先进性与创新性,低年龄者接受新鲜技术能力较强,但是工作经验较欠缺,难以独立完成维修工作[14],由此可见,人员管理成为制约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优化建议

3.1 提升维修意识,增强资金投入

在新形式下,医院领导人与负责人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当代价值,重视对医疗设备的安排与管理,如医疗设备的采购与引入、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在职人员的选聘与素养提升等,并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实现医疗设备资产监控、维修保养、计量检定、安全检测等信息规范性、时效性、科学性管理。在资金投入方面,增加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支持资金占用国家支持资金的比例份额,保证维修管理工具、零件的到位,推进相关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整体上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15]。

3.2 健全维修制度,强化维修管理

在当下,各大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通过参考设备参数、使用频率、使用时段、磨损状况等,来制定本院设备定期维修计划,并做好阶段性工作管理。如做好科室会议,1次/日,促使管理人员在总结当天工作量基础上汲取工作经验;做好重点科室巡查,1次/月,保证各个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做好全员巡查,1次/半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年终总结,1次/年,提升管理人员对工作全局认知。其次,在做好阶段性工作中,拟定目标责任书,细化分工,把全年任务具体分配到每月中,明确各科室、各部门、各专人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奖惩机制,并由科室领导统一进行监督,从而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3.3 注重专业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在招聘时,加强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选聘的重视度,尤为严把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任用关,招聘高学历、高职称、高素养的设备维修人员;通过研讨会、讲座或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士等形式,对在职设备维修人员加以岗位培训,对于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措施,考核不过的视情况提出批评意见或相应警告,由此督促在职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实时更新新思想,接触并了解当下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信息,提升自我整体专业素养;增强老前辈与新人之间的沟通,构建一种老带新、新促老和谐工作氛围,打造一支年轻化、实力化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队伍,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4 结论

在新常态背景下,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医院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的有效途径。鉴于医疗设备地位的重要性与昂贵性,各大医院应提升维修意识,健全维修制度,注重专业人才,建设人才队伍,从而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为患者提供更为高质的服务,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管理工作医疗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科研实践模式提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研究